唐鋼人力資源部 周慧增
對于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管理舉足輕重,可以為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重點要關注發掘、培養和利用人才。企業要想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對人力資源管理引起足夠的注意,并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注重員工培訓工作,以促進企業良好的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是勞動資源的總體。對于企業來說,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部過程中,企業所提供的人力。企業可以利用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在日常工作中對員工進行激勵,以達到提高企業收益的目標。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更加貼近員工生活,關心員工,幫助員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減輕員工負擔,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實現企業效益。在企業的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只有提升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發展。
(1)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企業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就要進行資源配置的優化。企業的主要資源,包括物質資源、人力資源、資金等,需要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加以管理。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確保人力資源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企業間競爭和人才競爭并無本質上的差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以促進企業未來更好的發展。
(2)增加企業競爭優勢。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企業間的競爭逐漸增大,人力資源管理要發揮出其在企業中的優勢作用,并得以順利發展。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用有效的措施將企業所面臨的壓力轉化為動力,以提升企業的內在發展動力,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企業發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經濟效益,而人力資源管理是實現這一切的前提和基礎,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3)完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為確保未來的發展,要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是整個企業的核心內容,可以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因此,企業管理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發展速度,以順應社會發展的腳步。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的重點和基礎,只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才能提升企業動力,促進今后發展。
目前不少企業開始注重人才的培養,采用多種方式來培養企業內部人才,并引進外來人才。但是,雖然我國人力資源市場較為豐富,但仍然缺少專業性強、素質高的人才,導致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企業所招聘的人才,不能滿足管理要求,出現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業務、服務能力平平,對未來的人才儲備產生消極影響。
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相對較為老舊,仍然采用原有的管理制度,沒有合理的評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在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更多的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開始使用激勵的管理制度。但是,目前我國企業的獎懲、激勵、考核制度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情況,無法完全落實評價制度,導致最終的激勵效果平平。還有部分企業在產品生產中只注重員工的物質獎勵,而對精神獎勵有所忽視,出現員工職業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企業的人才逐漸流失,甚至引發勞動糾紛。
為確保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可以有序進行,就需要有科學、完善的制度作為基礎。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都不夠健全,存在管理制度不科學的問題,企業最終的招聘和培訓工作都很難得到有效落實。有的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很隨意,企業領導對待員工有著濃烈的感情色彩,出現處理問題不公平的情況,導致員工對企業存在不滿心理,損害企業凝聚力。如果不加以改善,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將會受到影響,核心人才會出現外流的情況,對企業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在目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也常常會出現管理模式不科學的情況。人力資源管理關乎員工個人的利益,以及企業整體的效益,為保證企業和員工都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就要實現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當下,企業所采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較為落后,方法單一,無法適應目前信息化的時代。企業沒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保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完善,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工作效率。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選取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但是,不少企業的人才培養體制并不健全,培養的內容和方法落后,方式單一,導致出現人才培養效果平平的情況,不能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無法滿足企業對員工的需求 。
文化是企業持續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對企業人員向心力的強化體現著無可企及的現實作用。因而,企業在新經濟發展時期,就必須要加大對文化創新的重視程度,在此期間,還需要根據現階段自身的發展狀況做出考慮,這也是企業在新發展階段所要進行的必要工作,那么首要工作就是精神面貌的提升和良好價值觀念的形成。而主體人員是企業文化創新升級的行為主體,不僅是相關工作的主力,也是后盾,能夠為企業理想經濟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企業要在未來得到良好的發展,就要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不能只顧當下的利益,而是需要有長遠的眼光。企業要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在人才的培養和管理過程中,要依據企業實際的發展情況,并結合戰略發展目標,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來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優化。
企業要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采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管理機制,以提升企業的生產率。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生產目標和生產工藝特點,來對員工進行考核,并根據員工的個人能力、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個性特點來對其進行全面的考核和評估。考核員工處理問題和特殊事件的能力,并形成完整的評估數據,確保員工考核工作的公平、科學。多角度考核員工,確保考核制度能夠在企業中順利落實,以保證企業長期發展。
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構建良好的管理平臺以利于對人才信息進行檢索,幫助企業優化人才引進制度,加強人才引進力度。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定位,重點培養并引進企業所需人才,增加企業員工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溝通與交流,有效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僅要實現高質量,更要專業、科學 。
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行業競爭中的主要項目,在新經濟時期,人力資源對企業競爭環境適應力的增強及其良好發展都能夠體現出無可企及的現實作用。不僅如此,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環節中,培訓是企業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人力資源培養和儲備的關鍵流程。所以,企業在相關工作中,就必須要加大對培訓模式優化升級的注重程度。在以往的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活動中,更多時候都會涉及兩個環節,其一為新進人員的上崗培訓,其二為原有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沒能考慮對管理者進行培訓。所以,企業應當進一步注重創新完善培訓體制。根據現有人員的發展需求和企業所提出的人才專業素養標準,進一步健全培訓體制,強化培訓成效,促進企業主體人員核心素養和職業技能的全面增強,保證切合企業在新經濟時期的發展趨勢。
企業要想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就要從企業長期的利益出發,建立科學、先進、符合員工特點的人力資源培訓保障機制。定期安排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加強員工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并針對不同的員工制定出不同的培訓方案。在建立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還要定期考核員工,注重考核和培訓結果,并將其記錄在員工檔案中。在培訓后及時考察員工的學習效果,保證培訓質量,員工也要對培訓結果進行反饋。企業還可以實地調查員工的培訓結果,對部分員工進行抽查,從員工的意見和反饋中,及時發現并總結問題,并能夠在下次的培訓中進行完善,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盡量符合員工的真實需求。
不管企業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以人為本”都應成為企業管理所要充分秉持的基礎理念,這樣能夠保證內部主體人員充分體現主人翁精神,同時還可高效激發內部主體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創新力,保證企業理想經濟目標的實現。在新經濟時期,企業主體人員的中心地位已受到企業的尊重,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強化主體人員業務水平和成效,也能夠為企業穩步長期發展提供保障。所以,企業應當長期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進一步體現對主體人員的關注,使主體人員所面臨的難題得到盡早發現和盡快解決,并借助具有高度可行性的方法給予心理開解,也應當對主體人員有足夠的重視和信賴,調動主體人員的創新力和工作熱情,保證主體人員在發展上的各方面正向需求都能夠得以實現,切實保證主體人員都能夠以主動、全神貫注的態度參與到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的工作中。
總而言之,在國內經濟向市場化方向發展的現在,信息技術快速更新和升級。這就需要企業結合社會趨勢,以前瞻性的角度逐步創新發展策略,從而促進企業在行業競爭環境中持續體現高度的適應能力。而環境適應力的保持取決于人力資源的狀態,在新經濟時期,企業應當加大對人力資源基礎理論與技術創新的重視,切實保證內部主體人員都能夠體現出過硬的核心素養和職業技能,從而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上的保障。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積累并創造物質資本,并實現對物質資本的開發和利用,不僅能夠助力社會的創新和變革,還可以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作用,以對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增添動力。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設定得合理,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雖然,目前很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但并不影響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