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梅
(貴州省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 畢節 552100)
第一,要具備全面的文化素養。旅游業屬于一項文化產業,它包含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儀的方方面面。在旅游過程中,旅游從業人員需要向消費者解說、展現旅游區域的文化歷史、文化內涵,滿足消費者的求知、求趣等方面的需求,激發消費者更加強烈的旅游欲望。所以,文化素養是一種全面的文化修養,包含了自然、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文化素養,是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必備的職業素質。第二,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從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也是一個國家、地區精神風貌的表現形式之一。其中,尤其要具備良好的環保意識,保護寶貴的旅游資源。所以,培養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與思想品質,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更好地在旅游業中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第三,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旅游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必須要有愛心、有耐心、較好的抗壓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在面對工作中的各種旅游突發事件時可以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來應對和處理,所以,在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進行職業素質培養時,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應對、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教授學生必要的心理、社交等方面的知識。學??梢蚤_設與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學科課程,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第四,要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中職旅游管理學生在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心理素質、文化素養等品質后,還要具備將知識與品質應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充分發揮專業知識與品質的效能。作為一名管理者,不僅要懂得經營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還要具備旅游項目策劃、營銷、宣傳的實踐能力以及必要的適應能力、公關能力等。所以,要加強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學會應用知識,培養良好的業務素質。
首先,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中職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一定的職業技能,在入學初期學校便會從學生的未來就業出發制定一套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教育逐漸有了較為穩固的師資力量,但在經驗傳授與實踐教學方面仍有一定缺口。針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科特色,校企合作這一培養模式十分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學??梢院鸵恍┲糜喂竞炗喤囵B協議,承諾為其培養一定數量的優秀人才,而旅游公司需要安排公司內部具有豐富工作經驗與專業知識的中層管理人員定期到學校授課,傳授學生行業最新知識,分享工作經驗。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學生可以把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與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實際相結合,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心智,豐富學生的經驗。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跟隨經驗豐富的導游帶團出游,提升學生在實踐中組織管理、解決問題的能力,返校后還要進行活動總結,并為其他學生傳授心得,發揮朋輩教育的作用。其次,建設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在中職院校建設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加快培育學生職業素質的基礎。所謂雙師型教師,即具備“雙能力”的教師,不僅可以勝任專業的理論教學,還能夠指導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可以實現畢業即就業。雙師型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不僅可以教書育人,還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指導。同時,雙師型教師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與適應能力,可以及時應對專業發展,適時對培養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做出改進。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教師的選拔與優化,讓他們深入企業進行學習鍛煉,提高其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優化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結構,充實教師隊伍。最后,利用就業指導課對中職學生加強職業素質培養。大部分中職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前景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面對這一現狀,學校可以從學生關注的問題出發,利用就業指導課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旅游管理專業,樹立正確的擇業理念。以就業指導課為基礎,可以定期開展旅游管理專業職業分析與指導活動,通過互動討論的形式分析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找準定位。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中職院校可以定期開展多種與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在豐富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育學生的職業理想,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職業素質,實現就業指導課的教育目標。
在當今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教育中,存在著大量只重視職業技能教育而忽視職業素質培養的現象。這一現狀不利于學生今后的順利就業,更不利于我國旅游業的長遠發展。上文就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基本要求、實現路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以期中職旅游管理專業以及我國旅游業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