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嵐

x【摘 要】目的:觀察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鎮靜鎮痛藥物的應用效果與護理方法研究。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鎮靜與鎮痛藥物;將40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將40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各項臨床指標。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在機械通氣時間、鎮靜藥物使用量以及患者ICU住院時間中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在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重癥監護室是搶救與治療病情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大部分重癥監護室患者均需要進行機械通氣作為呼吸支持[1]。而在對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過程中,患者往往會出現躁動、不安等情緒,且還會出現患者自主呼吸與呼吸機相對抗的情況。因此,對于機械通氣患者,往往需要采用鎮靜與鎮痛藥物,同時輔以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此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了80例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分析了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鎮靜鎮痛藥物的應用效果與護理方法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0例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所有患者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就診的患者。其中,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患者的年齡在26~69歲;平均年齡(45.37±7.64)歲;研究組40例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患者的年齡在27~68歲;平均年齡(46.21±8.49)歲;2組患者在各項資料中均可以進行對比。
1.2 研究方法
鎮靜鎮痛藥物: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充分了解患者是否需要鎮靜與鎮痛藥物。對于需要進行鎮靜與鎮痛的患者,給予患者靜脈注射鎮靜劑,先對患者進行靜脈誘導,隨后改為微量注射泵,持續對患者進行靜脈泵注。采用注射咪達唑侖的方式進行誘導,劑量為3mg,隨后選擇生理鹽水聯合0.08mg/kg·h咪達唑侖+1ug/kg·h芬太尼進行稀釋,持續靜脈泵入。
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1)體位護理:加強患者的體位護理工作,幫助患者采取半臥位或將患者床頭抬高30~45°,保持患者的呼吸通暢,避免患者出現誤吸的情況;(2)呼吸道護理:常規對患者進行呼吸道濕化,在進行吸痰前,需要盡可能的減少使用生理鹽水對氣管插管進行沖洗。防止氣道分泌物沖洗進入到患者的肺部。在進行吸痰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吸痰時保持動作的輕柔,避免患者氣道受到損傷;(3)營養支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選擇合適的營養支持方式。早期的營養支持不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同時還能夠改善患者胃腸功能紊亂的情況。在對管飼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患者是否存在腹脹與潴留等情況,同時還需要做好嘔吐等預防工作,避免患者出現誤吸;(4)嚴密觀察: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根據患者各項生命指標的變化情況,為其設定好呼吸機參數,及時調整呼吸參數情況。注重呼吸機的工作狀態,若呼吸機參數出現了報警情況,則需要立刻糾察報警的原因,并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
1.3 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各項臨床指標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80例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9.0版本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2組患者在各項臨床指標水平中均采用“”進行計算,行t檢驗。
2 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在機械通氣時間、鎮靜藥物使用量以及ICU住院時間中均顯著優于采用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機械通氣作為重癥監護室患者治療中的一項重要措施,由于機械通氣會導致患者出現人機對抗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機械通氣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采用鎮靜與鎮痛藥物,以此來提高患者的舒適程度,避免患者出現躁動、耗氧量增加以及意外拔除導管等情況的發生[3]。而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患者輔以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意外情況的發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效果。現階段,綜合護理干預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與傳統護理方式相比,綜合護理干預更加注重于護理過程中的細節管理,能夠更加全面的對患者實施綜合性的護理干預。通過體位護理,能夠幫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確保患者的呼吸通暢[4];通過呼吸道護理,能夠做好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工作,降低感染、誤吸等呼吸道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的有效率;通過營養支持,則能夠早期給予患者相應的營養支持,改善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而通過嚴密觀察,則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設定好呼吸機參數,并有效避免呼吸機使用過程中意外情況的發生,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在機械通氣時間、鎮靜藥物使用量以及ICU住院時間中均顯著優于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在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盧瑞杰. 綜合護理對于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效果分析[J]. 世界中醫藥, 2017,13(12):193.
劉佐嘉, 戈曉華. 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兒鎮靜護理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 上海護理, 2018, v.18;No.104(08):15-19.
楊安敏. 綜合護理干預預防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臨床應用價值評價[J]. 中國全科醫學,2018,24(7):385-386.
賀曉元, 譚江紅, 李映蘭. 實施ABCDEF集束策略對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患者譫妄發生率和持續時間的影響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 2018, 33(23):54-56.
黃進寶, 李紅艷, 翁恒. 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鎮靜策略研究進展[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7, 40(2):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