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璐璐
摘 要:當文物進入公眾的視野,帶給社會更多效益的同時,也加快了經濟的增長,在發展的過程中,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文章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并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主導,完善文物保護的思想,科學利用旅游產業,加大宣傳力度,實現文物保護以及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保護文物;合理開發;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產業所帶來的效益愈加明顯,文物進入公眾視野,在產生文化效應的過程中,同時也出現了文物保護的難題。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成為文化旅游產業開發過程中非常熱點的話題,并且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1 實現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的一致性
1.1 文物使旅游產業內容更豐富
旅游產業通常以參觀、游覽、學習為主要內容,旅游景點分為人文景點和自然風景區。文化是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蘊涵著豐富的科技、文化、習俗等相關內容。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將參觀文物融入其中,使旅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展現出了我國雄厚的文化藝術力量。
1.2 利用文物價值進行旅游開發
由于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因此旅游者的參觀喜好也天差地別,自然風貌可以讓人心曠神怡,而文物可以帶給人更多的思考。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人文景點的開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彰顯我國文化魅力,也能夠讓年輕一輩更多地了解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一般情況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會將珍貴的圖像、實物等內容配以文字展示出來,每件文物都可以很好地展現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
1.3 旅游產業為文物保護帶來更多保障
文物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是先祖的智慧結晶,具有非常大的保存價值。通常情況下文物保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旅游產業融入文物的開發與展覽,不僅能讓游客更多地接觸豐富的歷史知識,還能感受人文的熏陶。例如,咸陽市擁有800余座古墓,其中帝王陵墓27座,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近幾年來旅游產業不斷發展,旅游人數不斷增長,逐漸拉動了咸陽市的經濟增長。文物資源開發對本地區經濟的影響深遠,也為文物保護提供了經濟基礎。
1.4 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二者相互促進
在旅游開發中人文景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不斷地滿足我們對于歷史的好奇。在實際生活中歷史文物的展示所帶給我們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一大支柱產業。因此,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二者之間相輔相成。
2 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所存在的矛盾
2.1 不合理的開發影響文物保護工作
文物是珍貴的,是不可再生的,一旦被破壞,就難以復原。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部分地區為了能夠增加財政收入,利用本地的文物資源帶動旅游產業的開發。在開發過程中,存在不科學性,即過分重視經濟效益,導致文物及其周邊環境被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2 旅游開發帶來環境壓力
在旅游產業開發的過程中,環境污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它不僅會破壞自然景觀,同時也會影響文物古跡。一般情況下,歷史文物都需要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才可以更好地保存,廢水、廢氣、化學制品等都會破壞文物,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3 游客對文物的破壞
雖然當前整體的國民素質有所提高,但有時也存在一些低素質現象。部分游客缺乏文物保護意識,隨意破壞文物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文明旅游也成為當前旅游行業的共同呼聲。
3 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0世紀末期我國制訂了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發展戰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能過于盲目,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前的發展狀況,并且要預估未來可能的發展危機。國家一再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需相互協調,一味追求利益的發展是病態的,所造成的損失是金錢所不能彌補的。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要,需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思想。
3.1 完善文物保護相關制度
通常各項制度是由國家與政府部門制訂,而旅游產業的開發有私企參與,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溝通不及時、追求經濟效益等現象,導致文物保護體制存在缺陷。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旅游開發部門應意識到保護歷史文化的重要性,在不斷完善體制的過程中,規范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減少在旅游過程中所出現的文物損壞現象。首先,逐步完善文物保護法律體系;其次,加強對文物保護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組建文物保護執法隊伍;最后,健全文物行政執法機構,就當前文物行政執法所存在的缺陷,借助國家和地區的力量加快體制改革,組建專業的文物行政執法隊伍和監督機構。
3.2 科學實施旅游資源開發
對絕大部分的游客來說,他們參觀文物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讓身心得到放松,體會文化帶給自己的樂趣。因此,游客對于旅游文化的主要關注點在于文物所帶給自己的精神愉悅。在旅游開發過程中,開發者可以根據游客的心理特征,結合旅游者的實際需求開發文物旅游資源。例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就采用了“互聯網+”數字化陳列展覽,整個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計劃系統采用數字日歷的形式,增添了附件和預約時間等設施,可指定參與人員,參與者可以登錄查看相關計劃和具體內容;山西博物院通過虛擬展廳、全景漫游、VR技術等,讓游客 “走進”墓道親身體驗,為文物旅游資源的開發增添樂趣。
3.3 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通常情況下以文物為載體的文化旅游常以導游的講解和文物的解釋為旅游的亮點部分,但有時二者不能兼顧。通常文物的歷史知識太過龐雜,并且比較深奧,講解人員很難深入理解并很好地傳遞給游客。在旅游講解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能作為輔助,許多從事文物保護及旅游開發的人員并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因此,旅游產業服務質量和文化效益要有所改觀,需要有效提升講解人員的綜合能力。文物講解人員可以在文物講解的過程中將文物的歷史背景傳遞給游客,讓游客在欣賞文物的過程中,對歷史有自己的認知,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要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綜合能力的講解人員,博物館應加大此方面的投入,為文物旅游資源開發提供有效的保障。
3.4 創新研發旅游商品
通常歷史文物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精神層面的認知,在觀賞過程中歷史文物會帶給游客非常深刻的印象,為了能夠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應以文物為創新原型,進行旅游產品開發。游客觀賞文物后,可以選擇心儀的文物旅游紀念品。旅游文化商品的創新研發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文物的特點、文物的歷史背景、文化特色等進行創新設計,并且能夠體現出本地區文物的內涵,讓旅游商品擁有新的生命。在創新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工藝品的性能、工藝、色彩所傳達出來的藝術魅力,將本地區的文化特色、民族風格等融入其中。讓游客離開旅游地之后,仍然能夠感受到本地區歷史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如陜西臨潼兵馬俑景區,以兵馬俑為原型設計各類“兵馬俑”形象制作手辦,游客在觀賞之后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形象作為紀念。在文化產品開發過程中結合信息技術實現文物故事背景等數字化,游客將工藝品帶回家之后,還能進一步地了解歷史文化故事,給游客更好的旅游體驗。
3.5 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力度
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一些文物逐漸開發出來,并展現給世人,這是我國歷史文化魅力的一種體現,當然在欣賞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倍愛惜。文物是我國人民共有的財產,需要共同守護。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和條例我們應共同遵守,相關部門需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游客對文物保護的整體意識,對損害文物者應予以處罰。
4 結語
總之,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具有統一性也存在矛盾性,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統一性。需要從法律、意識和體制等方面加強對文物的保護,提升旅游開發的力度,實現文物保護和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慧.探究我國文物保護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J].管理觀察,2012(23):142.
[2]孔凡運,張洪艷.淺析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發展[J].科學中國人,2017(20):203.
[3]丁向英.淺談文物資源保護與旅游產業開發[J].群文天地,2010(1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