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元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高中英語涉及的詞匯量大,再加上學生的課業多、壓力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詞匯學習效果(肖興敏、牛蕾2017)。為了提高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教師嘗試將翻轉課堂與小組合作結合起來,讓學生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可以學習詞匯知識,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而提升英語整體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是開展翻轉式英語詞匯教學活動的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前提下的,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其進行指引,讓其可以通過獨立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積極探索,從而獲得新知。在翻轉式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平臺闡述自身觀點,強化溝通交流,促進相互合作。合作學習下的翻轉式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需要成員之間分配任務,整理詞匯學習資料,確保每個成員都有充足的時間學習、接觸詞匯,共同記憶詞匯,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張玲 2017)。從教師的角度看,合作學習不僅能改變傳統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負擔,即教師只需要對學生的合作過程進行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后對學生進行幫助,并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而不需要講解全部知識。
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只是安排了每天的課時,并沒有細分課堂教學內容,更沒有專門安排詞匯課。高中英語涉及的內容十分繁雜,一個單元只能安排7—8節課,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需要兼顧語法、口語、聽力、寫作、閱讀理解等各個方面的訓練,時間十分緊張。這就造成了教師只能安排很少的課時讓學生學習詞匯知識,引導他們簡單地閱讀單詞和掌握其翻譯,進而造成了學生很少有時間消化學到的詞匯知識,降低了詞匯學習效果(趙雪 2018)。
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而詞匯習得需要建立在特定語境下。教師只有為學生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輔以強烈刺激,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詞匯。但是,對高中生來說,他們無法在自然環境中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加上英語課堂上教師很少輸入純正的英語,這造成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不佳。同時,在傳統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滿堂灌”,教學內容完全由教師決定,而學生只能在課后死記硬背英語詞匯,缺乏必要的練習環境,甚至有的教師不考慮具體的語言環境,孤立地講解詞匯,導致學生只能通過語義、拼寫學習詞匯,整個教學活動十分單調,造成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不佳。
任何一種語言都承載著相應的文化內涵,而詞匯則是文化的基礎符號。如果脫離了文化內涵,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就會感覺十分困難,特別是在兩種語言缺乏對應詞的情況下,如漢語中的“粽子”“土地廟”,英語中的lost genreation(羅煒 2017)。此外,相同的詞匯在不同文化環境下會有不同的含義,如漢語中“龍”在東方被看作吉祥、高貴的象征,但是在西方則被看作兇猛的怪獸。語言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知識時,缺乏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所學的詞匯只能通過漢語翻譯對號入座,造成詞匯學習效果不佳。
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師領讀詞匯,然后為學生講解詞義,讓學生背誦記憶,接著對學生進行聽寫測試,學生再次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導致學生對于詞匯的印象不深。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存在重語法、輕詞匯的情況,甚至在閱讀理解中也重點強調語法,對詞匯分析、講解不重視,造成學生詞匯學習效果不佳(李虹 2017)。此外,學生自身也沒有掌握正確的詞匯學習方法,只能死記硬背,存在記住語音、忘記語義,記住語義、忘記音形的情況,很難獲得好的詞匯學習效果。
為了更好地探索合作學習在翻轉式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下面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探討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制作詞匯學習卡片、演示作品、進行世界文化節表演、制作手抄報等,讓詞匯學習落實到整個學習過程中。
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對本堂課涉及的詞匯進行整理,確定好教學重難點,然后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選出每個小組的組長,并將整理好的詞匯提前發給學生。各組學生通過集體朗讀的方式,相互檢查發音是否正確;需要在早、晚自習時間學習詞義、詞性、前后綴等知識,加深理解。這樣,學生通過相互督促,能共同解決單詞拼讀問題。接著,教師指導各組學生制作相應的詞匯學習卡片,將相互關聯的詞語整理到一張卡片上,便于學生依據學習卡片進行學習。例如,Clothes“服裝家族”同類詞語學習卡片:其正面可以記錄 clothing,sweater,uniform,sock,tie,glove,scarf,boot等,其背面則寫下衣服(總稱)、毛衣、制服、襪子、領帶、手套、圍巾、靴子等。
課堂是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效果的主要陣地。在進入課堂后,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將預習成果展示出來,學生經過之前的合作預習,對詞匯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隨機抽查學生詞匯拼讀的準確度,并隨堂正音。教師在抽查時應盡量選擇學習水平相似的學生,避免出現不公平的情況,同時還應要求各組學生相互抽查,對于表現良好的小組進行獎勵(劉梅 2018)。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各組學生將自己整理的詞匯學習卡片展示出來,相互補充、拓展,便于學生后續記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找出學習重難點,提出疑問,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需要給出建議,其他小組學生進行糾正、補充。例如,某個學生找出了詞組look forward to...,組內其他學生總結出了其他含有介詞to的常用動詞短語,如 lead to...,contribute to...,get down to...,be devoted to...,be used/accustomed to...,adjust/adapt to...,object to/be opposed to...等。在學生總結出這些詞匯后,教師引導他們利用這些詞匯造句,從而加深其對詞匯的理解。
在小組合作探究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注重應用。本堂課話題是“世界節日”,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詞匯應用熱情,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同時,為學生布置以下學習任務:要求每組學生制作一個介紹中外不同節日的課件,且各組學生在制作課件時需要緊密合作,共同確定主題,然后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完成課件制作,最后由組內英語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選擇詞匯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最后由師生共同評價,選出最優小組。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督促、學習,在充滿樂趣的環境中掌握了詞匯知識,并在思維碰撞中加深了對詞匯的記憶。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身優勢,逐步提高自身的溝通技能、合作能力,提升整體素質。
在傳統高中英語詞匯學習中,學生大多是通過死記硬背掌握詞匯的。但是由于學生缺乏詞匯對音、形、義的準確、全面的記憶,加上不同語境下詞匯的用法不同,單純地通過記憶、聽寫、測試很難獲得好的詞匯學習效果(伍雍娜 2018)。對此,教師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為學生指定某個詞匯,讓他們根據詞匯寫一篇小短文,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認知,還能提升其英語綜合水平。此外,在課后鞏固階段,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制作手抄報比賽,如對比美國的Thanksgiving Day與中國的Mid-autumn Day的差異;比較美國的Halloween、中國的GhostFestival和日本的Obon之間的差別。為了更好地完成手抄報制作,學生需要積極收集各種資料,并查閱生詞的含義,編寫相應的文本,還需要利用學過的詞匯、句型編寫手抄報內容。在編寫完手抄報后,各組學生還需要共同校對詞匯、句型。這樣,學生能夠加深對詞匯的印象,達到課后鞏固的目的。
總而言之,積累充足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而傳統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過于枯燥,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單詞,極大地削弱了他們的詞匯學習熱情。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改變傳統的詞匯教學模式,通過合作虛席方式,開展翻轉式詞匯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詞匯知識,為其今后學習英語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