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軍 舒濤 張亮
【摘 要】目的:對于現階段的臨床醫學領域來講,器官移植與器官捐獻構成了關鍵的臨床醫學部分。在目前的現狀下,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已經能夠受到較多群體的關注,其中根源主要在于捐贈者自身思維的轉變,以及外界某些要素導致的影響。因此對于器官捐獻以及器官移植的特殊領域而言,關鍵在于明確多層次的各種影響因素,據此給出關于該領域認知度的解析。
【關鍵詞】器官捐獻和移植;認知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1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主體自身具備的認知層次能夠顯著影響到人體器官移植與捐贈的效果,其中主要涉及認知度的典型影響因素。進入新時期后,臨床醫學領域日益表現為緊缺的人體器官需求,因而客觀上體現了鼓勵器官移植與器官捐獻的必要性[1]。從主體認知度的視角來看,對于器官移植與器官捐獻的主體需要予以相應的鼓勵,并且通過強化該領域宣傳的舉措來管理捐獻人體的健康器官,提升該領域的主體認知程度。
一、器官捐獻和移植認知度的具體影響因素
(一)關于年齡因素
器官捐獻意愿將會顯著影響到捐獻者的動機,在此過程中,捐獻者目前所在的年齡段構成了較為顯著的影響因素。具體來講,年齡因素以及捐獻意愿之間通常都會呈現反比的關系[2]。也就是說,器官捐獻者如果已經達到了較大的年齡階段,那么與之有關的捐獻意愿就會逐漸呈現削減的狀態。反之,器官捐獻者如果處于30歲以內的年齡段,則會表現出相對強烈的器官捐獻主觀意愿。探析此種現狀的根源,主要在于年齡較高的多數主體都無法接受捐獻自身器官的方式,然而年齡較小的主體則傾向于奉獻自身的健康器官。
(二)關于性別因素
經過分析可見,在目前現存的各類器官捐獻主體中,男性以及女性占據了大致等同的比例[3]。由此可見,器官捐獻的主體意愿以及主體性別之間并非具有顯著的關聯性。然而相比來講,主體文化層次將會直接影響到捐獻人體器官。在此前提下,分析可見文化層次較高的多數主體都能接受捐獻器官的行為。反之,文化水準偏低的主體無法接受捐獻自身的器官,并且認為此種行為無法得到相應的收益,因此表現為反感或者排斥的心理狀態。
(三)關于婚姻狀況因素
捐獻器官意愿以及主體婚姻狀況之間也具有某種內在的關聯性。通常情況下,目前處于喪偶狀態或者離異狀態的特殊群體傾向于排斥器官捐獻。但是相比而言,具有較高捐獻器官意愿的群體主要包含已婚與未婚的兩類群體。例如在去年的時間段內,已婚群體總共占據了超出40的捐獻人體器官比例,而喪偶群體僅僅占據5%左右的比例。因此經過判斷可見,婚姻狀況將會顯著影響到捐獻器官者的心態,并且影響到最終的器官捐獻決定。
(四)關于宗教信仰因素
在目前現存的各類影響因素中,宗教信仰因素占據了最高的比例,并且與捐獻器官的意愿之間具有最為緊密的聯系。例如對于擁有佛教信仰的特殊群體而言,此類人群傾向于捐贈器官,并且認為捐贈器官屬于善舉。與之相比,對于不具備任何信仰的群體而言,捐獻器官的意愿則呈現復雜性的狀態。在此前提下,相關部門需要做到逐步強化該領域的相關宣傳,通過運用潛移默化的宣傳與引導方式來轉變器官捐獻者的認識。
二、探析改進措施
從當前的現狀來看,各地針對健康的人體器官都已經表現出顯著增多的趨向,進而體現了亟待彌補的該領域需求缺口[4]。經過統計可見,在去年的時間段內,國內共有兩萬人具備捐獻器官的真實意愿,并且符合成功開展器官移植的必要條件。但是與之相比,共有超出200萬人需要進行特定的人體器官移植操作。在此前提下,目前針對器官移植的特殊醫學領域應當能夠全面明確現階段的器官移植真實需求,進而運用科學措施來增強該領域的認知程度。
具體針對器官移植捐獻領域如果要達到切實提升認知度的目標,則關鍵措施應當體現在轉變人們對于移植器官的思路與認識,并且針對潛在的器官捐獻者也要做到全面關注其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尤其涉及人文素養層面。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針對移植與捐獻人體器官的領域也要致力于強化現有的宣傳普及力度,通過投入更多資金并且健全現行法規的舉措來全面鼓勵捐獻健康器官。作為現代企業來講,應當全面著眼于該領域新型人才的培育,針對該領域的技能型人才也要做到全面予以引進。
結束語:
近些年以來,器官移植以及器官捐獻的相關技術手段正在迅速實現改進,并且各地醫院針對器官捐獻也給予了較多的重視。各地通過推行器官捐贈領域的相關政策,應當能達到保留死者健康器官的目的,確保將死者器官運用于后續的醫療過程。主體認知度構成了器官移植與器官捐贈的最關鍵影響要素,因此針對認知度因素需要做到全面予以提升。同時,相關部門針對器官捐獻與移植應當著眼于全面進行鼓勵,確保針對該領域能做到投入更多資金,以此來扶持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丁松明,陳徐亮,鄭樹森等.心臟死亡器官捐獻供肝肝移植術后膽道并發癥發生的原因及診治策略[J].浙江醫學,2019,41(08):840-844.
肖樺,陳新國,朱雄偉等.HBsAg陽性心臟死亡器官捐獻供肝的選擇性使用及對肝移植預后的影響[J].武警醫學,2019,30(03):244-248.
黃艷紅,袁宏俊,陳夢倩.器官移植認知度和意愿度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0(02):24-29+34.
陳璐璐,朱家明.器官捐獻和移植認知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2(01):51-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