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賢

【摘 要】
目的:實驗分析在鼻竇炎手術圍術期實施無縫護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醫院收治的鼻竇炎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行無縫隙護理的實驗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鼻竇炎患者圍術期實施無縫隙護理措施,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在臨床護理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 無縫隙護理;鼻竇炎;圍手術期;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76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029-01
Abstract:
purpos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measure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sinusitis.Method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seamless car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car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life quality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perioperative seamless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seamless care; sinusitis; perioperative period; quality of care
在耳鼻喉科室中,鼻竇炎是一種較為多發的疾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且會出現頭痛、流涕嚴重等癥狀,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了患者的工作。臨床上利用鼻內鏡手術進行治療,手術創口較小,利用鼻內鏡可對鼻腔結構進行細致的觀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圍術期患者的病情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預后效果不佳的情況,因此本文研究認為,對鼻竇炎手術圍術期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措施,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痊愈,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醫院收治的鼻竇炎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行無縫隙護理的實驗組。7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齡(36.12±10.83)歲,患病時間(0.5±2.1)年,其中單側鼻竇炎病變的50例,雙側病變的有2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實驗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是為患者介紹鼻竇炎以及手術治療的基本情況、進行局部冰敷處理等。實驗組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如下:一是,建立護理責任小組,護理成員可有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1名以及普通的護理人員若干。主治醫師的專業技能、臨床經驗等較為豐富,可作為組長,護士長作為副組長,其他的人員作為普通的無縫隙護理人員。每個護理人員對3名患者實施護理措施,由主治醫師以及護士長進行統籌,并對護理人員的護理過程進行監督,隨時對護理措施進行調整[1]。二是,無縫隙護理措施:首先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積極的進行接待,并幫助患者辦理各項手續,為患者介紹本科室的相關情況,尤其是手術的治療成就,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主治醫師要詳細的為患者介紹手術的具體情況,如鼻內鏡手術的過程、療效、注意事項等方面,讓患者全面了解相關情況,積極的配合治療措施的實施。其次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主動的關心患者的手術情況,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態,如患者因為手術疼痛等原因,出現暴躁、焦慮等心理情緒,要進行針對性輔導,給患者播放音樂、播放其喜歡的電視節目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最后術后針對性護理,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多飲水,并在唇部涂抹潤唇物質,防止唇部過干,可在鼻腔內滴入薄荷油滴劑,每天滴入5次左右,避免鼻腔過于干燥[2]。同時,要給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在術后在48小時內,取出鼻腔內的填充物。此外,患者痊愈出院后,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叮囑患者按時服藥,如果有不適的感覺,要及時的就醫。
1.3 對比指標
利用SF-36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并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指標
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利用%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利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利用P進行組間檢驗,P<0.05,表示統計學存在意義。
2 結果
表1數據表明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此外,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3 討論
鼻竇炎是我國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發病初期多是慢性鼻竇炎,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會出現頭疼、大量流涕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臨床治療中鼻竇炎主要有兩種類型,即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急性鼻竇炎一般老年人或者體弱的人較為多發,部分急性鼻竇炎患者會出現全身癥狀,如畏寒發熱、全身不適、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兒童患者會出現發熱、抽搐、嘔吐等現象。局部癥狀一般表現為鼻阻塞,是由于鼻粘膜出現血腫患鼻一側會出現鼻塞的癥狀;膿涕,患鼻會有黏濃的分泌物流出。部分患者會表現為頭痛的癥狀,鼻竇炎常會伴隨頭痛的情況,是由于竇腔粘膜出現腫脹,對三叉神經造成刺激所引發的。慢性鼻竇炎大多老年人較為高發,慢性鼻竇炎多表現為局部癥狀,常見的有膿涕、鼻塞,所流出的鼻涕較為黏膿,且呈現黃色或者黃綠色,部分患者的鼻涕有臭味。而鼻塞的癥狀不同人鼻塞的程度不同,是由于鼻粘膜出現血腫而造成的。部分患者會出現嗅覺失靈的情況。慢性鼻竇炎一般無全身癥狀,即使表現全身癥狀大多比較輕微,常見的有頭昏、萎靡、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鼻內鏡手術是治療鼻竇炎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利用鼻內鏡以及其他的一些手術工具,擴大了鼻竇的開口,讓鼻腔的通氣能力增強。手術時利用了高分辨率以及變換視角的內鏡,可對鼻腔、鼻竇以及深部的病灶進行觀察,并在直視情況下進行手術,可有效的清理裂縫處的病灶,促使鼻竇恢復通氣功能。在直視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大幅度的減少了鼻腔組織損傷的情況,手術的視野非常清晰,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凡事具有兩面性,鼻內鏡手術雖然具有較多的應用優勢,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內鏡的鏡端處容易被鼻腔的分泌物污染,對視野的清晰度造成影響,因此在手術的過程中需要不間斷的清理分泌物,保持視野清晰度。其次,鼻內鏡手術對于操作人員有較高的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全面熟悉患者鼻竇的結構,熟悉鼻竇與相鄰器官的聯系,以免手術并發癥的出現。最后,雖然鼻內鏡手術的效果較好,對患者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小,但是手術后仍會出現鼻腔黏連的情況,因此在手術結束后需要進行常規的鼻腔收斂。同時,在手術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再加上手術的標準不一,導致在圍術期患者的恢復情況較差。因此本文研究認為,在鼻竇炎手術圍術期應用無縫隙護理措施,為患者提高全方位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恢復。
本文所研究的無縫隙護理措施,最早出現在1989年,是美國佛羅里達州某醫院推出的,核心的護理思想是“以人為本”,是一種一站式的護理服務,就是從患者入院開始,就對患者實施護理措施直至患者痊愈出院,包括患者入院時的接待,手術治療中的各種針對性護理,以及痊愈出院后的跟蹤隨訪等,總之要將護理措施貫穿到整個治療過程[3]。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不斷的發現不足,并進行護理措施的改正,持續提高護理效果,為患者提供了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對于患者的康復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多方臨床經驗表明,無縫隙護理服務得到了滿意的效果。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將本醫院70例鼻竇炎患者,作為了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鼻竇炎手術圍術期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措施。實驗結束后,利用統計學軟件,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根據上表1數據可知,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實驗組(65.38±3.98)分,對照組(65.67±4.10)分,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實驗組(85.3±5.26)分,對照組(71.2±6.58)分,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同時,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可知,實驗組對護理持滿意態度的有32人,滿意度高達91.4%,對照組對護理持滿意態度有18例,滿意度為51.4%,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總之,本文研究表明,在鼻竇炎手術圍術期應用無縫隙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在臨床護理中進行推廣。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還需綜合的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明確手術禁忌,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注重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保證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金馥. 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健康教育, 2016, 32(9):845-848.
[2] 吳清, 梁獻秋. 無縫隙護理在提高鼻竇炎手術圍術期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4):2724-2726.
[3] 張有花. 無縫隙護理在提高鼻竇炎手術圍術期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27):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