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就目前而言,從世界范圍上看,世界各國均在強調基于核心素養培育學生學力,當然這也給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指引了方向,更讓教師擁有了明確的教學突破口,幫助學生成長為優秀人才。我國在教育改革當中提出的明確要求是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將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作為最終目標。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要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指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培育良好語感,促使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提高語文學力。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在核心素養指導之下積極研究如何構建學力課堂,加大教學改革力度,促進語文教育升華,培養學生完善化的學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學力課堂構建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當然也給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帶來了諸多挑戰。貫徹核心素養教育,關注學生學力培養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以及重點內容,也是教師在設計和選擇教學方案時的根本依據。教師需要樹立自覺意識,用科學化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活動,將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作為出發點,將語文教學和立德樹人工作進行密切整合,把培養學生語文學力作為重點,基于學生的差異化特征與要求選用多元化教育模式,助推學生學力的形成,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高。
1.科學設置問題,激發語文學力
問題是組織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不可忽視的助推力量,學生在學問休息過程當中,必須做到不懂就問,這是激發學生語文學力的基礎所在,也是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程當中的必經之路。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和激勵學生自主提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懷有疑問,這樣才可以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得到長久保持。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學力方面獲得進步,還能夠具備更加完善的思維力,并為創新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推動學生個性化成長。語文課堂教學形式要力求靈活和豐富,鼓勵學生提問的同時還要激勵學生,就問題提出個人的獨特見解。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的原因是什么?原文想要表達作者對濟南冬天怎樣的情感?由于這些問題是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提出的問題,所以會在疑問和好奇心的帶領之下,深層次的探究文本材料,最終讓學生認識到這一切都源自于作者對濟南的喜愛與贊美,當然從中也滲透了作者的愛國情感。
2.指導自主探究,培育語文學力
核心素養教育是教學改革的主旋律,給各個學科的教學指引了明確方向,強調核心素養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的核心品質與能力。在有了明確的課堂建設目標之后,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就要積極順應教育改革趨勢,在引導學生善于提問,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激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的語文里在這一過程當中得到培養。為了保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效果,促使學生始終保持強烈熱情,教師必須扮演好引導者角色,指導學生層層深入,逐層挖掘文章內涵,引發學生深刻思考,讓學生的語文學力以及核心素養完善共同推進。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環節,教師需要觀察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并抓住恰當時機給予指導和方法上的幫助,發揮教師在推動學生學力發展方面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醉翁亭記》時,教師可先要求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搜索有關資料,然后將查詢獲取的材料用QQ或微信等進行發布。接下來教師可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加強對狼牙山的了解,品味文本滲透的語言美,最后再要求學生感悟全文的創作手法和作者表達的情感。整個學習過程極大程度上考驗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技能的發展,這些都是學生語文學力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要素。
3.重視深度研學,提升語文學力
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學力課堂構建必須將深度研學作為重要突破口,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內涵豐富和內容深刻的深度研學活動當中,帶領學生共同挖掘文本材料的精妙之處,品味文本飽含的情感與體現的主題。在整個深度研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和學生以及生生之間能夠形成密切而又深入的互動,展開深層面的溝通,當然教師還會語文本進行對話,深入文本作者的內心深處,引發精神共鳴。讓學生在研學活動當中就能夠生活精神領域的感悟,也會促使學生生成主動表達個人觀點與看法的欲望。可以說語文的深度研學活動,會大幅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解讀能力,從而共同助推學生語文學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春望》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古時長安的景象,指導學生想象盛唐國都的繁華,然后和則筆下山河破碎的情景進行對比分析,感受詩人眼淚會是多么悲傷。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鼓勵學生在研學當中進行對比分析,讓患者感知人悲喜情懷當中傳達的情感,順利將語文教學推向深度,研學的更高層次,促進學生學力和核心素養的升華。
4.優化學習氛圍,發展語文學力
要真正意義上解放學生的學力,打造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學力教學課堂,教師必須在優化學習氛圍和打造教學環境方面加大力度,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的提高,為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和做好鋪墊。一方面在課程導入環節,教師就要把打造良好學習氛圍作為重點,利用巧妙的教學藝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學生提供一個思維發展和知識學習的良好氛圍,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提高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學《春》這篇朱自清的經典文章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為學生播放春日的美妙景象,讓學生在圖片和視頻的雙重刺激之下進入文本意境,在輕松的學習氛圍當中逐層剖析文章,為學生參與課堂提供動力。一方面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適時調動高潮,指導學生全身心參與,發掘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表現出的創造性思維,挖掘學生內在潛能,讓師生產生良好的互動共鳴。在指導當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和點撥,當然也需要把握一定的度,要適當留有懸念,避免直接說出,而影響學生自主思考。例如,在教學《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了解開展朗讀表演,啟迪學生思考文章主題是什么?說盲孩子是光明的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5.指導學習方法,增強語文學力
學生學力的強化和鞏固離不開正確的學習方法,因為學習方法是學生形成自學能力和高質量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基礎,而且只有當學生具備完善化的學習方法后,才可以增強信心,對語文學習活動保持持久熱情。教師要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工作,讓學生對語文學習過程進行恰當安排,主動規范自身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第一,勤做筆記。教師需要交給學生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不同符號進行勾畫圈點,養成良好思考習慣,提高思維深刻度以及調理性。第二,勤于朗讀文章,累積朗讀方法。朗讀是形成語感的重要途徑,也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正確朗讀的策略,讓學生在朗讀當中讀出韻律和內在情感,感知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第三,培養學生自我反饋和反思的習慣。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也讓學生彼此間互相點評,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這將為學生語文學力的持續性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學力課堂構建不僅能夠促進語文教育模式的改革,喚起學生語文參與熱情和積極性,還能助推學生創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素質的發展。除此以外,高質量的語文教學課堂還可以促進學生完善人格與品質的培育,引領學生秉持正確價值觀,為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初中語文教師要明確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把握培養學生學力這一重點,通過創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打造高質量的語文學力課堂。
【參考文獻】
[1]田凱.基于中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
[2]張志宏.淺談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J].文學教育(上),2019(06)
(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初中部,江蘇 南通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