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豐 宋木生 葛韻斐 徐瀚陽
摘要 本文圍繞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學生社區黨建活動室建設,結合開展社區黨建工作的實際,挖掘社區黨建活動室五大功能,創新學生社區黨建活動室的設計思路,搭建黨建深入學生社區的平臺,為學生社區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功能較為完備的新陣地。
關鍵詞 學生社區 黨建活動室 功能
基金項目:同濟大學黨建課題,課題名稱:黨建工作進學生社區的有效路徑研究,項目編號:ZX20192011。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080
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化、學習學分化、發展自主化的特點逐漸凸顯,學分制下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發展方向,課程教學流動性強,以班級和院系為陣地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黨建工作的實際需要。同時,大學生的課余時間主要在社區中度過,這就使得學生社區成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也對高校學生社區黨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重點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進黨建進入學生社區,正是貫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高校學生和社區黨支部的活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舉措。新形勢下如何圍繞社區育人這一主題,以社區黨建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高校人才培養,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一種新思路新探索。
已有相關高校和學者針對黨建工作進學生社區開展了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姜宇國提出成立以學工黨總支、學生社區黨支部、公寓黨員工作站、樓層黨小組為組成的學生社區四級黨組織并選拔一批優秀學生黨員開展宣傳教育與志愿服務,同時將學生黨建工作與公寓文化建設相結合,發揮文化導向作用。章佳萍提出建立學生社區黨員之家,構建社區學生黨員教育中心,服務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豐富學生黨員社區文化生活。王雅楠等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iHome新空間”為例,闡述了黨團活動室的建立、管理以及作用發揮,并就黨團活動室運營中的思考進行了細致分析。
同時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韓聃等總結了黨建工作進學生社區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包括人走政息問題,即人員和資源的快速流動造成的黨建工作的不穩定性;黨建活動空間小壓力大,在各類學生活動的擠壓和有限課余時間的背景下,學生很難投入精力在社區的黨建活動中。廖勇等發現受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影響,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教育管理工作、實現育人目標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充分的發揮;引導大學生特別是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還需大力加強。在將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專業課教師在學生社區黨建工作中的參與度不高,無法基于社區黨建平臺與各專業各年級同學保持長期規律的密切交流;參與學生社區黨建活動的學生群體主要集中于黨員和入黨申請人,主題也較集中于傳統的黨建工作和活動,社區中更廣泛的普通同學參與度普遍較低。
因此本文圍繞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學生社區黨建活動室建設,結合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和覆蓋面,研究學生社區黨建活動室的功能設計,對黨建工作進社區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和參考價值。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開辟黨建活動室總面積達100平方米。考慮到工作和受眾需要,設計活動室使用性能更強,可讓更多黨員與學生群體更愿意參與到活動室的使用中。黨建活動室的建設,共規劃了宣傳展覽、主題教育、談心談話、閱讀交流、攝錄直播五大功能。
(一)宣傳展覽功能
黨建活動室是學生社區黨建的窗口,應當具有宣傳展覽功能。宣傳展覽的第一個部分設計了黨史展示區,通過重大歷史事件引導青年大學生關注黨史、了解黨史,端正自身的政治態度,增強“四個自信”,凝聚大學生群體力量,進一步堅定跟黨走的信心。第二個部分是黨的最新理論、黨的宗旨、黨員義務和權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展板,可讓大學生對相關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第三個部分是學生黨建活動作品展覽。通過剪紙、臉譜、篆刻等表現形式,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內涵等用藝術的方式表現并展示,讓學生在制作和展覽中加深感悟。
(二)主題教育功能
黨建活動室內最大的是主題教育區域。第一個部分是主題演講區,可通過支部書記上黨課、主題演講、專業課導師駐樓分享等形式,展示新時代青年學子和教師風貌,向社區學生傳遞知識和力量。第二個部分是入黨宣誓區,掛有黨旗和入黨誓詞。可用來舉行宣誓儀式,讓大學生黨員感受入黨的莊重性和嚴肅性;重溫入黨誓詞,則可幫助大學生黨員重溫承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三個部分是主題黨日區。可移動的桌椅為黨支部“三會一課”和黨日活動的開展提供豐富的場地和空間資源,為開展經常性理論學習提供固定條件。同時可容納50人規模的場地,能夠滿足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培訓、黨支部組織生活和班團建設等組織建設需要。
(三)談心談話功能
黨建活動室設有專屬區域供一對一、一對多談心談話。可供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間、支委和黨員、黨員和黨員間開展經常性談心談話;黨支部書記與入黨申請人,入黨聯系人與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黨總支成員和發展對象談話;以及輔導員與學生的談心談話。將原來僅在院系班級內對學生的培養考察延伸至學生社區,更好找準思政工作與學生成長需求的契合點,讓談心談話不再有距離感。
(四)閱讀交流功能
黨建活動室設閱讀交流區域,擺放黨的歷史、黨的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書籍。我們黨依靠學習創造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該區域可用來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史等,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
(五)攝錄直播功能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樹立互聯網思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使互聯網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為適應網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黨建活動室專門開辟了黨課攝錄和直播區域,配置網絡和拍攝器材,能夠滿足日常學生黨建活動和黨課拍攝需要,有利于增強黨建工作傳播的有效性。
(一)緊扣黨建主題
從初期活動室功能規劃到最終美化裝飾,黨建活動室始終緊扣黨建主題,圍繞黨史、黨的初心使命、核心價值觀的展示板處處可見,設計醒目且新穎,創新的展板結構和布置方式也考慮了基層黨建的各類宣傳內容的實時更新。整體暖系色調提供舒心且大氣的觀感,既能吸引大學生的興趣,又不失嚴肅性,為成功扎根學生社區打下了基礎。
(二)緊緊依靠支部
黨建活動室功能規劃、水電硬裝,展板及后期美化裝飾工作量大,且需要與各方協調。通過緊緊依靠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整個建設得以順利推進和完成。過程中,學生黨員們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進一步提升了團隊凝聚力,充分體現了學生黨員的優秀模范作用,從實際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具備前述五個功能的黨建活動室的建成,將促進學生社區黨建進入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為基層黨組織加強學生黨員的理論學習和開展各項活動提供了更為合適的陣地,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