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要 隨著互聯網金融、消費信貸等產業發展,居民負債率開始攀高,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勢在必行。然而如何讓破產個人在自我重生的過程中,避免債權人對破產個人配偶和家庭的侵害,是個人破產制度建立過程中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因為這不僅關系著家庭的穩固,還關系著社會的穩定。本文通過分析英國個人破產程序中對配偶保護的立法,可以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破產保障制度。
關鍵詞 個人破產 配偶財產權益 制度保障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037
自200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實施以來,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和立法一直處于空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的逐步建立,制定個人破產法的時機也逐漸成熟。2018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中強調,“要把握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2019年6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發布了關于印發《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明確了分步推進建立自然人破產制度的任務。2019年10月9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平陽縣人民法院通報了全國首例個人破產案件。自此全國法院針對個人破產案件開展了積極的探索。但是個人破產制度尚未建立,個人的破產會牽連到家庭成員,會造成家庭的困境。夫妻作為家庭的支柱,一方坍塌另一方如何保障自身財產權益,繼續支撐起家庭,成為個人破產實踐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現階段,小額貸款行業和互聯網金融業飛快發展,超前消費、貸款消費在中國普遍存在。我國鼓勵國民進行消費,刺激經濟持續增長,社會整體消費觀念正逐步轉型。從2013年到2018年,人們因為買房而負債,住房貸款占家庭債務比重高達55.6%。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19.16億元,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24%,2015年同期數據為384.33億元和1.32%。這意味著4年間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數額翻了一番。逾期債務不僅給貸款人帶來了巨大經濟負擔,也讓家人背負了沉重的包袱。
為了實現個人重生的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勢在必行。一個家庭同樣需要重生,重振家庭需要保護好每個成員的財產權益。只有保護好破產人的配偶的財產權益,才能保證家庭的穩固,讓破產人重歸社會。保護破產個人配偶財產權益是踐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需要,也符合中國人維護家庭完整的文化和心理需求。
從法律上講,無論是夫妻共同共有財產制還是約定財產制,破產人的配偶的財產權益都受到法律保護。這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對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保障。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親情和家庭,周禮中早有表述,“婦有三不去:有所取無所歸,不去”。意思是妻子沒有了娘家就不能離婚,不能因為離婚而讓妻子無家可歸。說明古人早就有了保護配偶居住權的思想。博登海默說:“法律力圖保護人的生命和肢體,預防家庭關系遭到來自外部的摧毀性破壞并對侵犯財產權規定了救濟手段”。只有家庭這個基本的社會單元穩定了,社會才能安定和諧。
配偶的財產權益在個人破產程序中很容易受到債權人或管理人的侵犯。配偶財產按照所有權歸屬可以分為個人所有和共同共有。現有法律體系下個人破產,配偶財產權的保障應當依據《婚姻法》中有關夫妻共同財產制或約定財產制的規定。但是破產不是離婚,即使一方破產,夫妻還是要共同生活。那么用于家庭生活的財產是否是破產財產?破產人的住宅往往是主要的破產財產,而配偶又經常是住宅的共同共有人,唯一的住宅作為破產財產后配偶居住權利如何保障?啟動破產程序后配偶的共有財產的增值如何保障?
一旦進入個人破產程序,債權人和管理人為了最大限度實現自身的利益,可能利用夫妻共同生活財產歸屬界限模糊的屬性,進一步模糊個人財產的邊界,將個人財產歸入共同財產,達到蠶食破產個人配偶的財產之目的。或者將共同財產列入破產財產,損害作為共有人的配偶的權益。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從歐洲中世紀就開始破產立法和實踐的英國的經驗。
破產制度是伴隨著商業文明出現的,英國作為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542年就進行了破產的立法。英國的破產法頒布后也在不停的發展和修訂,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以下介紹一下英國個人破產程序中,對配偶財產權是怎樣保護的。
(一)保護用于家庭生活必需的財產
個人破產的目的是使破產人復蘇,而生存又是復蘇的前提,家庭生活必需財產的保護就是實現破產人復蘇的前提。所以用于家庭生活必需的財產不應當列入破產財產,這是對破產人的保護也是對與之共同生活的配偶的保護。英國1986年《破產法》第283條第2款對不屬于破產的財產進行了列舉:“(a)破產人受雇工作、從事商務或者職業必要的工具、書籍、交通工具等;(b)滿足破產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必要的衣物、寢具、家居、家居用品和供給品。”
可見英國對個人生活必需品的保護,也是涵蓋了中國人注重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但是要注意的是保護僅限于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必需品,超出合理替代品的價值的財產是不受到保護的。另外還應當注意,對交通工具的保護僅限于工作使用的交通工具。生活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不受保護的,因為生活使用的交通工具完全可以由公共交通工具替代。在我國私家車多用于家庭生活,同時也是價值較大的家庭財產,將私家車排除在破產財產之外可能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二)保障居住權
公民的居住權是通過購買住宅和租賃房屋實現的。對破產人及配偶居住權的保障就是要保護生活性占有和居住用租賃,另外在處分共有住宅時也要以保障居住權為前提。
1.保護居住性租賃
英國1986年《破產法》第283條3A款,規定破產財產不適用于1988年《住房法》第一部分所指的有保證租賃;1977年《M1租金法》第127(5)條所述的禁止轉讓的條款;1977年《租金法》所指的受保護租賃;1976年《M2租金(農業)法》破產人是該住宅的受保護占用人的住宅的租賃;1977年《租金法》第127(5)條所述的禁止轉讓的條款;1985年《M3住房法》第四部分所指的不能轉讓的保障性租賃。2016年《私人住房(租賃)(蘇格蘭)法》也規定,私人住宅租賃的租期,如使租客有權使用共用起居處所,則除非租客同意在租賃開始后終止或更改租期,否則不得終止或更改租客在該私人住宅租賃開始時所享有的權利。@所以在英國用于居住的共用住宅的租賃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是不應當作為破產財產處分的。
2.生活性占有住宅
房產往往是破產財產中價值較高的財產,而且多數情況下是破產人和配偶共同共有的。房產是一個家庭抵御風雨和存續的基礎要素。處分共有房產極有可能損害配偶的財產權和居住權,英國破產程序中設置了司法審查制度、住宅回轉制度和優先權替代性處分制度,從而保護破產人及配偶生活性的占有住宅的權利。
首先,司法審查制度。1986年《破產法>第336條第4款第b項、第c項規定,破產管轄權法院作出的處分財產的命令要考慮到配偶或前配偶(或民事伴侶或前民事伴侶)的行為,配偶或前配偶(或民事伴侶或前民事伴侶)的需要和財政資源。也就是說在英國處分與破產人配偶相關的財產需要經過法院審查,配偶是否促成了破產和對相關財產的需求程度,是影響法院作出命令的重要因素。2016年《個人破產法(蘇格蘭)》第113條第2款第a項規定,債務人配偶或前配偶將家庭住宅用作居所期間,司法常務官可拒絕債權人提出的,出售或處置債務人家庭住宅的申請。蘇格蘭更加注重對破產人配偶的居住權保護的保護,同樣也設置了司法審查制度。英國通過設置司法審查制度,為破產人配偶繼續占有住宅提供了保障。
其次,住宅回轉制度。英國1986年《破產法>第283A條還規定了住宅回轉制度:破產托管人對破產人、其配偶或其前配偶的住宅利益將在3年之后自動回轉授予破產人。除非破產托管人在3年期間內合法處置了該住宅。@住宅回轉制度避免了破產人及配偶的住宅長期處于被剝奪的風險中,同時也給予了他們尋找替代性住宅的合理的時間。
最后,優先權替代性處分制度。英國1986年《破產法》第313條規定,凡由破產人或其配偶或前配偶(或其民事伴侶或前民事伴侶)所占用的住宅的權益構成的任何財產,包括在破產人的產業內,而受托人由于任何理由暫時不能變現該財產,受托人可向法院申請作出命令,為破產人的產業的利益而對該財產設定抵押。這種在破產人住宅上設定抵押權的制度,既能保護破產人居住權,又能保障債權人利益,值得借鑒。與此同時為了保障破產人及配偶的住宅不因被設定抵押權,而支付更高的回贖成本,英國2002年《企業法》第261條對抵押權進行了限制。該條規定,抵押價值指破產令發出之日的住宅價值及利息。這樣就有效保護了破產人及配偶的不動產增值的利益。
(三)保護配偶對共有財產的出資利益
英國1970年《婚姻訴訟和財產法》第37條規定,凡丈夫或妻子以金錢或金錢的價值,為改善他們其中一人或兩人擁有或擁有實益權益的不動產或不動產而作出貢獻,則如此做出貢獻的丈夫或妻子的財產利益應予保護。⑩既然立法認可了配偶對共有財產增值的貢獻,那么在個人破產程序中也應當保護配偶一方財產的增值利益。所以,當夫妻對共有財產的出資份額不同時,也應當按照公平原則,依據各方的出資比例享有利益。
(一)保障配偶生存權、發展權
中國是《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締約國,也是<發展權利宣言》的倡導者,加強人權保障立法一直是我國立法機關重點關注的問題。生存權與發展權作為最基本的人權,同樣是未來我國個人破產立法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從住宅中被趕出來,對破產人個人及依賴其生活的人都是一種災難。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的夫妻關系無論從人身關系上還是財產關系上都更加緊密,房產往往是家庭的主要財產,或者主要的投資選擇。如果一味的保護住宅,個人破產勢必難以推行。2015年最高法公布《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中第20條明確扣除五至八年租金后的生活性居住房屋也是可以被執行的。所以在保證居住權的前提下,將唯一住宅列入破產財產更符合我國國情。替代性的住宅可以選擇價值較低的房產,如“小產權房”、保障性租房或者廉租房等。同樣由于夫妻關系緊密的屬性,對配偶發展權的保障也就是對破產人和家庭的保障。個人與家庭的重振與發展之根本是學習與工作。所以在破產財產的認定上,應當最大限度的考慮每個家庭成員學習與工作的必需。職業必需的工具、書籍、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等都不宜列為破產財產。
(二)保障配偶財產收益權
個人破產程序中并不是明確了財產歸誰所有,然后公平分配,配偶的權益就有了保障。許多財產都是會增值的,當財產被金錢補償替代后,增值利益如何保障才是收益權保障的核心。以房產為例,假如共同共有的房產被作為破產財產處分,配偶的份額不能僅限于破產清算時的房產的價格。因為配偶享有的是房產的物權,房產不僅有居住利益,還有比金錢更高的增值利益。如果因另一方破產房產被處分,物權被剝奪,配偶喪失的就是居住利益,當時的金錢補償可能換不回來未來同樣的居住條件。而且當時的金錢補償的增值會遠遠低于房產的增值。所以,在不能保障配偶能分配同等價值房產的時候,金錢的補償要綜合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根據相近年度房產的增值情況進行補償。
(三)建立全程的制度保障
為了保障破產人配偶的合法權益,應當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保障制度。相關機關應當做到事前審查、事中保障、事后挽回。只有建立全過程的保障制度,才能充分保障破產人配偶的權益。
1.事前建立不動產處分司法審查制度
相關機關在收到破產管理人處分不動產的申請后,應當對破產人及其配偶進行審查。如果配偶的行為導致了破產后果,或者配偶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那么審查機關就可以批準該申請。只有通過司法或行政機關的介入才能避免一人破產妻離子散的悲劇,防止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2.事中建立優先權替代處分制度
當破產住宅面臨處分,但破產人及配偶無法另行安置住處時,可以在該住宅上設立抵押權,或者優先出租給破產人的配偶。這樣抵押權保障了債權人的財產權,優先租賃權也保障了破產人及配偶的居住權。
3.事后住宅回轉制度
個人破產程序應當設定合理的期限,避免曠日持久的程序將家庭拖垮。在期限內如果不能對破產人及配偶的住宅進行處置,住宅將無條件的歸破產人及配偶所有,不再被列入破產財產。
(四)做好與相關法律銜接工作
雖然國外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歷史較長、經驗豐富,但是中國的個人破產如果與國情脫鉤、與法律背離一定不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個人破產配偶財產權益保護領域,立法應當做好與夫妻財產、公民財產權益等方面法律的銜接。
首先,做好與婚姻法的銜接。婚姻法明確了夫妻財產制度,只有依據婚姻法劃出的財產歸屬的紅線,才能保障配偶財產不被侵犯。
其次,做好與物權法的銜接。物權法規定了公民關于動產和不動產的權益。對配偶財產權的保護應當以物權法為基礎。
最后,做好與民事訴訟法的銜接。《民事訴訟法》第244條規定,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這同樣符合個人破產程序中對配偶生活必需予以保障的原則。
雖然我國還未建立起個人破產制度,但是個人破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未來個人破產將會對家庭的穩定帶來極大影響,更會對配偶權益保障帶來巨大挑戰。個人破產不僅是讓個人重生,還肩負著保障家庭的存續,維持社會穩定的重任。在借鑒英國經驗的同時,立法者應當立足國情,結合企業破產和“執轉破”的實踐,保持立法的創新精神,做好與已有法律的銜接,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法律制度。最終讓個人破產的人生悲劇出現轉折,實現個人的重生和家庭重振,讓社會更加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