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燦 唐偉
摘要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論述了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論述方法以及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邏輯方法。政治經濟學論述方法是從一定的抽象概念出發,再返回到社會歷史當中,客觀地分析社會中不同規定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思維中具體再現出來具體事物內在本質和聯系。馬克思闡述的科學論述方法是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建構必要的理論論述方法,通過對其論述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和發現社會歷史進程中的真相。
關鍵詞 政治經濟學 邏輯 歷史 統一
基金項目: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廳級)“《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中的人學思想研究”( YCSW2019062)。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13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闡述方法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實質是理論在人的思維中重現客觀事物發展的內在聯系,其論述方法對于構建完整的屬于無產者的政治經濟學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混沌的表象蒸發為抽象”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對現實問題認識的過程,可以簡單表述為“具體一抽象一具體”,但“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不是單純的人的腦力活動,是抽象的對客觀事物的把握并把具體事物在人的大腦中具體再現的過程。
對于馬克思的論述方法應從以下三個方向去解析:第一,資本主義社會形態本身是政治經濟學重要的理論探索對象,“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闡述方式才能完整的構建起其理論體系。第二,“從抽象上升到到具體”是抽象精神對客觀事物的把握并把具體事物在人的大腦中具體再現的過程。第三,以“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對客觀具體的論述要以客觀具體為依據。
第一,“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才能在科學上正確構建起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馬克思在《導言》中探究了如何展開對理論論述和分析問題的兩條路徑:一條路徑是以豐富的總體為開端,分析過程中豐富的總體抽象上升為一些抽象概念;另一條路徑是從最早的、最簡單的抽象概念開始,逐漸分析其背后的豐富的整體。并明確了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這個第二條路徑的科學性。
馬克思在《導言》“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一節中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分析方式進行了探究和批判。馬克思評價第一條路徑為“在第一條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只是把豐富的整體在抽象為越來越簡單的概念,但是無法全面而深刻的認識事物在本質層面上所擁有的豐富的相互聯系,因而,第一條路徑所呈現的不過是以現實和具體為出發點,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探究和提煉上升到概念。第二條路徑是古典經濟學家們所使用的邏輯分析和論述方法;是從生產機制、交往方式和勞動形式等簡單的抽象概念出發,逐漸上升到國家、社會等更為豐富的總體。但是從分工、勞動、等簡單的抽象概念出發,進行研究的結果,只是那些具體事物的共同點,無法認識到具體事物在本質層面上是一個具體的蘊含豐富的規定和內在聯系的集合。馬克思通過這兩種路徑的比較分析得出科學的論述方式——“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正確進行理論探索和分析社會內在相互聯系和實質上正確的方式。馬克思進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研究時是從較早出現、較為簡單的商品范疇展開,分析和論述資本主義運動規律,同時深刻闡述了資本生產的實質。
第二,“從抽象上升到到具體”是抽象精神對客觀事物的把握并把具體事物在人的大腦中具體再現的過程。具體之所以是具體,因為其是豐富的總體,所以具體在人的精神中呈現為結果,而不是單純人的精神活動過程。一方面,馬克思指明,“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以較早出現的、較簡單的概念出發,對其層層剝離和分析,在精神中再現客觀事物的發展過程以及呈現為內在所蘊含的實質。從最早的、最簡單的抽象概念出發,遵循著歷史進程中內在的各種規定和與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論述過程中逐漸完成認知的完整構建。另一方面,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再返回到現實中,實現了思維對客觀具體本質的認知,在大腦中具體的再現出發的過程;絕不是通過精神活動產生具體本身的過程。人認識到概念在抽象精神之外的現實世界中就已經是存在的,因而抽象的概念不能與現實世界中的客觀事物的產生過程等同起來,概念只是人在精神中對具體世界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把握。
第三,以“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對客觀具體的論述要以客觀具體為依據。現實的具體是一個豐富的總體,所以對現實的具體的科學認識應從對現實的具體中抽象出來的最簡單的概念為出發點,而后在人的精神中邏輯地再現客觀事物發展進程中內在的實質和相互之間的聯系。馬克思認為,客觀存在作為思維上客觀存在,然而只是其在思維中抽象后的概念;而不是脫離客觀具體存在而純粹的精神以及精神自我運動形成抽象的概念,而是通過人的精神活動過程把感性世界加工成概念。在思維中抽象后的概念是客觀存在中所包含的許多規定性的集合。在人的精神中再現客觀的存在,不只是對客觀存在的簡單和感性的反映,而是在客觀事物內在本質上認知客觀事物內在的許多規定性。要想深刻認知在客觀事物內所包含的豐富規定性,就要借助人的精神力量分析和解創客觀事物,以客觀的現實為出發點,在精神中對再現客觀具體的再現,并回到客觀的現實中。馬克思在《導言》中一再強調,“在理論方法上,主體,即社會,也必須始終作為前提浮現在表象面前”。要想實現在思維中對現實的再現應該深入了解資本主義社會各個經濟范疇之間的內在相互聯系,就要把資本主義社會最初的、較低級的概念范疇再返回到社會歷史的實踐之中,才具體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范疇之間相互聯系中最為實質的東西。
馬克思在《導言》中確立的科學論述方法,并作了深入的探究和考察。其中“歷史”表示的是人的社會歷史進程,邏輯則關于對感性世界與社會現實規律的認識,將蘊含著豐富的內在規定性的抽象概念再回到社會歷史當中,呈現出即合乎邏輯又符合社會現實的內在規律,并在人的精神中再現社會現實的真相。
其一,邏輯與歷史發展的順序相一致。邏輯是對于具體的現實認識過程中形成的理論,而具體的現實則是認識重要的對象。馬克思對于商品的這種社會的簡單范疇和存在進行了論述。商品只是看起來比生產機制、交往方式和勞動形式等更為簡單的范疇和存在,但是商品卻是那些豐富的具體形成中不可獲缺的。而在人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對具體外在的商品是早于對商品的抽象內在實質的認識,在此之后人的歷史認知進程中,那些具體的存在必定先于抽象存在,“在這個限度內,從最簡單上升到復雜這個抽象思維的進程符合現實的歷史過程。”邏輯順序與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是一致來展開的,抽象的概念反映了歷史進程中那些較早出現的簡單的規定,通過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就是邏輯則是對歷史現實的認識規律,更加真實認知到歷史進程中較為復雜切具有豐富的規定性的歷史現象和本質。
其二,邏輯認識過程與歷史發展進程的相統一,邏輯根植于現實世界,沒有現實的人進行的物質生產活動,也沒有了人頭腦中的邏輯再現。在人的歷史發展早期過程中,人認識的范疇往往是更為具體范疇,對具體范疇的抽象只能在較為發達的社會歷史階段完成。例如,財富,盡管財富的客觀存在歷史已很久遠了,但是直到現代才被人們真實地和深刻地認識;而人們所認識到是那些外在具體各種形式的財富。而在《導言》有如下論述:“最一般的抽象總是產生在最豐富的具體發展的場合,在哪里,一種東西為許多東西所共有,為一切所共有。這樣一來,它就不再只是在特殊形式上才能加以思考了。”對于勞動的理解就不只是在某種特定形式上加以理解,而是在一般形式下進行思考。貨幣主義者對于財富的理解為一種外在具體的物;與人毫不相干的客體,完全是自身之外的具體的物。然而重工主義和重商主義把人的主體性勞動理解為“財富”的源泉,也就是商業和工業勞動,與貨幣主義相較而言有一定的進步,然而,重工主義和重商主義者還是把勞動本身理解為獲取財富的活動。同這些主義觀點向左的重農主義把土地生產物看作財富的主要來源,不再把為了獲取貨幣的活動看作創造財富的來源。馬克思評論亞當斯密對于勞動的思想是進步的,但亞當·斯密的觀點是把前人的外在具體的勞動觀點上升到了內在抽象的高度。
盡管較為簡單的范疇對于具體的范疇來說,可能會更早的出現在人的認知過程中;然而對簡單范疇的抽象卻只能在較為發達社會的歷史階段完成。在現實中,抽象范疇是從屬于更為具體范疇,是對人的歷史發展進程的認識和在大腦中的再現;當社會進入的更為復雜的社會階段時,并進而為人們逐漸認識到其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抽象性。
其三,邏輯與歷史相統一,邏輯必須遵從于歷史,用邏輯表達歷史的本質以及發展趨勢。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現實主體”是資本主義社會,對其的理論論述,是對這個客觀實體內部的復雜關系的從抽象到具體的認識。現實歷史是存在于抽象邏輯之外的歷史現實,不會隨著抽象精神運動而逐漸產生。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進程是邏輯認知的基礎,對其歷史發展進程研究不只是對其歷史自然發展過程的簡單描述,而是邏輯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是思維對透過歷史現實的豐富表象把握歷史現實的內在的相互聯系和本質。例如,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最為復雜的社會形式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形式,而勞動正是在這歷史階段里才能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才會形成復雜的社會相互關系,并因此成為現代范疇。馬克思強調,人在進行生產活動中所呈現出的存在狀態,其實質就是異化的狀態。人的勞動的異化狀態也只能在資本主義這個歷史階段才會出現,馬克思論述了當時經濟組織形式最為現代化的美國,在這個國度中人的勞動才可能呈現出最為真實的實質。所以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研究方法說明了,實現了對客觀事物內部的相互聯系和本質的深刻而全面的認識體現出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馬克思指出,“問題不在于各種經濟關系在不同社會形式的相繼更替的序列中在歷史上占有什么地位……而是于它們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的結構。”對客觀實現的內部的相互聯系和本質的邏輯認識過程是在思維運動中把握和具體再現,也就在較大的程度上符合客觀實現的歷史真相,而在論述客觀實現的內部的相互聯系和本質之時,邏輯必須遵從于歷史,用邏輯表達歷史的本質以及發展趨勢。
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論述方式的研究,使我們更加真實認知到歷史進程中較為復雜且具有豐富的規定性的歷史現象和本質。馬克思在研究和闡述路線上發掘現實社會歷史的真相,因此達到了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與“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在其本質上這兩種方法是一致的,而不是兩種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