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瑤 徐 磊
(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高職英語聽力作為公共基礎課,應當將思政元素融入英語聽力教學作為重要的改革舉措。
近十年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英語作為國家間交流的語言工具之一,很多高職院校都很重視英語課程。但所有的英語教材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文化、價值觀的沖擊,如果學生自己沒有牢固的、正確的價值觀,很容易被其影響。以前的高職英語教學把重點放在語言訓練上,而忽略學生面臨這些文化沖擊所采取的解決策略。在互聯網+時代學生在課余也會在各種網站、手機App當中獲得各種信息,加上高職學生本身辨識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西方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影響。高職英語課程中應該挖掘一些思政元素,幫助學生在面臨這些文化沖擊和思想滲透時,能夠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
高職英語聽力作為專業基礎課周課時不低于2課時,在聽力教材中不可避免地接觸到西方的各類文化,學生如果初接觸會覺得很新鮮,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只講解西方文化,一些判斷力比較弱的學生也會被一些西方思想所腐蝕,目前絕大部分高職英語聽力教材的教材內容更加偏向于語用功能,缺乏育人功能。長此以往,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的教學深度達不到要求,如果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當中,可以補足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的育人功能。
最近幾年,高職教育大都進行教育體制改革,更新辦學理念,緊跟市場更新專業設置。為保證高職學生的就業率,在專業設置上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而有時忽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加之許多高職學上習慣被動學習,缺乏能動性和創造力,辨識能力差。
高職英語聽力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接觸到一些西方的習俗、思潮、文化等,為了提高學生的辨識能力,在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會幫助學生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做到了全面育人。
高職英語聽力課程目標當中就提到要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文化講解,在講解文化的同時,融入課程思政,既可以幫助學生在面臨學習材料或者網絡瀏覽帶來的一些文化沖突時,做到從容面對,也可以提高學生在面對文化沖突時的辨識能力。以往,高職學生在思政課程上的參與度和興趣都不高,通過各個課程協力幫助培養他們正確的三觀和職業道德,會提高他們在思政課程上的課堂效率和效果,實現高職教育各個學科與思政教育共贏。
通過以上對于高職英語聽力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同時順應大思政背景下的時代發展,“課程思政”已經成為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教學環節。
教師是組織各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監督者,首先需要轉變觀念。雖然有些高職學生課程參與度低,作為教師應該嘗試新的教育理念,盡力保障每一位學生不掉隊。同時高職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比如每周召開的教研會議中都可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了解時事,國家政策等等,可以有效幫助教師準確挖掘出思政元素。另外教師需要組成教學團隊,畢竟一個人孤軍奮戰,不一定保證挖掘的思政點準確、恰當及實用,如果組成團隊集思廣益,為了達成共同育人目標,根據課程大綱以及教學材料,商定“課程思政”實施方案,適時修訂教學大綱,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及時準確挖掘出課程思政點,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利用這些思政元素,全面提升育人能力,提升高職教師本身思想政治素養及職業道德素質。另外團隊成員可以將教學成果申報相關課題、發表學術論文等,實現育人與科研雙贏。
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高職英語聽力教師應當恰當選取思政元素,一定可以達到觸動學生,讓他們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種西方思潮帶來的沖擊,能夠辨識一些利與弊。為了能夠準確把握教學當中的思政元素,教師首先應當熟悉教學大綱、課程目標以及教學內容設置。從每個單元、每個知識點或者拓展點當中有效挖掘出思政元素,而不是為了課程思政而課程思政。
《大學英語聽力4》第四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為例,第3單元單元主題為名人,該單元中講述了多位外國名人,作為課程拓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中國名人知多少”的課堂討論活動,鼓勵學生以我國的名人為榜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為祖國的迅猛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第7單元講到節約用紙的問題,文章提到節約用紙就可以保護森林,保護環境。教師可以展開課堂討論或者頭腦風暴,如何來更好地節約用紙。另外課余可以為學生提供酸雨、森林砍伐等拓展視頻,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保護環境刻不容緩,人人有責。
脫離開教材,教師可以從各大學習網站、學習App當中為學生推薦一些含有思政元素地音頻、視頻,課余進行有效拓展,比如“學習強國”、“燈塔閱讀”、China Daily等,其中“學習強國”當中還有專門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版塊,此外中國網每周四更新的“中國3分鐘”,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這樣既提高了他們學習能動性又樹立了民族文化自信。
總之,高職英語聽力需要進行“課程思政”,“課程思政”也需要各個學科的協力同行,但在進行思政環節時,切忌生搬硬套,應該做到潤物細無聲,增強說服力。高職英語聽力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當中,定會實現高職英語聽力與思政教育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