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琴 孫莉
(甘肅省膜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1997年,創新券首先出現在荷蘭,因其實施效果顯著而在歐洲各國紛紛效仿推出。它的支持內容由最初的補貼采購技術服務擴展到生產、人力資源等領域。2012年進入中國,江蘇宿遷市成為國內第一個推出科技創新券的城市,隨后浙江、北京、上海等各省市相繼出臺了創新券政策。
2016年7月,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9號)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優化全省經濟發展環境,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甘肅省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結合省內各地區實際情況,推出了《甘肅省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提出了發行專門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進行研發活動的科技創新券,至此,拉開了甘肅實施科技創新券的序幕。
創新券服務的實際運行過程中,涉及四大用戶主體:一是政府相關部門,職責是對創新券活動進行監督審查;二是創新券服務管理機構,主要進行創新券的發放與兌現等日常運營管理工作;三是科技服務提供機構即收券機構,是各類創新券業務的具體承辦者;四是創新券申請人,即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創新券申請人可以用創新券來抵扣支付給創新券接收機構的各類服務費。
甘肅省財政廳負責年度創新券資金經費預算審定,保障創新券的有效實施,對創新券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等。甘肅省科技廳負責創新券工作的組織領導、政策制定、監督審批等重大事宜。
創新券服務管理機構為省內第三方科技服務機構,2016年9月,甘肅省科技廳委托蘭州科技大市場和甘肅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共同開展創新券的管理服務工作。蘭州科技大市場主要負責科技服務機構的遴選、科技創新券發放和使用過程的監管等工作,并對科技服務機構進行考核和評價。自成立以來,科技創新券作為政府的一種新的資源配置方式,充分發揮它的資源配置作用,引導中小微企業主動尋求與大學、科研等服務機構的合作,通過蘭州科技大市場與科聚網網絡平臺支付科技創新券,購買各類科技服務。據統計:2016年,科技大市場為312家企業發放創新券,共計1548萬元,檢測項目8463 ;2017年為1472家企業發放創新券,共計7588萬元,檢測項目8.86萬次。
創新券申請人為在甘肅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小微企業或創新創業團隊。主要支持創新資源匱乏、創新能力弱、經濟實力差的初創企業或團隊。申請使用創新券的中小微企業應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無不良誠信記錄;與開展合作的創新券接收機構無任何隸屬、共建、產權紐帶等關聯關系。申請使用創新券的創新創業團隊須入駐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或眾創空間。
科技服務提供機構必須是在甘肅省內依法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同時必須具有開展科技服務的基本資質、基礎硬件條件、管理制度和專業技術人員。其中檢驗檢測機構必須具備CMA或CNAS資質,能夠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委托開發收券機構要求為企業提供研究開發、科技咨詢服務;專利申請代理服務收券機構要求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且已通過甘肅省知識產權局報備,具有專利代理機構注冊證。
自2016年成立以來,蘭州科技大市場嚴格按規定遴選創新券接收機構,截止2019年底共審批154家創新券接收機構,其中2016年遴選73家;2017年遴選15家;這些服務機構包括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具有開展檢驗檢測服務的相應資質,2018年遴選66家,服務范圍新增加了專利申請代理和委托開發業務,其中專利申請代理9家、委托開發業務16家,服務內容涉及輕工食品、生物醫藥、新能源等12大類600余項。
甘肅省科技創新券采用事前申請、事后補助的方式。形成“服務預約、服務受理、科技創新券支付、線下服務、服務評價”五位一體全流程服務鏈條,有效地盤活科技資源、實現科技供需的有效對接。
甘肅省科技創新券采用電子券形式,每個企業或創業團隊每年度最高可申請20萬元的科技創新券額度,分4次申請,申請項目為檢驗檢測、委托開發、專利申請、技術轉移(暫沒有開展),每次最高5萬元,創新券的使用有效期為一年,逾期自動作廢,不得相互轉讓。
有需求的中小微企業按指南要求,通過甘肅省科技創新券管理系統在線申領,依照要求提交相應的申請材料,主要包括企業簡介、申領金額與類型、項目計劃書等材料。蘭州科技大市場受理申請,組織專家對申請材料進行評審,提出創新券發放建議。審核發放后,經甘肅省科學技術廳審議,確定發放對象及金額,經公示無異議后,蘭州科技大市場發放創新券。
已持創新券的企業與創新券接收機構簽訂技術合同后,通過蘭州科技大市場或科聚網預約服務,服務機構接收后開始進行服務。服務結束后,企業在網上支付創新券,同時線下支付一定配額的現金完成服務。創新券接收機構按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將接收到的創新券電子幣集中到蘭州科技大市場進行兌換。兌換時提供包括服務合同復印件、網上服務記錄清單、財務憑證、創新券項目計劃書等相關材料。蘭州科技大市場經審核后報請甘肅省科學技術廳進行復審,復審通過進行公示,向創新券接收機構兌現補助額并進行一定比例的獎勵。從2018年開始,甘肅省科技廳提高了科技創新券的兌現頻次,由之前的每年1-2次兌現受理調整為每季度進行一次兌現受理,減輕了中小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
據統計,截止2019年底,省科技廳共兌現創新券10次,兌現金共計5948.98萬元,獎勵金額594.89萬元,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技創新券為中小企業服務,流程簡便,快捷。首先,科技創新券易申請,它的貼補對象是中小微企業,凡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即可獲得,沒有競爭性的評審環節,門檻低,申請材料簡單。其次,申請流程短、速度快。蘭州科技大市場隨時受理中小微企業提交的創新券申報書,審核通過后報請甘肅省科技廳復核,批準后進行公示發放,周期很短.第三,科技創新券兌現過程也同樣快捷,一般一個月內科完成資料申報、專家評審、甘肅省科技廳網上公示環節后給各服務機構發放資金。
第一,以需求為導向,創新了財政資金對科技的投入使用方式,發揮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企業拿到創新券后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自主選擇服務機構和使用方向,無須在申請時即確定如何使用、在什么方向使用,同時企業對服務機構的選擇,也完全取決于市場的競爭。
第二,引導企業改變創新模式,推進了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促進了科技創新供需有效對接。蘭州科技大市場和科聚網在企業創新之初就引導企業可以利用已有的外部資源開展創新活動,依托科研店鋪的服務產品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網絡化科研服務,列出優質服務機構和服務項目供企業選擇,有效地引導大學、科研院所與中小企業對接。
第三,科技創新券為中小企業服務后補助,可以降低研發風險。只要企業有研發條件和行為,不需準備具體詳細的研發環節,就可以申請創新券獲得資金支持。發放快,手續便捷靈活,對研發成績沒有硬性要求,重點是對研發過程給予補貼,無成果風險。它能讓企業有更自由的研發空間,降低了它們的研發危機,尤其是緩解了中小企業檢測及研發壓力。
甘肅省科技創新券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支持項目和服務機構覆蓋面不足、創新券兌現率較低、創新券的推廣力度不大等問題。
存在創新券支持內容未覆蓋企業創新創業全過程、許多企業需要的服務內容尚未完全納入。目前甘肅創新券服務內容是檢驗檢測、委托開發、專利申請代理這三種(技術轉移還沒有開展),而對于如技術培訓、管理咨詢、科技中介及其它許多中小企業所需的科技創新類項目還沒有納入。在服務資源和企業需求對接方面還存在偏差等問題,科技服務機構難以及時捕捉到科技服務需求信息,使得科技服務資源閑置,難以有效利用。
據統計,2016年科技大市場為312家企業發放創新券,共計1548萬元,而2016年兌現創新券470.12萬元,兌現率30.36%;2017年為1472家企業發放創新券,共計7588萬元,同年兌現1533.01萬元,兌現率20.2%。由此可見,科技創新券的兌換率較低,對中小企業的引領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雖然已經發放了大量創新券,但是相對于數量巨大的科技創新企業,獲得扶持的企業數量比例仍然非常之小。相當數量的中小微企業對創新券政策的概念、申請流程、使用方法支持范圍等相關信息了解很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比較單一,導致申請創新券的積極性不高,實際使用創新券支付的比例偏低。
通過數據可知甘肅省科技創新券實施三年來已經有了一定成效,對中小企業有一定的激勵作用。要繼續進行政策宣講和科技創新券系統企業用戶操作務實培訓,同時應利用多方途徑如報紙、網絡、微信等媒介,加大科技創新券政策的宣傳,提高政策的普及度,積極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
目前甘肅創新券的使用范圍限定于傳統科技服務領域,可逐步擴展至支持企業科學技術普及、管理咨詢、技術培訓、工業設計服務等項目,支持產業技術研發平臺、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和企業孵化器等公益性研究機構,創建科技創新券實施效果共享平臺,實時了解科技創新券的績效評價和考核評估,提高創新資金的使用效率。
蘭州科技大市場等相關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嚴格監管科技創新券的審批和兌現,定期進行專項抽查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之間的科技服務是否真實有效、是否符合申請創新券補貼的要求,確保創新券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并且應公開科技創新券的信息,讓全社會監督科技創新券的實施,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對創新券運行過程中的非誠信行為進行實時監督,督促企業誠信自律,提高創新券運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