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人民路小學 224100)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發展更加完善化、高效化,我國也由傳統教育轉變成為素質教育,學生自覺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之中,有利于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在實際的小學數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十分的復雜抽象,不符合學生直觀認知的特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的基本現狀,通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創新小學數學課堂形式,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深化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滿足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要求.故此,本文主要就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以下幾點分析.
小學生年紀較小,心智發育并不十分成熟,針對有趣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落實讓學引思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立足于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接受能力等,利用趣味性較強的教學形式,增強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提高教學活力,激活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魅力,提升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效率,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加趣味化、高效化.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關于認識時間等方面的知識內容時,為了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效率的提升,營造趣味性課堂氛圍,激活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時間,掌握時、分、秒的換算關系式,教師可以在教學前,為學生提出謎語問題,以此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如“兄弟二人同走路,擺一擺來走一走,常年勞累不停歇,走來走去未出門.”學生通過有趣的謎語問答,使注意力集中于數學課堂之上,提高課堂教學活力,使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數學學習當中,進一步提升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實現教師的數學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加深學生對時、分、秒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在讓學引思理念導向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深刻地意識到由于學生學習背景、成長方式、接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等多方面存在不同性,正因如此應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尊重.在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數學問題的合理設計,彰顯數學問題的層次性,并發揮教師的教學導向作用,讓學生紛紛 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效率.大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都會面臨許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也使部分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的打擊.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基于現狀問題,在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立足于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學習需求、認知水平等,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完成學生的數學學習目標.針對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講,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此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規律,完善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針對數學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來講,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以此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解題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推理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討論學習、探究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效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講解觀察物體相關知識點時,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式學習能力與觀察能力,增進師生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教學法,講授學生觀察物體的正確方法,發揮教師的引導促進作用.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通過教師講授物體的正面、右面以及上面等知識點,強化學生對物體形狀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針對數學基礎扎實的學生而言,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思維,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主觀印象,加強學生對物體各個面的認知與運用.通過此種教學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水平的提升,強化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方式,達成預期教學目標.
由于學生的性格特點、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性,使學生對于事物的看法都有著自己的見解.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學生,學生會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積極的一面;而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學生在課堂上勢必不會表現得十分活潑.小學數學教師要讀懂學生的學習心理,懂得學生的心理訴求,其實大多數學生的都十分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因此教師可以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利用護理師教學法,促進學生展開參與式學習,對學生多一些表揚與贊揚,少一些批評與指責,師生情感勢必會更加融洽,有助于和諧、溫馨數學課堂氛圍的構建.讓學生獲得教師的肯定與贊賞,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為學生自覺參與式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力量,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應用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百以內的加減法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教師合理利用鼓勵式教學法,為學生設計口算游戲,借助口算題卡,讓每一位學生輪流回答教師口算題卡上計算習題,以此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如若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可以說“計算得十分準確,要再接再厲呀”等語言,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獲得教師的贊賞與鼓勵;當學生回答出錯時,教師可以說“別灰心,我們相信你會回答對的!再試一試”等鼓勵式語言,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水平,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將構建參與式學習課堂,進而優化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