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明
(江蘇省灌云實驗中學 222200)
內涵課堂,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而不是一潭死水.因此,在每節課之前,我讓各組在黑板上寫上一個上一節課學的知識點的數學題.(剛開始由各組的組長出題,后來組員也爭著出)首先,各組要把自己組的題做對,然后再完成老師指派的另一組的題.(也可以自選)那么在出題之前,學生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既要找符合條件的試題,還要保證試題的質量,同時還要教會本組的成績較差的學生,這就使得課堂從時間、空間上得到擴展和延伸,比單純做作業學生要感興趣.通常規定5分鐘的時間.在這5分鐘中,充分發揮了內涵課堂的優勢,成績好的同學在盡力地幫成績差的同學,真正做到“兵帶兵,兵教兵”.但有時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看起來熱熱鬧鬧,卻沒有多大的實際效果,這樣難免課堂的低效運轉.而上臺展示、小組互評、有力地保障了良好效果.這5分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初中課堂也應該像小學課堂一樣“兩眼都發光”.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教學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學校安排了多少課程,更不在于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性之分,而在于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內涵課堂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拓展了廣闊的空間.
1.目標導航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
導學案中的目標導航凸顯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就明確了學習的方向,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而重點難點的確立,點明了本節內容的主與次,難與易,避免了漫無邊際的教與學,同時,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消除了恐懼感,激發了學習的欲望.
2.分層教學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喜悅
分層次教學的要求就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得自身的數學成績可以提升.首先將學生分層,教師需要詳細了解每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要,以便做好每位成員的設計,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制定出適合每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在安排小組的時候,盡可能在每個小組融入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互補余缺.其次,將教學目標分層,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之前,教師要通讀數學教材和數學課程標準,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并滿足相應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再將教學內容分層,教學內容的分層要堅持“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的原則,一方面可以圍繞某個知識點設計由淺入深的練習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另一方面可以圍繞某節或某章的知識設計幾組題,使數學知識由點到面,逐漸達到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最后在對學生的考核和測評上,教師也應該分層次進行.比如,每周的周練,每月的月考,教師可以把試卷分為A卷和B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A卷或是B卷;也可以在同一份試卷上同時呈現必做題和選做題,讓學生按照自身的學習情況答卷.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提供了自我發揮的機會.為了使學生對學習保持興趣,教師要增進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動,并注意不忽略任何一個層次的學生.
3.學案引領讓學生有了自主的空間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解例題,板書習題和讓學生到黑板板演占用了很多時間,使一堂數學課的容量受到了限制.而導學案為課堂釋放了大量的時間,為師生的活動留下了廣闊的空間.例題由學生自學、討論,典型的問題由教師點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加入到任何一組,也可以對差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或給學生答疑.所有的練習題都分批印在學案的不同環節里,解決了疑難之后,學生先自己做練習題,不會的在小組內自行消化,看哪個小組做得快,再進行成果展示.最精彩的是在成果展示環節,因為它關系小組的榮譽,所以組員踴躍表現,據理力爭,整個課堂充滿了挑戰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悅.
4.鞏固練習讓學生及時反饋提高
在離下課8-10分鐘,按照難易有梯度地選擇幾道題,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由學生獨立完成,最后用多媒體展示答案,組員互評和教師巡批結合,組長統計成績.這種形式增強了反饋的真實性、普遍性,縮短了反饋的周期,便于教師快速地了解教學效果,也便于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以便課后查漏補缺.
為了更有利于地做好培優工作,教師應該掌握每個“特優生”的個性,根據各種現象因勢利導,告訴他們如何對待學習、生活應該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要謙虛謹慎,不能粗心大意,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要害怕,這樣既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又了解了優生的個性特點和教育了優生,可謂“一箭雙雕”,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培養“特優生”,達到理想的效果.
“特優生”無疑是班上的學習骨干,也是教師的得力助手,那就要好好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如我在班級采取“一幫一”活動,抓典型帶一般幫教“雙差生”,讓一個“特優生”幫助一個“后進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堅持,班上有好幾個“后進生”,已經是中等生了.在班里我非常重視“特優生”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大膽地抓好班上的一切事情,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到最好,他們相當于教師的左右手,在學習上,紀律上他們都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很有威信.我利用他們這樣優異的成績、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紀律去幫帶“后進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總之,我覺得內涵課堂是適合現代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它需要耗費老師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但它能激發學生的一些熱情,喚醒懶惰、缺乏自信與目標的學生,讓學生找到事情、有事情可做.我會一直堅持這樣做下去,爭取班級孩子盡可能發揮他們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