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玲

【摘 要】
目的:評價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科患者,按照電腦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均分為2組,參照組42例患者采取全憑靜脈麻醉,研討組42例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就不同麻醉方式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進行評價。結果:手術開始后半小時、手術結束后舒張壓指標研討組明顯低于參照組,研討組麻醉12小時與24小時的MMSE評分與參照組相比明顯更優,P<0.05,差異具顯著性。而心率、血氧飽和度、收縮壓等指標則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不具顯著性。結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不論是認知功能,還是血流動力學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值得推薦。
【關鍵詞】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骨科;血流動力學;認知功能;影響
【中圖分類號】R61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090-01
老年骨科患者在實施手術治療前通常需要麻醉,麻醉藥物的使用對于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有所改變,同時其神經系統也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由此造成患者在手術后發生認知、意識、思維、定向等認知功能障礙,產生波動性、可逆性的功能紊亂[1-2]。主要是因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期間始終處在應激反應較高的狀態,易導致心肌缺氧、腦血管急癥以及心律失常等表現,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3-4]。全憑靜脈麻醉、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均為臨床手術普遍采用的麻醉方式,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分別采用以上兩種不同的麻醉方式,對其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進行評價,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科患者,按照電腦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均分為2組,參照組42例患者采取全憑靜脈麻醉,研討組42例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著重就不同麻醉方式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進行評價。以上患者在分組前對于研究的目的、內容及流程完全知悉,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實驗前已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合并心、肺、腎等重要臟器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參照組:年齡64.4-91.1歲,平均年齡為(77.73±11.51)歲,男女比例23:19。體重47.2-76.7公斤,平均體重為(61.28±5.64)公斤,手術類型分膝關節置換術、髖關節周圍骨折內固定術、髖關節置換術,分別有患者9例、12例、21例。心功能分級為Ⅱ級、Ⅲ級,各有患者20例、22例。研討組:年齡64.1-90.7歲,平均年齡(78.04±11.72)歲,男女比例24:18。體重46.8-77.2公斤,平均體重為(60.97±6.03)公斤,手術類型分膝關節置換術、髖關節周圍骨折內固定術、髖關節置換術分別有患者10例、13例、19例。心功能分級為Ⅱ級、Ⅲ級,各有患者21例、21例。通過對2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心功能分級與手術類型等臨床資料的對比可知,其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均衡對比的條件。
1.2 方法
首先,全體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前給予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給予乳酸鈉林格氏液500ml靜滴,并監測血壓、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等各項生命體征,同時為患者做好相關記錄。參照組42例患者采取全憑靜脈麻醉,手術前采用舒芬太尼0.3-0.4μg/kg,咪達唑侖0.05mg/kg,依托咪酯0.15-0.25mg/kg、維庫溴銨0.08-0.1mg/kg進行靜脈麻醉誘導,術中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2-0.4ug/(kg.min)通過微量泵持續予以泵入。研討組42例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于患者L2-3腰椎間隙進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經硬膜外穿刺針置入腰穿針見腦脊液流出通暢給予0.5%布比卡因1.5-2ml,退出腰穿針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3-5cm,控制麻醉平面于T10位置,根據手術時間長短及麻醉消退平面硬膜外酌情追加0.5%鹽酸羅哌卡因,手術成功完成后,通過納布啡,舒芬太尼進行術后靜脈自控鎮痛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麻醉前、手術開始后半小時、手術結束后3個時間點的心率、血氧飽和度、舒張壓、收縮壓4項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監測與記錄。同時對其麻醉后12小時、麻醉后24小時2個時間點認知功能通過MMSE(簡易精神狀況檢查量表)予以評價。滿分30分,涵蓋6方面內容,分別是計算力、記憶力、語言能力、注意力、定向力、回憶能力。若MMSE評分在23分以下或相比較手術前降低大于2分可認定為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1.4 數據處理
利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血流動力學指標與MMSE評分)均數±標準差(x±s)表達,經t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顯著性。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4項血流動力學指標
手術開始后半小時、手術結束后舒張壓指標研討組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差異具顯著性。而心率、血氧飽和度、收縮壓等指標則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不具顯著性。
2.2 比較兩組患者MMSE評分
研討組麻醉12小時與24小時的MMSE評分分別為(26.32±3.42)分、(27.07±2.14)分,參照組2個時間點MMSE評分分別為(24.51±2.93)分、(25.02±1.87)分,相比之下,研討組更優,P<0.05,差異具顯著性。
3 討論
人口老齡化的出現以及麻醉學和外科學的發展使得每年接受麻醉和手術的老年病人逐年增加,而老年病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都在逐漸退化,因此老年人常會出現心腦血管疾病,也正是因為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調節功能減退,在接受骨科手術的過程中,麻醉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嚴重甚至會導致患者由于心腦血管疾病而死亡。因此,通過合理的麻醉,降低血流動力學對患者的影響十分關鍵。全憑靜脈麻醉是將效應與血漿濃度相結合,通過藥物劑量的調整,在確保麻醉深度的基礎上可大大降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9]。而腰麻硬膜外麻醉能夠暫時性麻醉患者的局部神經,從而減輕對其全身器官的影響[10]。
手術開始后半小時、手術結束后舒張壓指標研討組明顯低于參照組,研討組麻醉12小時與24小時的MMSE評分與參照組相比明顯更優,P<0.05,差異具顯著性。而心率、血氧飽和度、收縮壓等指標則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不具顯著性。綜上,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不論是認知功能,還是血流動力學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應在老年骨科患者的手術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懔, 魏萌, 張敏, et al. 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7, 23(14):1922-1925.
[2] 蘇賢. 靜吸復合麻醉, 全憑靜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對比[J]. 山西醫藥雜志, 2018, 47(9):102-103.
[3] 范瀚文, 吳成, 李偉. 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A01):296-298.
[4] 王華. 不同麻醉方式對骨折合并高血壓的老年患者圍術期血管彈性、血流動力學以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8, v.46(5):67-70.
[5] 鐘雪萊, 楊海粒, 王國年. 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肺癌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18, 32(5):432-436.
[6] 鄭育秀, 徐志新, 呂淞,等. 不同麻醉方法對下肢骨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22):5186-5188.
[7] 徐丁滔, 孔寧, 呂欣. 全憑靜脈麻醉和腰硬聯合麻醉對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臨床骨科雜志, 2018, 21(2):218-220.
[8] 鄒筱萌, 李和. 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聯合麻醉在高齡骨科患者手術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學, 2017, 15(5):908-910.
[9] 吳佳璇, 游志堅. 老年骨科手術患者圍麻醉期嗅覺改變與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8, 39(6):540-544.
[10] 賈麗玲, 李雁楠, 楊光,等. 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不同比重羅哌卡因腰麻臨床應用比較[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8, 49(2):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