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梅
【內容摘要】美術課程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門面向非藝術類考生的課程,通過滲透教學法的應用,提高課程的應用率,幫助學生在改變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滲透教學法 ?高中美術課程 ?應用
一、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分析
1.高考壓力
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學習壓力確實很緊張,高考的壓力使學生的學習生活緊湊而緊張。由于高中美術課不是一門考試科目,也沒有被納入高考,普通學生普遍缺乏對美術課的重視,教育專業的學生除外。不僅是學生不重視,老師和家長不重視,而且使高中美術課程的開設更多的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不主動學習,對視覺藝術領域的素質進行專業化和學科化的研究。從美術課的角度看,大多數高中都是每周開設一次高一、高二的美術課,高三則不開設美術課。甚至大多數學校已經停止提供公共藝術課程兩年。除了為藝術專業人士開設獨立的藝術課程外,大多數學生在高中階段幾乎沒有時間接觸到高中的藝術課程。
2.“形同虛設”的藝術課堂
高中美術課程大多忽視美術基礎知識的教學。許多學生把美術課當作放松的時間,使中學美術教學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大多數高中美術課缺乏系統的藝術基礎教育,學生的藝術能力普遍較低,無法達到藝術學科字母化培養的標準。
3.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實踐技能
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除了藝術類學生外,普遍忽視了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美術作業在高中學習中很少見,很難有機會去實踐。缺乏學習實踐被稱為“椅子”,高中美術學習就是這樣,把學生的精力放在評價題目上,對藝術的學習和實踐很少,除了藝術的非學校教育,大多數學生更無法接觸到藝術知識的學習和實踐。
二、滲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課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高中美術的地位較低
相比高中數學、語文、英語,高中美術在高考中并不占有一定的分值,這就使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擁有敷衍的態度,他們認為學校開展美術教學是多余的,對學生取得優秀的高考成績沒有任何作用,學生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會幫助學生建立另一種思維,這種思維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擁有更加廣闊的思路,還能夠讓學生在面對學習壓力、生活焦慮的時候,通過學習美術緩解壓力,減輕焦慮,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效率。
2.軟硬件設施配備不夠齊全
由于高中教育的領導和老師對高中美術教學并不重視,所以他們為美術教學配備的資源也不夠豐厚,一般情況下,高中美術教學的老師的綜合素質都比較低,學校對于高中美術老師的要求也比較低,要求高中美術老師能夠將常規的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維護好課堂教學秩序,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得不到科學、合理的指導,從而大大地降低了高中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同時由于學校領導對高中美術教學的不夠重視,高中美術教學硬件資源也不夠充足,這就使學生在匱乏的美術教學資源下無法開展正常的美術學習。
3.教師自身定位不準
由于高中教育對美術的不夠重視,很多美術老師無法正確地定位自己在美術教學中的角色,他們認為自己只要簡簡單單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中遵守正常的課堂秩序就可以,高中美術老師并沒有意識到高中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從而使自己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態,高中美術老師應該是帶領學生學會欣賞藝術作品,掌握創造藝術作品,從而讓學生的藝術情操得到培養,審美情趣得到提高,很多高中美術老師并不會認識到自身的教學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學習和成長。
三、滲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課程的應用措施
1.加強美術教學的師資力量
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的師資能力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加強,進而能夠提升信息化美術課堂的教育效果。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合理的融入信息技術的同時,需要不斷更新美術教師在信息條件下的美術教學理念,一定要本著堅定不移的信心,做好滲透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和實施,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推舊出新,實現美術教學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教學自主應用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師隨之也從教授者逐漸的演化為學生學習的規劃和設計者,同時,需要有效的提升教育者的文化素養。美術教學不單是集中體現了文化藝術的特征,同時,涉及了我國的人文和歷史以藝術乃至哲學等等諸多領域及學科。目前,我國在現代化美術教師方面的發展和水平看來,通常是過于重視美術專業,卻忽視了文化藝術方面相應的提高,尤其是知識結構相對來說較為單一,太過于缺乏駕馭綜合性教學課程的能力。于此之外,文化藝術素養同樣是現代美術教師需要具備和完善的重要素質,首先,作為現代美術教師,有責任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自身一項基礎素養。教師通過充分的靈活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在課堂中應用授課,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設計以及自主應用專業知識能力。所以,各級教育機構應該加強美術教師信息方面的素養,針對性地進行各項有利的培訓,進而有效提升美術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及和素養。
2.強調學生為教學主體
在采取滲透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更要加倍注意學習的主動權要歸還于學生,需要強調學生才是教學和自主學習的主體,此外需要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而促使學生能夠靈活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構建信息技目的?,F代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應用背景下,其教學環境的物質基礎就是以數字化為主,其主要包含了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基礎設施以及網絡資源等等,搞好信息化軟硬件設施,實現人機交互,進而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數字化教學效果。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軟硬件設施對于課堂教學學生教授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門和高中學校應該重視信息技術相應的設置,有效地增強投入信心技術基礎化設施,逐步建立完善健全的高中美術教學環境。
3.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方式相對簡單,尤其是對于聽課的教師來說,借助PPT等輔助工具進行教學。為了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思維和觀念,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如何真正參與高中美術的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滲透教學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采取滲透式教學法的過程中,高中美術課也可以以微課的形式,用視頻分享,引出高中類的知識,最后通過課余實踐作業的形式鞏固。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容易地獲得高中美術知識,提高美術創作的效率。還可以改變主體的思維方式,使學生自己以“故事會”或“演講”的形式教學,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也能更加自豪地去創造。通過課前作業,學生可以在線學習美術史,也可以在課后自己創造。學生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知識,表達形式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PPT、視頻、演講等形式均可采用,當學生準備好了,讓學生輪流留在課堂上,最好選出一些優秀的作品并給予相應的獎勵。
結束語
綜上所述,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高中美術教師擔負著培養國家、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與時俱進,善于思考,勇于擔當,努力追求健康、科學、文明的個性,培養有自主力、有感情、有強健的體魄的學生。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有理由相信,滲透教學法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應用與改革必將迎來嶄新的篇章,取得驕人成果。
【參考文獻】
[1] 季小潔. 論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美術鑒賞的課堂有效性[J]. 新課程導學,2020(25):38-40.
[2] 周潞潞. 淺談主題式教學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實施策略——以“多彩貴州,文化千島”主題美術創作為例[J]. 新課程導學,2020(25):17-20.
[3] 蒲愷. 關于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教學的探索[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4):422-423.
[4] 彭莎. 寓德于教立心立行——淺談高中美術課程中德育的滲透教學[J]. 考試周刊,2020(3):154-155.
[5] 王斌. 淺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 新課程·下旬,2019(11):70.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