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紅 張小玲 周悅

【摘要】? 隨著管理會計在我國現代企業經營中的應用和發展,以及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和《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出臺,管理會計在我國高校的推廣和運用將成為必然趨勢。管理會計的應用,不僅可以促進高校加強各項業務管理、提高內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還可以促進高校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幫助高校更好地實現其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為此,高校應重視管理會計的體系建設和創新發展。
【關鍵詞】? ?管理會計體系;構建;高校
【中圖分類號】? F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20)02-0072-03
一、引言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會計分支,其作用主要是滿足單位內部經營和管理的需要。高校管理會計是高校為實現管理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戰略目標,通過應用一系列專門的工具和方法,對所收集的財務資料和業務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綜合分析,出具內部報告,在高校的內部控制和治理方面參與服務并發揮作用的一項管理活動。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有效監管教育資金、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已成為國家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心和焦點。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和有效應用,將會在高校的經濟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順應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會計的體系建設、開發和應用,不僅有助于高校領導實施科學的管理和正確的決策,提高管理水平和決策效率,還有利于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和長足的發展。但目前,高校并未建立統一和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
二、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現實意義
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和《管理會計基本指引》,高校應積極響應,力行推動高校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無論從國家制度規定層面,還是從管理會計優勢效能等方面,高校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已勢在必行。
(一)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是國家的重要制度安排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實現由外延式到內涵式發展方向的轉變,是高校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由之路,高等教育須遵循其內在發展的要求,堅持走以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而加強高校內部治理和管理水平,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2014年財政部提出,在事業單位推進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是推動我國事業單位加強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國高校是以培養人才、發展科技和服務社會為目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提升教育質量的內涵式發展,提高教育經費的管理和效益水平,加強高校的經濟管控和綜合治理,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和有效運行顯得尤為重要,更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二)管理會計在高校內部管理和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我國,高校會計以預算會計為主導,會計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對經濟業務的綜合分析有所缺失,其全面性、客觀性和實用性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為高校領導施行經濟管理和決策提供全面有效的價值信息。高校在以預算會計為基礎的前提下,結合非財務業務資料,利用管理會計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對財務會計資料和其他業務相關資料進行綜合整理、計算、比較和分析,發掘和提煉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形成靈活多樣的內部報告,為高校領導提供管理和決策的依據及建議,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決策效率,為高校經濟的良性循環和優質管理服務。
(三)管理會計可促進高校加強經費的合理管控
近年來國家對高等教育非常重視,高校更是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中堅力量,教育資金和科研經費的投入隨之加大,高校經費來源也逐步多樣化,各項經費的使用狀況和產出效益備受關注。以2017年重慶部分市屬高?!靶畔⒐_”決算收支情況為例,六所高校中年收入10億元以上的有四所(見下頁表1 )。科學管理、利用教育經費和科研經費,提高各項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已成為高校內部管理的重點和關鍵。鑒于目前有些高校內部控制管理較為松散、教育經費浪費比較嚴重、科研經費使用不合理、教育資源共享率低下等現象,高校須大力加強和提高內部管理和綜合治理。高??衫霉芾頃嫷姆椒?,建立合理的量化指標,開展績效管理和業績評價,對教育經費和科研經費進行合理的衡量和管控,發揮管理會計的優勢職能。
三、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研究
隨著管理會計的推進,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也必將成為發展趨勢。高??梢愿髟合挡刻幨抑行臑橹黧w,建立責任中心,圍繞全面預算管理,對業務活動實施責任會計,開展成本管理,進行規劃、預測、控制、決策和評價,建立高校管理會計框架體系。高校管理會計既是高校會計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又是推動高校自我發展和進步的必由之路。
(一)理論體系的建設
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是從企業的實踐中而來,高校作為我國的事業單位,其財務核算機制與基礎和企業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在高校構建管理會計體系,順利推進管理會計應用,必須建立與高校體制相匹配的管理會計理論。企業管理會計理論所包含的管理和決策方法的可行性,為高校管理會計提供了較多的理論支持和可借鑒性。西方國家在公立高校管理會計理論的建設和實踐中,提出公立高校應該廣泛使用管理會計概念,并證明管理會計技術在高校內部管理中的地位,對公立高校引入管理會計的影響因素和過程進行剖析,在管理會計決策方法應用的案例分析方面,解析一些高校應用的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實踐意義。順應國家管理會計政策推進的要求,借鑒企業和國外公立高校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我國相關部門應組織和出臺高校等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理論和指引,為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持。同時要加強高校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吸收企業管理會計理論的精髓,考量和引用國內外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緊密結合高校實際情況,構建高校管理會計框架體系,建立一套科學的具有我國高校管理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在國家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加大科研投入,匯集人才資源,推進管理會計產學研聯盟,建立管理會計研究基地,系統整合管理會計理論優勢資源,切實加強管理會計理論和實務研究,研究和開發高校管理會計案例,開展模擬實訓活動,發揮綜合示范作用。總之,促進高校管理會計的發展,須大力推進理論體系建設,切實發揮理論先導作用。
(二)組織機構的設置
為了更好地推動管理會計工作在高校的實施,高校應改善現有體制和機構設置。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頒布了《高等學??倳嫀煿芾磙k法》,高校應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總會計師的政策和制度,在高校創設總會計師職位,優化高校的法人治理結構,規定總會計師為副校級行政領導成員,主要職責是分管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倳嫀熢诟咝9芾頃嬮_展和實施過程中發揮主要領導作用,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影響是深遠的。近年來,高校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使得高校財務管理的復雜性和風險性不斷提高,因此,在高校建立一個以總會計師為首的經濟責任制能夠有效降低財務風險??倳嫀熂仁切姓I導也是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學校財務會計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可以全面領導本校的會計工作,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服務。
高校在設立總會計師之后,可在總會計師提議和倡導下,組織設置管理會計機構。首先,應完善機構設置的條件。調整財務機構的崗位設置及人員配置,高校財務機構需規范崗位設置,區分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功能,對人員配置進行優化,人員配置和崗位需求應保持一致,避免出現人力資源浪費或職能缺位等現象。其次,完成機構設置。高校管理會計機構的設置,可與財務會計機構平行設置,也可在財務部門設立專門的管理會計科室,提拔專業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機構負責人,組織設計高校戰略管理宏圖,履行高校管理會計的規劃、決策、評價和報告等工作。
(三)人才隊伍的建設
一直以來,高校會計人員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會計核算方面,局限于記賬、報賬、復核等財務核算工作,管理會計人才相對匱乏,不能很好地為學校管理層提供預測、規劃和決策參考,難以將高校管理會計推廣應用落到實處。為切實改變當前管理會計人才缺乏的局面,促進財務人員實現職能轉型,首先,高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人才對高校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高校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對管理會計人才的重視程度。其次,高校應加強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是管理會計工作推進和執行的主要技術力量,高校應加強對現有會計人員的培訓,組織他們學習管理會計的知識,掌握管理會計的技能,開發管理會計思維和行為能力,同時積極從外部引進和吸納管理會計人才,選拔和錄用優秀人才。通過培養現有人才和引進新生力量,組建一支技術力量強、專業素養高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共同推動管理會計體系在高校的建設。
(四)信息平臺的搭建
管理會計信息化是信息技術在管理會計領域的應用,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進行獲取、處理和分析,為單位領導提供準確、全面、及時和有效的信息。理論框架、組織機構以及人才隊伍等的建設,是高校管理會計構建的基礎和保障,而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則是高校管理會計有效實施的平臺,是高校實現管理模式轉型的重要途徑。目前,高校一些重要的管理部門都設有各自的信息平臺,如OA 辦公自動化系統、科研經費管理信息系統、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等,但這些信息系統“各自為政”,系統數據交換和共享困難,容易形成“信息孤島”,也造成管理會計信息獲取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高校在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突破口和切入點,并有所側重,制定具體的步驟,使管理會計信息化得到穩步有序的推進和實施。實際工作中,應在對高校各項業務流程進行優化的基礎上,通過組織和聘請信息技術公司,開發高校管理會計信息化管理軟件,并將現有的信息系統進行導入、整合和改造,搭建高校管理會計信息平臺,以達到資源和信息共享、資料獲取方便,及時形成內部報告信息。
(五)方法和工具的引入
自2019年起,高校將全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模式。此次會計制度改革,在完善預算會計功能的基礎上,強化了財務會計功能,可完整地反映政府會計信息,真實地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成本,同時也為管理會計在高校深入全面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高校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和應用,關鍵是管理會計方法和工具的引入,以戰略管理、全面預算和內部報告為切入點,運用管理會計方法和工具,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資料進行整合和分析,全面落實績效評價和績效管理,推動高校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和有效應用。
1.從宏觀視角,高校建立戰略管理體系,從戰略管理的角度制定和闡述自己的使命、愿景和目標,客觀地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突顯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特色。當今,高校的內外部環境變化多樣,高校制定戰略規劃、實施戰略管理已成為必然選擇。高校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和厘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識別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找出影響學校發展和成功的關鍵因素,提供可選擇的戰略,適應社會變革和科技發展的新需求,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的德才兼備的高質量人才。全面預算管理涵蓋高校所有的經濟業務活動,高校應將戰略管理融合在預算管理中,根據事業發展規劃和既定目標,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編制預算,嚴格執行和規范調整預算,保證決算真實、完整、準確、及時。
2.從微觀視角,高??蓱霉芾頃嫷木唧w方法和手段,以數據的整理、分析為基礎,依據責任會計主體及不同事項出具靈活多樣的管理會計報告,為學校各項事業的科學管理提供決策思路和服務。管理會計的數量經濟模型和分析方法是管理會計的精髓,決策分析法、成本性態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和平衡計分卡等具體方法,高??山Y合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如在高校的籌資和投資活動中,可利用凈現值法或內含報酬率法,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條件下,從備選方案中擇優錄用,做出最佳決策。如在招生規模的分析上,在用成本性態分析法建立成本函數模型的基礎上,采用本量利分析法預測和核算招生收入、成本和收支差額,進行招生保本點分析,確定招生規模,考慮適度結余。如在高校全面績效管理中實施業績評價,可采用平衡計分卡,運用財務資料和非財務資料,從客戶、財務、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平衡的維度衡量高校的業績,提供一個綜合的業績評價框架體系。
四、結語
管理會計在高校的引入、推進和應用,將會為“加快‘雙一流大學的建設,實現外延式向內涵式轉變”這一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推動管理會計工作,促進會計工作轉型,是高校加強管理水平和提高治理水平的新途徑,也是高校會計工作面臨的一項新任務和新挑戰。高校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和創新,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學校各級管理人員應樹立管理會計理念和意識,推進管理會計體制建設和機構設置,會計人員應深入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努力創造管理會計的應用環境和氛圍,培養和引進高層次的管理會計專業人才,以實踐為基礎建立案例數據庫,切實推動高校管理會計的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1] 馬淑紅,張小玲,周悅.論構建高等學校管理會計體系的把控點和途徑[J].管理觀察,2017,(9).
[2]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S].財會[2014]27號.
[3] 財政部.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S].財會[2016]10號.
[4] 彭源波.廣西高校設置總會計師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影響[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5,(1).
[5] 陳俊忠.《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在高校的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