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明
(甘肅省慶陽市北京師范大學慶陽附屬中學 745000)
在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作為強化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首要執行者,直接影響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但是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受到物理教師專業發展的限制,致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出現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效率低下等現狀,嚴重制約了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適應課堂教學需求.
正所謂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這一職業,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對學校和社會,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面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要立足于自身的成長,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具體來說,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知識素養
專業知識是高中物理教師專業素養的基礎和前提,具體來說,高中物理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具備廣闊的知識,不僅僅要了解物理專業知識,還要掌握其他理科和文科的專業知識,更要了解與物理相關的學科、交叉學科,以及物理知識研究的前沿內容;其次,教師必須要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包括:普通物理學知識(力學、聲學、光學、電學、電磁學等內容)、理論物理學知識(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學、量子力學等)、現代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等)、物理學方法論相關知識、物理學史等內容;最后,物理教師還必須要具備堅實的教育專業知識,這也是高中物理教師成為優秀教師的先決條件.高中物理教師只有具備廣博的現代教育知識、心理知識等,才能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2.專業能力素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不僅僅要具備豐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極強的專業能力,進而促使物理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具體來說,教師所具備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具備極強的基礎能力.這是高中物理教師最起碼的教學能力,主要包括智慧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等;其次,教師應具備極強的教書育人能力.主要是指物理教師應具備極強的教育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控制能力、課堂資源開發能力等,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最后,極強的專業道德素養.具體來說,高中物理教師應具備強烈的專業道德素養.主要包括:堅定的教育信念(教育觀念、學生觀念、學習信念、學科信念,以及自我發展的信念等)、教師的專業精神(服務性、專門性、長期性、創新性和自律性)、教師的職業素養(忠誠于教育事業、熱愛物理教育的敬業精神、為物理教育視野奮斗終身的精神等).
1.重塑學習觀,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教師作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基礎,是促進學生專業發展的核心力量.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重塑自身的學習觀,積極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使其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需求.一方面,教師必須要樹立一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必須要將學習精神作為自己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參與學校培訓、上網、教研活動交流等多種途徑進行學習,不斷實現自我知識更新,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使得教師更好地滿足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教師必須要銘記教育的初心.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基于這一點,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自覺抵制破壞學生學習興趣的觀念和行為等,并在具體的教學中自覺優化課堂教學手段,通過多措并舉,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還要給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引領學生多讀、多看和多實踐,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重視積累,不斷拓展終身的視野等,最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以研究的態度對待教育工作
由于高中物理教學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常常面臨著未知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單純憑借自身的經驗根本無法滿足課堂教學需求.基于此,教師必須要以研究的態度對整個教育工作進行審視和反思.
首先,以反思的態度對待教育教學活動.教學是一門藝術,高中物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反思,在反思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最終提升自身的教學行為.高中物理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使得教師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提升了課堂教學的自主性、目的性,有效克服了教學活動的被動性和目的性,使得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專業發展.
其次,以探究的態度對待教育工作.高中物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面臨著千差萬別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各種新的問題.教師必須要以探究的態度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提出解決方案等,并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解決.一旦出現解決方案實施效果不佳,就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循環思考和研究中.
最后,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自覺表達出來.教學實踐這一過程往往具有個體化、不易言傳和模仿性,深深根植于教師個人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僅要在教學中自覺進行實踐,還要將其表達出來,與同行進行交流與分享.
3.聚焦學生的關鍵能力,發展自身的教學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給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必須要聚焦學生的關鍵能力,不斷發展自身相應的教學能力.一方面,立足于高中物理科學思維能力,提升相關的教學能力.面對高中物理科學思維的特點,教師在實現自身成長的同時,必須要盡量克服自身中的惰性,逐漸改變不利于學生科學思維發展的教學行為,并在具體的教學中,鼓勵學生隨時質疑和提問,或者給學生科學設計問題和任務,引導學生的思維,最終實現核心素養下的物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立足于物理科學探究難點,發展自身相關的教學能力.新課程標準下,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提升自身指導學生探究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科學設計探究問題,引領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完成自身知識探究能力的培養.
4.立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發展相應的教學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基于這一點,教師必須要培養自身相應的教學能力.一方面,教師應該具備了解學生學情的能力,能夠通過訪談、調查等,掌握學生的物理學習現狀,并據此進行物理教學設計;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教學中,還必須要重視教學反饋,明白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等,最終制定出更加適合的物理教學目標,使得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最后,教師還要明確學生學習中的情感需求,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彼此信任的師生關系等,使得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高中物理學習.
綜上所述,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物理教師必須要明確自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重塑學習觀、以研究的態度對待教育工作、結合學生關鍵能力和學生個性需求等,發展自身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最終使得教師能夠更好地滿足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