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
(江蘇省江都中學 225200)
“支架”這一概念源于建筑行業中,原本是指“腳手架”,后來經過逐漸發展,并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真正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當前的物理知識為基礎,并借助多種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引領學生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引領下,對抽象、邏輯、復雜的物理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最終達到降低物理學習難度、提升物理教學效果的目的.
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急需尋找一種能夠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契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最終完成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在諸多的教學模式中,支架式教學模式脫穎而出,已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支架式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理論作為基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將學生視為一個建筑物,通過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引導學生借助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途經,最終完成知識的建構,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可以說,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積極建設建筑物,教師則僅僅給學生提供搭建建筑物的的“腳手架”,學生則積極利用“腳手架”完成知識的建構.
1.創設問題支架,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在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的時候,必須要從不同的層次、不同角度進行,緊緊圍繞學生這一核心,以“實現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確保為學生搭建的學習之間,都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以“自由落體運動”教學為例,教師在開展支架式教學的時候,就立足于學生已有知識掌握情況、物理學習能力,按照“最近發展區”的理論,科學、合理地設計了幾個問題:通過測量的方式,對實驗中相鄰的任意相等時間內物體的位移增量Δx有什么規律?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大小、方向、質量之間的關系如何?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速度公式如何?通過這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搭建了基本的“腳手架”.接著,教師借助多媒體這一途徑,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了教學情境,將實際生活中的自由落體運動進行了展示,引導學生在觀察之后對其展開總結,明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如此一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即可積極觀察、思考、探究,最終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中.
2.搭建支架,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基于物理知識的實際特點,具有極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復雜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著極大的難度,嚴重制約了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效果.基于此,教師在開展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借助支架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深入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最終完成物理知識的建構.以“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學為例,教師在開展支架式教學的時候,就先給學生準備了一臺秤,引導學生在秤上快速下蹲、蹲起,并引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詳細觀察.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快速下蹲、蹲起的過程中,秤的指數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這一問題支架,學生在思考、分析和回答的過程中,能夠對失重、超重這兩個現象進行有效的理解.接著,教師再以學生生活中乘坐電梯時的感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析“電梯上行、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感受一樣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也對重力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的理解,最終促使學生在問題支架的幫助下,對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形成了全面、深刻的理解.
3.合作探究,逐步完成理論構建
在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學中,建立支架不僅僅是教師的任務,更是學生在內部結構中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開展支架式教學的時候,應指導學生圍繞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共同完成知識的建構,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需要說明的是,高中物理知識體系建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務,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必須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協作、不斷完善,最終完成物理知識體系的構建.以“楞次定律”的支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就給學生創建了實驗支架,為學生展示了動態的實驗圖,使得學生對其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習小組以教材作為主要的依據,結合實驗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結合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開展實驗,并完成實驗結果記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對物理實驗形成了全面、深刻的認識,還促使學生在協作的過程中,完成了物理知識的建構,最終達到了預期的物理教學目標.
4.創建評價支架
在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的時候,還必須要對傳統的物理課堂評價模式進行優化和更新,積極創建與支架式教學模式相適應的評價支架,使得學生了解物理知識之間的深刻聯系,并對其形成全面、深刻的認識.具體來說,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并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結合到一起.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重點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作出的共享、是否完成了課程內容的構建等,使得學生在有效的教學評價中,直面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地改進.
綜上所述,支架式教學理念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以學生為中心,徹底改變了傳統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在主動建構中,完成物理知識的建構和積累,不斷縮短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的距離,最終實現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