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邢雪婷 羅鵬
【摘 要】目的:主要分析胃腸外科圍手術期中使用加速胃腸功能的處理方法,能夠對手術后期的胃腸功能起到什么作用。方法:選取了在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這段時間內來我們醫院進行胃腸外科手術的140名病患,并且使用隨機數表的方法來進行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病患各有70位。對照組中的病患使用常規型的手術治療方式,觀察組中的病患使用圍手術期的特殊處理方式措施,分別比較兩組病患手術后期的胃腸功能以及滿意程度。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第一次肛門的排氣時間和腸鳴音的再現時間相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的病患排氣時長和腸鳴音的再現時長短于對照組的病患排氣時長和腸鳴音的再現時長,兩組數據間的差異均具備統計學概念;比較兩組實驗組的護理滿意程度,可以發現觀察組病患的護理滿意程度比對照組更高,兩組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概念。
【關鍵詞】胃腸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胃腸功能;腸鳴音
【中圖分類號】R6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引言
臨床醫學中胃腸外科手術是一種常規型的手術,我們國家的外科手術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在圍術期中使用了較好的處理方法,而處理方法包括預防性抗生素的運用、手術前的引流操作、胃腸道的準備、麻醉處理和后期的治療方式等,然而這些方法用來緩解病患病情、促進病患更快更好康復還有待觀察。故本文主要選取了在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這段時間內內來我們醫院進行胃腸外科手術的140名病患,并將它們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思考圍手術期間的處理方法能否對病患手術后期胃腸功能的恢復起到幫助作用。
1 加速康復外科的具體含義
加速康復外科主要是在圍手術階段依照相關的醫學證據來使用一些優化方法,進而更好地減小病患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疼痛感,從而避免出現一些并發癥,能夠有效地保護病患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器官,病患可以更快地恢復。加速康復外科中需要手術者、麻醉師和護士人員一同加入,互相配合。首先,要做好手術前身體和精神上的兩方面準備;第二,盡可能減少手術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應激性反應;第三,要及時隔絕傳入神經傳出的應信號,這樣能夠降低病患的刺激感受程度,進而使應激反應的次數大大減少。
2 資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選取了在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這段時間內入我們醫院進行胃腸外科手術的140名病患,并按照隨機數表的方法進行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實驗對象各為70名,對照組中共有40名男性病患和30名女性病患,其中病患的年齡差距為31歲,平均年齡在33歲左右,他們的病程大都是6個月至3年這個范圍之中;觀察組中共有42名男性病患和38名女性病患,其中病患的年齡差為31歲,平均年齡是35歲左右,他們的病程大都是3個月至4年這個范圍之內。兩組實驗組的數據差異不太明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價值。
2.2 方法
在對照組中采用常規型準備、常規型檢查和手術后期生命體征的檢測等處理方法,而觀察組則基于對照組這些處理方法之上加入圍手術期的處理方法,圍手術期的處理方法可分為三個環節,首先,要做好術前處理工作。醫護人員在對病患進行手術治療之前,要對消化道中患有出血癥狀的病患進行止血操作,還要額外留出胃管,并隨時觀察胃腸的出血情況。止血方法需要根據病患的出血量多少相應地適應腎上腺素,其用量一般是4毫克至10毫克之間,它先要對腎上腺素進行稀釋,然后使用冰生理鹽水來洗胃,這樣能夠加快血管的收縮反應,防止消化道的大量出血。另外,預防性抗生素的運用能夠更好地抵制革蘭陽性菌與陰性菌,有助于胃腸功能盡早康復。病患在進行手術治療之前只可以進食流質食物,輔助甲硝唑、維生素K和鏈霉素藥物。手術當天或前一天晚上要進行灌腸清潔工作,如果病患出現幽門梗阻的現象要立即采取減壓處理措施;第二,手術過程中的處理方法,醫護人員要科學地控制好手術過程中室內溫度以及病患的體溫,使用溫鹽水來沖洗病患的腹腔;第三,手術后期的處理方法,病患麻醉解除之后,醫護人員要使用青霉素生理鹽水滴注到病患的靜脈中,注意一天內滴注兩次,還要檢查病患的胃腸道功能,根據病患的胃腸道康復狀況來適當地按摩病患的腹部,或者加入一些藥物來促使腸胃功能轉動。
2.3 觀察和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病患的胃腸功能康復狀況,包括肛門排氣的時長、腸鳴音的再現時長和肛門第一次排氣的時長以及病患的滿意程度。滿意程度股打分使用滿分制的打分方法,特別滿意是高于90分,較為滿意是65分到90分之間,不太滿意是65分以下。
3 結果
3.1 胃腸功能的康復狀況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肛門第一次排氣的時長、肛門排氣的時長和腸鳴音的再現時長,可以發現觀察組病患的各類時長比對照組更短,兩組數據間具備統計學概念。
3.2 滿意程度
將觀察組的滿意程度和對照組的滿意程度相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中病患的滿意程度都高于對照組中病患的滿意程度,并且觀察組中病患的滿意程度達到了97.45%,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程度僅僅是77.45%,兩組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概念。
4 討論
胃腸外科圍術期的處理方法是醫學界中有所創新的處理方法,它能夠幫助病后手術后期胃腸道功能的快速康復,對于病患手術后期身體機能的恢復有著積極作用。但是處理方法的使用不恰當將會影響病患手術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甚至出現一些并發癥,對于手術治療效果有著不利影響。所以胃腸外科圍術期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一般來說要從三方面著手,醫護人員要做術前準備、手術過程中的處理工作和手術后期的處理工作,進一步實現消化道的有效止血、預防性抗生素的運用、并規定病患在手術前禁止飲食、保持病患手術期間恒定的體溫、做好手術后期的感染性預防措施等,實現病患胃腸功能有效康復。本文研究結果反映觀察組病患的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的滿意程度,所以在胃腸外科手術中采用圍術期處理方法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有助于病患胃腸功能的恢復和完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矯智國.胃腸外科圍手術期加速胃腸功能康復的臨床應用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05):9+20.
楊永春.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處理中的加速康復外科的新理念[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0):13730.
徐靜,袁新平,魏建龍.胃腸外科圍手術期處理中的加速康復外科的新理念[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2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