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鼎
摘要 通過將知識產權變成證券化可交易的有價證券,進而實現知識產權的資本化。在美國,已經形成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法律制度。美國也是最早推行知識產權的證券化,這都是源于美國發達的金融業和金融創新。在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當中,知識產權證券化證券操作模式日漸成熟,法律規范也日漸完善。人們對于知識產權價值認識深度增加,通過將企業的知識產權變成可流通的證券,將提高公司的融資能力,并吸引外部大量的投資者。
關鍵詞 資產證券化 知識產 權美國
中圖分類號:D9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032
美國在1997年,知識產權證券化逐步被美國的學術界重視,并開展了大范圍的研究活動。美國的法律界也加強了對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的研究分析,多數研究學者在法律制度方面開展研究,主要是研究知識產權在轉讓資產方面,以及研究知識產權在企業破產之后所形成的風險,并進行研究分析。多數研究學者的研究方向都在研究知識產權的保護的問題,我國在知識產權的證券研究方面才剛剛開始。國內的研究學者多數是研究證券化的基本原理,以及對證券化的過程進行深入研究。金融界的相關人員研究證券交易過程中如何去科學地評估知識產權的價值,并有部分學者研究了證券交易的結構。
知識產權的擁有者通過合理地評估知識產權的價值,以及預估產權未來可能形成的現金流。將產權所形成的基礎資產作為知識產權的評估價值,并應用適當的金融手段,將知識產權的風險和收益進行合理的分析,并實現收益和風險的分離。再通過SPV機構來發行知識產權有價證券,形成可流通有價證券,這就是知識產權證券化的過程。知識產權形成有價證券的過程有兩種方式,第1種是產權的擁有者將其作為基礎的無形資產,并開展證券化的操作;第2種,產權擁有者可以在使用協議中規定產權未來所形成的收益,作為基礎資產,來開展證券化操作。在實際的企業經營中,多數企業都是將知識產權未來的收益作為基礎資產,來發行有價證券。因而,未來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前景比較廣闊,上升空間也比較大。但是,在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來保證證券化工作的順利開展,降低知識產權在形成證券過程中盡量的降低風險,提高對知識產權擁有者的保護。
(一)將證券化資產打包
直接構建資金池將公司內部的知識產權進行合理的評估,聘請外部獨立的資產評估公司來評估知識產權的價值。通過適當的金融包裝,以將知識產權形成可流通的有價證券。公司需要確定內部的知識產權的實際價值,以選出優質的資產。如果公司選用內部核心產權來開展證券化,對企業經營發展就有重大影響,將知識產權進行金融包裝和資產證券化,就容易對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影響,容易被外界的競爭對手而收購。例如,通過將知識資產打包投放在資本市場,還需要分析資本市場對于公司知識產權價值的期望值,以此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市場價值。
(二)創建SPV
企業將知識產權形成一個資產包,然后再將資產包轉讓給SPV公司,這樣就可以實現SPV公司知識資產的破產、隔離。同時,也可以將知識產權的擁有者,從資產的運用操作方面來隔離,將資產獨立出來。如果知識產權的擁有者破產之后,已經發行了知識產權證券就不會被那破產程序影響,證券也不會納入到企業財產破產的過程中。
(三)增強信用等級
產權的擁有者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將有利于推動知識產權的證券化操作,公司還可以提升自身的信用額度,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多的資金支持。
(四)證券信用評級
投資者在開展投資過程中,通常會分析證券發行者的信用等級。因而,支持資產的擁有者在發行知識產權證券時,要首先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級。通過外界獨立的信用評級機構,對公司進行科學的評級,及時地向社會投資者公開公司的基本經營信息,以此增加投資者對公司以及對知識產權證券的了解。證券評級機構有深入地研究公司知識產權的價值,并對基礎資產的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五)發行證券
證券的發行人在發行知識產權證券時,要重點研究社會投資者的投資喜好、投資特點,以及根據投資者對于風險和收益的偏好,來著重地設計證券。針對不同的投資者,來發行不同的有價證券。當前在美國發行的知識產權證券有債券和一部分信托權證,在美國發行證券的機構主要為私募基金。知識產權的發行將大大地改善當前美國資本市場證券的種類。
(六)二級市場流通
在美國資本市場當中,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二級市場,知識產權證券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順暢的流動、退出。只有流動性較高的知識產權證券,才會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在美國證券市場中,二級流通市場相對發達,其中知識產權證券流通機制比較完善和成熟…。
(一)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繁榮
在2005年,美國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低潮,又實現了復蘇繁榮的轉折。在這一年,美國的證券化法律制度得到了完善和豐富,同時也在這一年,SPV專業投資公司被引入到社會的公眾面。前通過構建SPV,大幅度地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這一年當中,美國的證券化法律機制得到充分的完善,并實現了推動證券市場發展和繁榮。
(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
在2009年,國際的貨幣基金組織機構發布了一篇關于全球金融穩定性的報告,這篇報告主要闡述了未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方向,同時報告也表明未來全球的資產證券化,仍然是推動資產流動、降低資產經營風險的有力手段。在全球各國加強對資產交易的監管,并不斷地完善證券化法律制度,以此推動全球各國資產證券化的復蘇和發展。
(一)SPV破產的法律問題
在發行知識產權有價證券時,通過構建SPV機構,就可以將資產的擁有人與證券發行機構相隔離,進而降低發行成本。發行人破產會對證券發行產生的影響,同時SPV機構內部的,有價證券不會納入到企業破產的清算領域中。因此,提高了證券交易的安全性,但是在實際的證券交易過程中,也通過將資產有價證券與資產的擁有人相隔離,并能不能夠完善地降低知識產權發行中的法律問題。在美國證券法律當中,規定根據實際破產申請人不可以將有價證券納入到清算中。SPV分為自愿破產和非自愿破產,其中自愿破產是債務人主動提出破產申請,然而非資源破產是債權人提出公司的破產申請。
(二)破產放棄問題
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中,資產擁有者通過提出SPV破產,來實現有價證券的清算,因而在SPV機構內部,需要在其公司的章程中明確的規定出與各個證券投資者的約定。在申請破產之后,SPV公司要主動地提出破產申請,放棄部分權利。破產放棄是當今美國SPV機構實現自愿破產一種有效方式。在美國的各個證券投資機構中,破產申請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普及。然而破產放棄的法律問題仍然是美國研究學者所熱議的問題。其中,SPV機構擁有自由處置有價證券的權利,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破產放棄的權力。破產機構在處置有價證券時,損壞了社會投資者權益。因而,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SPV機構提出破產放棄沒有具體的法律依據。在處理實際的法律案件當中,法官也認為破產放棄存在一定的法律問題。
在美國的破產法當中,規定企業自愿的放棄破產,申請權利并不會得到法律的禁止,因而破產申請的放棄也是破產人的權利,企業提出破產放棄將促使債務人和債權人不必經過司法機構來解決公司的債務問題,這將大幅度的降低了這個問題的處理效率,也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助于公司的債務人走出經營困境,提高企業經營發展質量,在嚴格意義上,企業自愿提出破產,法律會允許不承認申請破產放棄,通過給予企業破產放棄的權利將有利于企業的新生。
(三)自愿凍結的放棄
在美國處理證券糾紛案件過程中,部分企業徹底的放棄破產權利,將大幅度的影響知識產權證券化的交易過程,影響證券交易的安全性。部分知識產權證券的持有人會實現凍結企業的資產,如果企業申請破產,則就會自動凍結公司內部的所有資產,并開始開展債務的清償、擔保執行等工作,這樣就進入了公司的破產清算程序。通過推動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將首先保證證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四)設置SPV業務范圍
在SPV的經營過程中,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規范SPV的業務經營范圍。隨著SPV經營規模的擴增,其負債也在逐步的擴大。當負債達到一定的比例時,公司就有可能產生破產的風險。因而,SPV就有可提出公司的破產申請。通過合理地規范SPV經營業務,是避免公司出現破產風險的一個重要舉措。在美國的證券交易操作中,信用評級機構提出有效的限制,SPV業務和負債結構將大幅度的降低,SPV的破產風險,同時也會促使SPV機構在破產過程中實現資產的隔離,有價證券的隔離。
在給SPV機構設立章程時,要規范SPV機構的業務經營領域,同時也需要限制公司的負債金規模。當SPV機構發行大量的知識產權證券時,這樣就容易產生債務償還風險的問題。當SPV機構不能夠切實地履行債務償時,債權人就有理由申請SPV機構的破產。在美國,通常情況下會將SPV的債務額度控制在正常的交易范圍之內。在開展證券交易過程,投資者簽訂投資協議時,要求證券發行機構償還知識產權證券的本金和收益。在SPV破產之后,首先就要保證知識產權證券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五)設立不具備破產的條件
在美國的破產法當中,規定SPV破產隔離,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非商業信托公司不適用于公司的破產條件,因而不能夠將非商業信托公司作為SPV。破產法也規定,商業信托公司可以納入到破產的相關條款當中。
(六)知識產權轉讓協議
資產證券的發行人通過應用SPV機構,來轉讓知識產權有價證券,并在轉讓協議中明確的規定,未來知識產權的收益問題,受益權以及債權的歸屬問題。知識產權的收益權轉讓是債權的轉讓過程,這種債權能否被公司的債務人順利的轉讓,是美國資產證券市場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知識產權證券化已經成為當前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將企業的研發成果、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轉化為有價證券,來投放于資本市場,以獲得豐厚的資本回報和資金來源。在美國,知識產權證券化也成為一個資本市場的重要標志。同時,知識產權證券也被投資者追捧的金融衍生品,與傳統投資產品不同,知識產權具有較大投資風險。因而,國家就需要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來降低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的風險問題,減少違規操作,以最大化地保證證券投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