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偉
摘要:新冠疫情期間,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要求下,各級各類學校嘗試開啟網課模式。當下抗疫進入常態化階段,如何繼續開展網課教學活動給職業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給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契機。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討通過激發中職生學習興趣,設計互動合作活動,開展適時反饋等手段組織網課教學的有效途徑,為中職學校網課發展提供積極的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停課不停學;網課;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2C-0027-03
2020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沖擊了中國社會,正常的校園教學進程也被按下暫停鍵。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嚴峻,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搭建了各種教學平臺,大中小學生都開啟了網課模式。經過半年的努力,國家控制了疫情,社會進入了常態化防控階段,如何鞏固、發展、提升疫情初期網課教學模式的成果,成了教育界又一新的命題。
疫情初期,網課模式的開啟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因為疫情耽誤學習進程的困境,但似乎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網課并不買賬。一項網絡數據顯示,服務于中國1000多萬家企業和組織的,中國最受歡迎的辦公應用軟件之一的釘釘遭遇了“差評滑鐵盧”。由于許多學校借助釘釘搭建網絡課堂,直接導致幾十萬學生惡意一星差評,App Store評分數據顯示,疫情期間釘釘評分低至2.4,致使該軟件在應用市場下架邊緣。
網絡大數據調查顯示,強制簽到打卡,犧牲休息時間;直播內容缺乏新意,枯燥乏味;流程繁瑣,操作問題頻發;缺乏有效監督,家長壓力倍增等是導致“差評滑鐵盧”的主要誘因。雖然這些數據及調查更多來源于普通中小學校,但疫情期間職業學校每日學生動態匯報,開學后網課教學質量檢測等數據顯示,基礎知識、自律意識等更為薄弱的職教學生學習狀況更不容樂觀。
疫情期間,江蘇省職教主管部門對“在線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充分考慮了職業教育的特點,不僅充分融入了跟疫情相關的思政課學習,更是特別針對實踐課,借助虛擬仿真實操課程來解決無法現場實踐的難題。但在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實現教學效果,得到家長、社會的認可,對職業教育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有鑒于上述現狀,筆者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特別是在教研部門專家的指導下,對中職學校網課教學實施有效策略有如下思考。
一、借助學習趣味的激發“吸引”學生
研究實踐證明,“學習投入”是影響學生學習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針對中職學生,學習趣味的激發尤顯重要,它能夠促進學生積極的“學習投入”。[1]
網課雖然在呈現形式上同傳統課堂有很大差別,但本質上都是“課”,因此,一堂“好網課”同樣需要做到“備好學情”。職教學生雖有動手能力不錯、性格活潑開朗等優點,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自律意識等薄弱是不可回避的事實,要想實現在缺乏有效監督手段條件下“拴住”學生的心,網課的趣味性必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而趣味性更多是要實現將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的效果,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即做好二次備課。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前提下,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要站在知識體系的高度去把握每一部分內容在整個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考慮職教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專業經驗,尋求學習新知識恰當的導入內容和方式;了解學生即將學習知識的所必需的基礎內容是否扎實到位,如果沒有到位,應當采取哪些必要的補救措施;思考每一章節知識在邏輯關系上如何進行更為合理的調整、補充、刪減處理;思考采取怎樣的考核評價方式更為有效等等。[2]例如結合疫情期間網絡招聘活動的興起,中職語文“求職信、應聘信”等應用文,“自我推薦”口語交際部分教學內容可以適當調整教學安排、教學課時、教學實踐等環節,開展模擬情境教學活動,為學生未來就業、實習儲備技能。
二是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合理選擇并運用多媒體資源是網課有效實施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比如通過抗疫過程中“逆行者”系列等積極健康的抖音視頻進行奉獻、愛國等價值觀教學比單純文字學習更能為學生接受;借助數字仿真教學比二維平面想象更能形象直觀地展示發動機運行原理;借助欣賞電影《辛棄疾1162》比閱讀人物傳更能為職教學生接受……
教學實踐表明,合理、適度地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對于職教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習意識的塑造乃至職業精神的培養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專家普遍認為,作為數字原住民的“00后”,數字資源已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合理運用數字資源能夠培養、訓練他們學習、判別、評價等綜合素養能力。[3]因此在“網課”教學中,面對釘釘、微信、慕課等眾多平臺資源,關鍵在于積極引入并恰當、合理使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根據學情的需要,踐行“拿來主義”,重構相關教學資料和輔助資源,打造“高效”網課。
二、依托合作任務的設計“組織”學生
學生學習趣味的激發僅僅是實施高效網課教學的開頭,學習任務的完成才是重點,這就離不開教學任務的開展。當下提倡“智慧課堂”的網課不僅僅是信息化手段的“智慧”,更是教師、學生學習過程的“智慧”。[4]因此需要在“行動導向教學”的指導下,依托活動的互動設計并完成任務清單。
一是注重課前預習任務的有效設計。借助預習任務單,指導學生面對海量的、碎片化的網絡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篩選、提取信息能力訓練。譬如講授中職德育“敬業”章節時,可以布置學生查找古今中外有“敬業”關鍵詞的名言警句、趣味故事、時代榜樣等,課前完成將抽象的“敬業”變得形象生動可感,為網課教學奠定扎實基礎。
二是課堂小組合作探究積極開展。相較于較為固定的傳統小組合作,網絡空間下的分組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不受空間限制,可結合平臺發言次數、時長等數據統計,更加合理安排學生分組活動,提升課堂任務清單完成質量。比如中職語文課文《林黛玉進賈府》學習任務單上有總結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三人的出場描寫的特點,可以通過數據分組、隨機分組等不同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根據發言數據分析,選擇發言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注重課后拓展遷移任務的推送。相較于平時課堂教學,網絡課堂更加依賴手機、平板、電腦等信息化設備,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加高效使用這些設備,避免淪為“游戲工具”,因此必要的課后拓展任務也尤為重要。
三、開展成果及時的反饋“激勵”學生
相較于傳統課堂,網絡課堂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教學效果的實時數據反饋功能強大,借助討論區、平臺展示、點贊、發言次數時長的數據統計,能及時反映教學成果信息。同時,筆者十分贊同當下中職學業水平分“合格”“不合格”定性評價,更加注重評價的激勵功能,盡量避免用普通高中學生評價標準來衡量職教學生,因為事實證明,這樣做帶來的更多是逆反效果。[5]
通過積極評價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幫助他們及家長逐步樹立自信,獲得成就感,使得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以及他們的父母內心得到肯定,燃起有更多的人生選擇的希望。同時,調研顯示,相較于技能訓練,企業更加注重“職業精神”“工匠精神”的培養,比如與人交流、團結協作、愛崗敬業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網絡教學環境下,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師應更加注重設計、指導、干預等教學定位。網課教學評價應該更加注重定性評價和動手能力評價,注重職業教育特有技能操作、人文素養綜合育人功能的實現,注意避免教學評價的過度功利化。實現通過合理評價遵循職教學生學習能力,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實現學以致用。[6]
專家預測2020年將是線上教學元年,未來線上線下綜合性教學必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之一。權威調研數據顯示,未來十年職業教育在線教學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機遇,將有效緩解職教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職教重復投入成本過大,社會勞動者學習時間不固定等難題,成為未來職業教育發展新的突破口之一。
參考文獻:
[1]李艷燕,彭禹,康佳,等.在線協作學習中小組學習投入的分析模型構建及應用[J].中國遠程教育,2020(2).
[2]朱寧,劉圣楠.雨課堂支持下的高職語文課學生參與質量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2).
[3]劉景忠.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任重道遠——讀姜大源先生《職業教育要義》有感(5)[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8(Z1).
[4]成亞玲.智慧課堂生成性學習資源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
[5]王曉波.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的實踐與創新(3)——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線教學的重構與優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0(6).
[6]朱磊,韓潤社,陳潔媛.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7).
責任編輯:謝傳兵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Platform Activities of "Interest,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Though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LE Wei
(Jiangsu Shey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heyang 2243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epidemic, schools at all levels tried to open the online course mode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no suspension of learning" propos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At present, anti-epidemic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normalization. How to continue to carry out on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it also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hi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to organize online teaching by stimulating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designing interactive and cooperative activities, and carrying out timely feedback, in order to provide positiv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o suspension of learning; online class;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