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英
(廣西百色市右江區百林小學 廣西 百色 533000)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方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新課改的重點要求。但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更需要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下功夫,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積攢足夠的閱讀儲備。由于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中的文章有限,因此,教師不能將全部希望都放在課堂上,而是要重視學生在課外的閱讀,并通過合適的教學策略來讓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變被動為主動,養成閱讀的習慣。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收獲更多的知識,更是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穩步提升,并進而反哺對課文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從而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有專家通過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偉大的詩人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也曾經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七分得益于課外。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的學習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還問題重重,不僅影響著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也明顯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語文閱讀是實現師生與書本對話的一個教育過程。從這里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時,閱讀是師生之間交流一個非常重要的媒介,也能促進師生與書本之間的有效交流。
1.1 有利于增長知識開拓視野。要想把語文學好,單純依靠課本肯定是行不通的。語文課本的內容的有限性明顯限制了小學生的閱讀,這樣就會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另外,單純閱讀課內的文章對學生之后適應其他種類的閱讀不利,課本的局限性會明顯影響學生的其他閱讀。同樣隨著科學文化的不斷進步,對閱讀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有所收獲,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1.2 有利于識字教學。對于小學生,尤其是對于低年級而言,識字的學習是語文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而課外閱讀對于學習漢字來說,有著很大的益處。在課堂中學習過的漢字,在閱讀中遇到可以加以鞏固;對于沒學過的生字,在閱讀中可以提前熟悉。只有通過多看、多認,才能做到溫故而知新,才能真正的學會。
1.3 有利于寫作能力的培養。閱讀與寫作,一個是吸收,一個是表達。寫作就是把自己腦中的東西寫下,變成一段段的文字,但要想有所寫,一定要有所讀,只有進行充分的閱讀,讓腦子里有東西可以提取,才能寫下想寫的,不會出現我愿意寫,但提筆發現找不到語言可以描述的情況。另外,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可以通過閱讀增加知識儲備量來彌補。同時優秀的作品也可以深深影響到學生的寫作方式、寫作風格。
2.1 做好課內外銜接,促進課文理解。想要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發揮出課外閱讀的作用,教師首先要從課文出發,將課外閱讀與課堂學習聯系起來。在課本文章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出現一些理解上的困難,而課外閱讀的實施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是有著積極作用的。教師可以對學生閱讀的書目進行規劃,鼓勵學生去閱讀一些與所學文章在內容上有著相似之處的文章,進而讓學生在類比的過程中對這一類文章的特點增進了解。這樣一來,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自然就會更進一步,自身的語文能力也會得到裨益。
比如,在《曹沖稱象》這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找來一些像是《田忌賽馬》、《司馬光砸缸》這樣類似的寓言故事來進行閱讀。這些故事都是通過簡單的故事敘述來闡述一定的道理,具有著相當的相似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方面能夠從文章中體會到更多的道理,而另一方面,有了對比之后,也更容易理解課文的敘事脈絡和表達手法。這時,教師再將這些語言故事放到一起進行講解,學生自然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
2.2 課外閱讀有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語文學習,對基礎的語文知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在閱讀時知道如何進行分段和分句,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多加注意的是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養成一定的閱讀素養。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我們都知道,閱讀的書目越多,積累的寫作素材也會越豐富,正如聚沙成塔一樣。學生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寫作素材會使他們的作文內容非常豐富,不像之前那樣作品內容空洞乏味。除此以外,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還需要通過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加強學生的事物判斷力,提高學生對于各種風景人物的描述。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模仿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并且學生經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以后,對事物也會有屬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同時還能使學生積累一定的寫作技巧。例如一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描述時使用的是從上到下進行寫作,教師就可以根據比文章指引學生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如何對人物進行描述。學生在以后寫作文時可以通過平時的積累采用同樣的方式去寫作,不僅寫作內容比較豐富,寫作技巧也有了一定的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不是一朝能夠完成的工作,這需教師和家長長期的共同努力,教師和家長要好好地配合為學生提供更加方便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渠道,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地進行調整,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