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嘉敏
摘要 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至今已經發展了92周年,毛澤東同志親手締造的這支所向披靡的人民軍隊,幾十年來一直是保衛祖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在當今新的形勢下,將毛澤東關于軍隊的思想與實際相結合去建立世界一流軍隊并強大國防對于我們在新時代下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三大紀律” “八叭項注意” 毛澤東建軍思想 價值
中圖分類號:E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16
(一)分類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分為兩類,這里我所說的主要是針對人民軍隊建設的,除此之外,它針對黨政干部也有一套詳細的論述。
(二)內容
三大紀律:1.一切行動聽指揮;2.不拿群眾一針一線;3.一切繳獲要歸公。
八項注意:1.說話和氣;2.買賣公平;3.借東西要還;4.損壞東西要賠;5.不打罵人;6.不損壞莊稼;7.不調戲婦女;8.不虐待俘虜。
(三)發展歷史
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由于紅軍剛剛成立,革命性和組織性不是很強,1927年當部隊在三灣時,當地正在收紅薯,部隊在幫助農民收紅薯中一些官兵不經老百姓同意就吃他們的紅薯,老鄉對此不滿,因此毛澤東同志就立下不拿百姓一塊紅薯的規定。后來到茶陵打土豪籌款的過程中出現了把一些充公的錢和東西放入自己腰包中的情況,打土豪歸公這一條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形成的;毛澤東同志帶領軍隊到遂川發動群眾期間,一部分兵對當地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妨礙,針對此做法毛澤東同志規定了捆禾草、上門板等六條注意事項。到了二八年的春天,毛澤東同志把之前視情況規定的這些紀律進行了歸納整合,鄭重地將不拿工人、農民、小商人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一切行動聽指揮這三條紀律和上門板、捆禾草、講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這六大注意頒布。隨著土地革命的發展,部隊籌集錢的出處、方式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就將:“打土豪要歸公”改為“籌款要歸公”,隨后又修改成“一切繳獲要歸公”。1929年以后,又根據情況把“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虜腰包”增加到六項注意中,將“不拿工人、農民、小商人一點東西”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修改成“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這樣基本確定下來。1947下半年,人民軍隊開始進行解放戰爭反抗,革命形勢迅速向前發展,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力量建立統一而又嚴格的軍事紀律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任務,毛澤東同志指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已執行多年,但各地各軍執行起來略有所差,所以將內容重新做了規定并頒布,把八項注意中的“洗澡避女人”與“不搜俘虜腰包”這兩項改為“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嚴明軍隊的紀律、加強思想作風的建設對于革命戰爭具有重要意義。
這幾條紀律和注意簡明扼要卻又蘊含著毛澤東同志深刻的建軍思想,這體現了毛澤東同志為創建與發展人民軍隊做了巨大的貢獻。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處處體現了以人民為底色,“紀律”的第二條“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和“注意”中的“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都體現了毛澤東同志處處為人民著想的建軍思想,自我軍創立之時舉的旗、走的路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它是人民軍隊不同于其他舊式部隊的顯著標識。1936年,當軍隊的主力結束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時,革命隊伍只剩下幾萬人,但到了抗日戰爭相持的階段,紅軍成為了戰爭的主力軍,隊伍已發展到了百萬人,紅軍隊伍如此壯大原因何在?答案就是這支軍隊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兩萬五千里長征是人類史上偉大的壯舉,紅軍翻雪山、踏草地、渡險河,經歷了一系列艱難險阻,紅軍長征之所以勝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人民的支援,為什么會得到人民的援助呢?正是因為這一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使人民真切實意地感受到了紅軍的好。
(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堅持黨領導軍隊是毛澤東同志在建軍過程中確立下的重要原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首條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充分體現了黨指揮槍即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一原則,這一原則是毛澤東同志帶領人民軍隊作出的重大探索成果。“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允許槍指揮黨。”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還一再重申軍隊服從黨絕對領導的重要性,從人民軍隊取得的勝利歷史來看,軍隊只有跟著黨的方向走才能發展壯大,不管在哪不管什么時候,軍隊無條件接受黨的領導這一原則不能動搖。
(三)軍民一致、官兵一致
毛澤東同志領導部隊去井岡山時,向部隊提出了要把人民的工作做為重要任務之一,并且要同人民群眾血濃于水,這種軍民融為一體的原則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的關鍵組要素。解放軍在創建之初就以“人民子弟兵”為標志,每到駐地就被要求為群眾打掃院子,幫助群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與其它舊式軍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體現的正是一種軍民平等的原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買賣公平、不虐待俘虜”等紀律的規定,將軍民之間的平等關系用極其生活化的語言呈現出來,突出強調人民軍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確立的是一種軍民融水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軍隊仍堅持優良傳統,積極主動地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人民軍隊是一支同舊式軍隊劃清界限的軍隊,舊式的軍隊在官兵待遇上有著極大的不平等,軍官打罵士兵的現象隨處可見,它維護的是少數人的利益,共產黨在建軍初期就把官兵一致的思想提了出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不打罵人”“說話和氣”充分體現了官兵一致的原則。
(四)人民軍隊必須有自覺的嚴格紀律
嚴格的紀律是軍隊和黨的優良傳統,紀律是否嚴明決定一個軍隊作戰能力是否提升,且嚴格的紀律便于軍隊的有效管理。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形成和頒布來看,毛澤東同志十分重視紀律的建設,正因為黨在軍隊中制定了嚴格的紀律,才使軍隊中克服了一系列舊式錯誤觀念,確保了隊伍自覺遵守紀律。在紅軍長征途中,沿路地區的一些青年紛紛自愿加入到隊伍中,正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紅軍自覺地實行嚴格的紀律,盡管環境十分惡劣,軍隊時常忍餓挨凍,但是軍隊的指戰員仍堅定不移的施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新中國成立前的兩年,人民解放軍總部把紀律和注意的條例進行了總的要求,并著重強調部隊要嚴格履行,這使軍隊自覺在軍隊紀律下辦事的效果得到了加強。在1948年,毛澤東同志主張反對忽視組織、忽視黨的思想,使軍隊統一集中在黨的領導下,這為解放戰爭取得勝利與社會主義軍隊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深刻揭示了軍事力量的重要性,軍事是為政治的發展服務的,中國夢的實現需要軍事力量的適當參與,使軍事的發展方向與政治的發展方向相一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查時指出: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中國夢最大的特點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而軍隊的職責就是保衛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安全和榮譽,從而為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當今西方國家大國主義強權政治的思想并沒有改變,國際上的“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規則也沒有改變,這就更加凸顯出加強軍隊建設的重要性。
(一)聽黨指揮,堅守本色
聽黨指揮是我國軍隊堅持性質本色,打贏勝仗的強大力量所在。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人民軍隊矢志不渝地聽黨指揮下,最終使中華民族走向獨立、人民得到解放,這一原則也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得到不斷地鞏固和發展。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繼續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至關重要。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敲著鑼、打著鼓就能實現,沒有一支力量強大的軍隊,我們的和平發展就很難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實現強國強軍夢,著重強調軍隊要聽從黨的指揮,并進一步從強國的角度加以強調。當前我國的發展機遇處在上升期,但發展的形勢和條件有了新的變化,國際形勢日漸復雜,保衛人民和國家的利益與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人民堅強的后盾,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人民軍隊是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始終為國家、社會和人民服務,只有聽從黨的指揮去行動,中華兒女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國夢才有強大的力量支撐。
(二)能打勝仗,扭住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軍隊能打仗、打勝仗提出了重要指示,強調要抓住能打仗、打勝仗這一核心。這一重要指示對當今新情形下我軍的任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輝燦爛的八一軍旗凝聚著我軍自創建以來無數輝煌的功勛與榮譽,90多年來,我軍走過了人類歷史上偉大奇跡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走過了十四年抵抗外敵入侵并取得勝利的歲月,走過了推翻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的崢嶸歲月……血的教訓告訴我們:要打勝仗,必須具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過硬本領。只有扭住能打勝仗這一核心,軍隊才能正確履行職能和進行軍隊建設。我們軍隊戰勝敵人才有不竭的力量之源,只有全面推進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扎扎實實做好軍事斗爭的準備,才能為實現中國夢做好充分準備。
(三)作風優良,堅定信念
作風優良是軍隊打贏仗的保證。從古至今,但凡能打勝仗的軍隊,都非常重視作風建設,優良的作風是提升軍隊戰斗力的重要條件,是新時代條件下實現我國強軍目標的先決要求,它對內表現為嚴格遵守紀律和發揚優良傳統,對外表現為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服務。對于軍隊中個人來說,優良的作風體現在軍人有良好的素質品德,良好的素質和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養成的,所以,培養良好的作風必須在點滴中嚴摳細抓。我們軍隊在過去是“小米加步槍”,卻仍能打敗最強大的敵人,雖然我們的資源不是最強大的,但我們的信念是最堅定的。當前我們所處的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最接近于實現偉大中國夢,在這一時期,進一步強化作戰思想、磨練軍人意志尤為重要。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著墨最多的就是為人民著想,而軍隊真正把“為人民做實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落到了實處,鍛造了鋼鐵般的紀律。在新時代下,我軍更應該將抗戰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這些精神也發揚下去,使我軍始終保持軍隊的優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