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英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對高中生畢業時要達到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能在書面表達中有條理地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經歷,闡述觀點,表達情感態度;能在表達中有目的地選擇詞匯和語法結構,確切表達意思,體現意義的邏輯關聯性”(教育部2018)。應用文寫作是浙江省高考英語必考的寫作題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應用文評分原則第四條明確規定:“評分時,應注意的主要內容為:內容要點、應用詞匯和語法結構的豐富性和準確性及上下文的連貫性”(教育部考試中心2015)。那么,在應用文寫作中如何達到“有條理地描述”“意義的邏輯關聯性”和“上下文的連貫性”呢?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發現運用語篇銜接理論指導高中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幫助學生利用各種語篇銜接手段將寫作任務情景中的各個要點進行有條理的描述,體現意義的邏輯關聯性,進而達到行文連貫的效果。
在《英語的銜接》(Cohesion in English)中,韓禮德和哈桑(Halliday& Hasan 1976)指出句子組成語篇時要憑借一定的“謀篇機制”。“謀篇機制”的作用就是把一組句子組成語篇,其方式是把上下文聯系起來。他們提出了“語篇銜接”的概念,認為銜接就是把上下文聯系起來的機制。韓禮德和哈桑把語篇中的銜接機制分為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
根據韓禮德和哈桑的研究,語法銜接可以由指代成分(包括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比較成分)、語法結構的省略和替代、連詞和連接成分來實現,由這些成分組成的銜接關系分別被稱為指代、替代、省略和連接(張德祿2005)。
1.指代
指代是最明顯的銜接手段,表示某個項目自己不能解釋自己,而是必須到其他地方尋求其解釋的現象,主要分為人稱指代、指示指代和比較指代。人稱指代主要由人稱代詞體現,指示指代主要由指示代詞和指示副詞體現,比較指代主要由比較形容詞或比較副詞體現。如:
例1:Cloning has always been with us and is here to stay. It is a way of making an exact copy of another animal or plant. It happens in plants when gardeners take cuttings from growing plants to make new ones. It also happens in animals when twins identical in sex and appearance are produced from the same original eggs.The fact is that these are both examples of natural clones. (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8 Unit 2 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
在例1 中,指稱詞有it,identical,the same,these,其中it 是人稱指稱,指代上文的cloning;identical 和the same 屬于比較指稱;these 是指示指稱,指代上文提到的“It happens in plants when gardeners take cuttings from growing plants to make new ones. It also happens in animals when twins identical in sex and appearance are produced from the same original eggs.”這兩個例子。指示代詞的使用不僅使語言表達簡潔,而且使上下文連貫。
2.替代
替代主要由語法手段來體現,主要分為名詞性替代、動詞替代和小句替代。名詞性替代指某個同類事物出現時由代詞one 或ones 替代。動詞替代指用動詞如do 替代某個同類的動作或狀態。小句替代則表示用so 替代某一個同類小句。如例1 中的ones,屬于名詞性替代,指上文出現的plants。
3.省略
省略和替代所表示的銜接類型基本相同,只是當某個同類的語言項目出現時不是被替代而是被省略。如例1 中的“Cloning has always been with us and is here to stay.”中and 前面省略了cloning。
4.連接
連接用于兩個語段之間,表示順序、附加、相反、原因和時間等關系,主要由連詞、連接副詞和介詞短語體現。如:
例 2:Cloning has two major uses. Firstly,gardeners use it all the time to produce commercial quantities of plants. Secondly,it is valuable for research on new plant species and for medical research on animals.Cloning plants is straightforward while cloning animals is very complicated. It is a difficult task to undertake. Many attempts to clone mammals failed. But at last the determination and patience of the scientists paid off in 1996 with a breakthrough—the cloning of Dolly the sheep.(選自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8 Unit 2 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
在例2 中,Firstly,Secondly 表順序連接,清晰地表明了克隆的兩大用途;But 表轉折,預示后面的內容與前面的內容形成對比。作者通過使用這些連接詞,將信息有序地組織在一起。
韓禮德和哈桑把詞匯銜接分為復現和詞匯搭配兩大類,其中復現包括重復、同義詞、反義詞、上義詞和概括詞,而詞匯搭配表示同一個語義場的詞匯同現的現象。
1.重復
重復是指下文中重復出現上文中的詞匯,如例2 中的use,cloning,research,plant。
2.同義詞/反義詞
為了避免詞匯的重復使用,也可以使用和上文出現的詞具有相同意義或相反意義的詞表示銜接。在例1 中,clone 和copy,identical 和same 是近義詞關系。在例2 中,straightforward 和complicated,failed 和breakthrough 都可視作反義詞,構成反義詞關系。
3.上義詞
上義詞是對事物的概括性、抽象性說明,使用上義詞同樣也能起到保持話題連貫的作用。在例2中,task 和cloning,animal 和mammal,mammal 和sheep 都是上義詞和下義詞的關系。
4.概括詞
概括詞是能夠起到泛指作用的一小類名詞,比如在“I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in ten minutes. The thing is perfectly easy.”這個例子中,thing 就是概括詞。
5.搭配
同一語篇中的詞匯有些看起來既不重復又不是近義詞,但是彼此之間依然有一定的聯系,如例2 中 的animal 和plant,research 和scientists,determination 和patience,paid off 和breakthrough的使用就是搭配,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個連貫的語境。
以上詞匯銜接手段使語言成分通過一定的語義關系建立起聯系,它們之間形成了一條條銜接紐帶。例2 主要體現兩條銜接鏈:第一條是由use 組成的,第二條是由breakthrough 組成的。兩處銜接表明這段主要講克隆的兩種用途,通過對比植物克隆,重點討論動物克隆上取得的突破。
英語寫作是為了培養學生使用英語以書面形式表達意義的能力,而使用一定的銜接機制達到連貫是表達意義的關鍵(程曉堂2009)。為此,程曉堂提出了三條具體的建議指導教師實施基于語篇連貫理論的教學途徑:一是樹立以意義表達為主的寫作指導思想;二是系統地學習語篇連貫知識;三是根據連貫理論分析寫作樣本。鑒于銜接是實現連貫的一種謀篇機制,教師嘗試將這種教學途徑遷移到基于語篇銜接理論的高三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發現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具體操作如下: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認識,即認為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就能寫好一篇文章,于是寫作教學的重點常常被放在詞匯和語法學習以及追求語言形式的準確性上。在執教寫作課時發現,學生獲取寫作任務只需要翻譯要點或變化句子結構就可以完成寫作。受這樣的寫作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寫出的作文雖然沒有明顯的語言錯誤,但是由于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缺乏銜接,整篇習作缺乏連貫性。如果樹立以意義表達為主的寫作指導原則,就可以幫助學生將豐富的詞匯和表達通過合理的銜接手段形成連貫通順的文章。某學生的習作如下:
例3:I am convinced that with my adequate experience I am ideally suited for this significant position.I think my optimal skill of speaking English could help me face major situations.I enjoy the work and I am willing to devote myself to an excellent company.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consider my application.
顯然,從語言水平看,該生掌握了較豐富的詞匯,如convinced,optimal,但是從意義的表達上看,因句與句之間缺乏必要的銜接手段,句子之間的邏輯關聯模糊不清。如果該生明白了句子之間通過銜接體現一定的邏輯語義,那么在第二句之前應 該 加 Besides, 在 第 三 句 之 前 加 More importantly,以表示一種附加的銜接關系。在最后一句前加Thus/Therefore,體現因果銜接關系。修改后如下:
I am convinced that with my adequate experience I am ideally suited for this significant position.Besides,my optimal skill of speaking English could help me face major situations. More importantly,I enjoy the work and I am willing to devote myself to an excellent company. Thus,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consider my application.
通過關注意義表達的指導,添加相應的連接詞,整個段落的語義邏輯關系就清晰明了、上下文連貫了。顯然,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掌握準確、豐富的語言知識固然重要,但同時應樹立以意義表達為主的寫作教學指導原則。
語篇是由多個句子通過一定的銜接機制組成的語義單位,所以教師有必要向學生系統地介紹語篇銜接知識。尤其是到了高考備考階段,提升作文分數對提高英語總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和高一高二相比,高三學生具有非常強烈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愿望,而且他們的語言水平和領悟能力也相比高一高二時有了很大提高。在教學中,教師嘗試通過示例、講解和作文分析等方法向學生介紹基本的銜接手段。
第一,通過課本和練習中的文本示例、講解銜接知識。教師結合高三英語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模塊8 時,以第一單元的文本為例,先示例和講解每一段落中所體現的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語言成分以及它們所實現的連貫效果。進入下一個單元的學習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語篇銜接理論分析文本中出現的銜接手段,發現問題并解決困惑。除了利用課文外,高考英語真題中的七選五題型也為學生學習、理解、分析并運用銜接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文本。
第二,分析學生作文中的銜接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向學生介紹相關的銜接知識。教師采取課堂限時15 分鐘完成應用作文并選取3—5 個學生的習作投影并批改的方法,重點聚焦在銜接問題上。在學習了銜接理論后,師生共同反思這些文章在銜接上是否還存在問題,如果有,應該怎樣改進。通過講解、示例和作文分析,學生能逐步地將語篇銜接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除了讓學生掌握語篇銜接知識之外,根據銜接理論分析學生應用文寫作樣本并進行針對性指導也是提高其實際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主要采用問題引領的形式進行指導,下面結合學生應用文習作中的典型銜接問題進行例析。
1.指示代詞誤用
例4:The curriculum I learnt was“The skill of communication”. It was the advantageous class that enhanced my linguistic capabilities. What satisfied me very much was my teacher’s brilliant teaching method. I am beyond euphoria to gain those useful skills they taught.
當教師提問學生they 指代什么時,該生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上文應該要用teachers,下文才能用they,但是不清楚自己為什么用those。當知道用those skills 的前提是上文要具體描述幾種skills 時,該生提出把those 去掉并改成gain useful skills he taught。顯然,該生對銜接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實際寫作實踐中仍缺乏使用意識。教師提出相關銜接問題,并引導學生分析,提出修改建議,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2.連接詞濫用
例5:First,scheduled to take place at 2:00 p.m.next Friday in our meeting room,the competition aims to interact with foreign students and enhance our friendship. Besides,the topic is your comprehen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From my perspective,adept at Chinese speaking,you can certainly win the competition. What’s more,if you’re interested,please complete the chant attached or call me at XXX.
針對本段,教師首先提問:“在該段中,First,Besides,What’s more 等連接成分起什么作用?”學生認為使用連接詞可以表明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使文章脈絡清晰。教師追問學生:“這些句子之間是什么邏輯關系,是否為并列關系?”學生答:“不是。”于是意識到這些連接詞的使用是多余的,因此需刪去。
3.詞匯銜接方式單一
例6:During the learning time,I learned how to get along with my classmate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 fear of speaking. Learning new speaking skill is what I satisfied most. But there also some problems like the lesson was too short and there are too much students in one classroom.
在這段習作中,除了幾個詞匯和語法使用錯誤外,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詞匯銜接方式單一。該生在表達“學習”時,重復使用learn 和speaking。所以教師提問:“learn,speak 的同義詞、近義詞有哪些?可與skill 搭配的詞有哪些?”通過回答問題,學生想到了如study,communicate,get,acquire 等詞匯。于是,教師建議用Acquiring 這個近義詞替代第二段開頭的Learning,這樣既起到銜接的作用,又給人詞匯豐富之感。教師建議該生認真分析習作并替換文中的詞匯,鼓勵其多積累簡單詞的同義替換詞,然后在寫作中有意識地使用。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語篇銜接知識,但是在實際寫作中仍存在很多銜接方面的問題,尤其是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為了幫助這些學生進一步提高作文的連貫性,教師采取面批的方式,指出學生習作中的銜接問題,盡可能地引導他們運用銜接理論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學生不僅提高了應用文寫作的連貫性,還增強了反思能力。
應用文寫作教學不僅是教學生用豐富的詞匯和語法結構翻譯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樹立以意義表達為主的寫作指導思想,運用講解、示例和作文分析等方法系統地學習語篇銜接知識,通過分析習作內化有關銜接知識,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最終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