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超
摘要 本文分析財產犯罪的成本和財產犯罪的收益,并就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對財產犯罪的影響進行探討。在這些研究內容的前提下,給出財產犯罪決策模型,然后探討分析威懾的最佳威懾水平。在刑罰執行中,預防違法犯罪活動中,為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財產犯罪進行經濟分析是必要的,應該重視和關注。
關鍵詞 財產犯罪 經濟分析 犯罪成本 犯罪收益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04
應用法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對財產犯罪進行研究是切實可行的。同時,為更好對財產犯罪進行研究分析,首先要厘清的是財產犯罪的成本和收益問題。
犯罪成本是指,行為人為實施犯罪或完成犯罪,須付出或可能付出的代價,包括直接成本、懲罰成本、機會成本。這種觀點分析犯罪成本概念更為科學合理。要讓罪犯認識到刑罰與他著手的犯罪行為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聯系,發揮刑罰的威懾作用,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一)財產犯罪的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罪犯實施犯罪及為規避抓捕和刑罰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損失,包括人力、財力和物力成本。也就是說,罪犯工資水平越高,實施某項犯罪所耗費的時間越多,為完成該項罪犯所耗費的人力資源成本越大。物力成本指的是罪犯在實施犯罪過程中所付出的物力財力價值的總和,包括租用犯罪工具,聯系犯罪人,實施犯罪方案,排除犯罪障礙等產生的成本。例如,購買槍支、刀具等實施犯罪活動需要的成本和支出等。又如,在犯罪行為實施后,為躲避抓捕,轉移犯罪所得的支出,產生的通信費用、交通費用等。
(二)財產犯罪的懲罰成本
根據行為學的觀點,刑法具有非常強的威懾性。但是按照犯罪經濟學的觀點,犯罪懲罰成本在整個犯罪成本中占據最大份額,這是實際工作中必須認識考慮的,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犯罪懲罰的嚴厲性
犯罪懲罰的嚴厲性,也就是說,在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活動之后,應該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給予罪犯多大懲罰的行為。只有通過懲罰,才能顯示出刑罰的嚴厲性。同時為表現出刑罰的嚴厲性,在懲罰過程中,所給予的刑事懲罰必須大于罪犯實施犯罪活動所獲取的收益。如果沒有大于,甚至小于,那么刑罰的嚴厲性明顯存在不足,不能有效預防犯罪活動,罪犯很有可能再次實施犯罪行為。在刑罰的實際執行過程中,嚴厲性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罰金、監禁、限制資格等。通過對罪犯實施這些刑罰,讓他們感到刑罰的嚴厲性。要想提高刑罰的嚴厲性,一般采用的措施是加大罰金力度,給予罪犯以數額巨大的罰金,使其發揮懲罰作用。又如,增加刑期,將罪犯關進監獄,甚至減少緩刑適用,不予以保釋等。嚴厲性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用。例如,對罪犯采用監禁的方式,嚴格限制緩刑、假釋等,會降低他們提前出獄的機會,服刑期間喪失獲取賺錢的機會。如果采用罰金的方式,罪犯需要繳納數額較大的罰金,可能會全部繳納犯罪所得。如果采用資格刑,罪犯可能喪失從事某種資格的機會,也就喪失相應的收益。如果采用生命刑,將罪犯判處死刑,罪犯則會喪失生命。
2.犯罪懲罰的及時性
及時性指的是,罪犯實施犯罪活動后,它們及時、迅速地被刑法所懲罰,進而迅速承擔法律后果。要想更好發揮刑法的作用,對罪犯進行及時懲罰是必要的。如果得不到及時懲罰,罪犯可能逍遙法外,甚至再次實施犯罪行為,各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甚至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一個人如果今天犯罪,明天受到刑事懲罰,或者是十天后受到懲罰,其效果存在巨大差異。因此,每個國家的刑罰都規定訴訟時效。如果超過一定期限還沒有抓獲犯罪嫌疑人,通常不再追訴。因此,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對罪犯的刑事懲罰,越及時當然是越好。最好是當場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及時給予他們相應的懲罰,這才是最及時的,最能降低成本的行動。如果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后,在很長時間內還沒有將其抓獲,不僅浪費辦案民警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犯罪嫌疑人可能再次實施犯罪活動,甚至帶來更大的危害。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將犯罪嫌疑人抓獲,讓對他們進行刑事懲罰,以降低他們的社會危害性,節約成本。這樣既能對財產進行有效保護,還能達到預防財產犯罪的目的,這與刑罰預防犯罪的功能是一致的。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侵犯財產犯罪的行為都適用財產刑,剝奪罪犯對財產的占有權,使他們打消財產犯罪念頭,達到預防和懲罰犯罪的目的。
3.犯罪懲罰的確定性
一般而言,犯罪是一種冒險行為,是一種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甚至是一種為社會所唾棄的行為。犯罪在實施犯罪活動時,他們可能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可能不會受到刑罰。也正是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他們可能會不顧法律的規定,冒險實施犯罪活動。犯罪的確定性指的是,犯罪在實施犯罪活動之后,他們受到刑事懲罰的可能性,這是一個概率問題,介于0-1之間。研究分析可以得知,犯罪的懲罰成本包括多方面內容,例如,刑事懲罰的嚴厲性、及時性和確定性。刑事懲罰成本在整個犯罪成本中,所占據的比例最大,也是罪犯在實施犯罪活動之前所考慮的重要內容。犯罪懲罰成本是罪犯不能預料的,也是他們不可以掌控的,主要由國家執法機關決定。與國家現有司法機關的財政安排和資金支持密切相關。刑事懲罰的嚴厲性在短時間內,一般是難以提高的,但犯罪懲罰確定性需很長時間才提高,而犯罪懲罰的及時性可隨時提高,但代價很大。
(三)財產犯罪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指的是在做出任何決策時,應該結合目標和流程,做出最佳選擇,選用最佳的、合理的方案。在犯罪實施過程中,通常機會成本貫穿于設計犯罪、實施犯罪、犯罪結束等全過程。實施犯罪活動時,如果罪犯能夠合理進行權衡利弊,果斷放棄犯罪,進而實施合法行動,這樣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發生,防止受到法律制裁,最終的收益往往會變得最大。機會成本往往由資源和人的欲望所致,并且這些資源具有多方面用途,但面對無限的欲望,人們必須做出相應選擇,在眾多選擇當中只能擇取其中之一,進而產生機會成本。通常來說,犯罪的時間機會成本越低,罪犯更傾向于實施犯罪活動。
一般而言,影響機會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勞動技能、勞動力市場情況、收入分配等。行為人勞動技能越高,勞動力市場越繁榮,就業機會越多,收入分配越公平,機會成本越大,越不可能實施犯罪活動。良好的教育,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較好的就業市場和就業形勢,有利于形成較高的人力資本,為人們就業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有利于提高合法收入水平,增加機會成本,有利于抑制犯罪活動。另外,行為人如果接受良好的教育,能提高自己的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更好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降低犯罪活動發生概率,使行為人越不容易走向犯罪。
犯罪的收益也是法經濟學分析不可忽視的內容,指從犯罪中獲取物質及非物質利益,表現為物質和精神利益。
(一)經濟性收益
經濟性收益最為常見的是現金。例如,通過盜竊行為,盜取別人的現金。其次是現金等價物,例如,手機、名貴衣物、煙酒、自行車、摩托車等,罪犯通過盜竊這些物品,能夠將其變賣,然后換取現金。根據犯罪實際情況,追求經濟利益是財產型犯罪,常見行為是盜竊犯罪。有的綁架行為也追求經濟利益,例如,通過綁架勒索高額贖金等。
(二)扭曲的價值認同
有些犯罪活動比較特殊,它不追求經濟利益,更多的是追求扭曲的價值認同。例如,極端宗教群體,邪教組織等,他們向人們灌輸不正當思想,或采用自殘、暴力、恐怖襲擊等極端方式,實施犯罪活動,以宣傳他們的主張,妄圖達到不正當目的等。
(三)心理滿足
犯罪活動不僅追求經濟利益,有些犯罪活動追求的是一種心理滿足,通過實施犯罪活動獲取心理上的滿足和快意等。例如,報復感、新鮮感、刺激感,有些犯罪嫌疑人實施搶劫、殺人、販賣毒品等,可能是出于好奇心理,感到新鮮、刺激等,其主要收益是心理滿足。
(四)其他收益
除以上目的外,還有其他收益。例如,出于政治目的實施賄賂罪、叛國罪等。
(一)建立相應的分析模型
假設將刑罰懲罰成本的生命刑、自由刑和資格刑折算成罰金刑,將犯罪收益的財產收入和精神滿足簡化為財產收益Y。據F·P=Y得知:財產犯罪是故意犯罪,給被害人造成損失概率增大,所帶來的損失也會增大,損失和收益Y相等。為預防財產犯罪,須使刑罰懲罰額度F等于或大于收益Y,這樣才能達到抑制該犯罪活動的目的。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可以得知,如果收益和懲罰額度一定,提高偵破定罪率能降低財產犯罪發案率。犯罪收益和案件偵破定罪率一定,提高懲罰額度,能降低財產犯罪發案率。
(二)最優威懾力依靠刑罰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
為減少財產犯罪的發生概率,提高案件偵破定罪率是一項重要的策略。假設案件偵破定罪率一定,為預防財產犯罪,只能提高懲罰額度。如果刑罰額度提高,增加了罪犯的犯罪成本,罪犯為實施和完成整個犯罪活動,將會付出更多的代價。為有效應對這些問題,達到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目的,有必要加大刑罰懲處力度,提高刑罰額度,增加犯罪成本,從而遏制犯罪,保障當地人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刑罰威懾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刑罰的嚴厲性、及時性、準確性等。
為取得最優刑罰威懾水平,除了確保刑罰嚴厲程度,嚴格執行法律法規之外,還考慮刑罰的成本。實際工作中,要對其進行綜合全面考慮,以便獲取最佳收益,這是在刑罰執行,預防和懲處犯罪活動所必須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