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濤
(湖南省宜章縣一六鎮中心小學 湖南 宜章 424200)
簡便計算不管是在上學時期還是日常生活中,它都是應用最多的計算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簡便計算是小學生應該熟練掌握的一種計算能力,簡便計算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計算速度,并且可以使學生的計算準確率逐漸提升。
計算可以說是數學這一門學科的基礎,是數學學科的重要領域,絕大多數數學知識都基于計算。想要學好數學,學生的計算能力無疑是一個硬性要求,學生計算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數學學習的質量,乃至在數學這一學科上可以到達更高的高度。小學的教學可謂是基礎教學,基礎打好了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無疑更加有利。小學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四年級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進行培育引導,讓學生構建出簡單的數學思維、掌握計算方法,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計算速度和計算能力。提高小學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能力對學生未來在數學學科上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1 計算定律混淆。在簡便計算中最難掌握的運算定律就是乘法分配律。其實乘法分配律的名字取得非常形象貼合實際。分配,分別相乘再相加。而在實際運用中學生經常會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結合律弄混淆,究其原因就是對乘法的概念理解的不透徹,進一步說就是乘法沒有學扎實。
2.2 思維定勢的影響。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這是很多同學反復做了很多的練習題,還收獲不到很好效果的原因之一。如400÷25×4這道題,很多同學受到25×4=100這個思維定勢的影響,錯誤的解答成400÷100=4,其實這道題目是沒有簡便計算的方法,因為這里是按照四則運算的順序解答的,雖然乘除法是屬于同級運算,但是應該是乘除法誰在前就先算誰。
數學的簡便運算在二年級中稍有涉及,主要是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這時候孩子的心智還很幼稚,此時如果采用鼓勵,表揚的手段去激勵學生真的是很重要,比如你跟小朋友說:“你好棒啊!”、“你是神算小能手!”、“這樣的做法真聰明!”,雖然這些只是口頭上的表揚,但是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這些是對他們做法的肯定,他們做到了表率的作用,學生們會很難忘,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們對簡便運算的熱情,如果他們一開始就嘗到了簡便運算的甜頭,他們就會越來越有學習數學的勁頭。
如果單純的讓學生去計算很多計算題,恐怕他們會煩躁,會不耐煩,所以這個時候需要老師創設有趣的情境去互動,從而可以激發孩子們主動參與探究,讓學生去說出題目中的條件,列出算式,自己研究算式,找出解算式的最簡便的方法,讓學生可以切身感受到簡便計算的快樂,豐富他們的數學活動經驗。及時糾正學生的算法錯誤,提高計算效率。我們很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往往對于那些易錯題毫無招架之力,為了減少這樣的情況一再出現,老師們可以針對這類易錯題進行收集整理,然后以不同的形式呈現給孩子們,讓他們去當小裁判去改正錯誤。可以把做錯的計算題變成連線題、應用題,也可以簡單的進行變式,最后再讓學生們一起分析題目中的錯誤,進行一場“錯誤賞析”。
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要從小開始培養的,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地進行變式訓練,以此來提高孩子們的計算熟練能力。老師在設計計算題目的時候,可以多項考慮,純加法、純減法、純乘法、純除法以及混合運算,變式訓練的練習題一定要多樣化、趣味化,不是單純的去計算,例如填空題、選擇題以及解決問題等,難度層層推進,并且讓題目設計的有梯度,保證訓練的項目沒有跑偏,相當于是專項訓練,當然,題量不建議太多,不然會讓學生產生厭惡感。在對題目講解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投影、互判作業、讓學生上講臺去講解,現在的教學手段很豐富,都可以讓孩子們的練習過程變得不再單一,有助于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使用簡便運算不應只是在課堂上、在考試卷子中,應當把簡便運算當做一種運算的習慣,尤其是小學生,一步步的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所以我在日常的數學活動中會給他們一個星期進行一次計算題大賽,既能促進他們大腦飛速運轉,又能慢慢的讓他們養成簡便運算的習慣。故此,這就要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己擅長的方法去引導學生們去運用簡便運算解決問題。不論是引用圖形還是不同形式的呈現,都要努力的培養學生簡便運算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中經常提問,“你們有沒有比老師的方法更簡單的方法?”如此的形成一種習慣,激勵學生們去主動思考,學生便會在日常的計算過程中努力思索,主觀上就會去想,我可不可以用簡便方法去計算,這樣的習慣往往會有效地提高數學計算能力,增強了學生們的數學思維。
綜上所述,在日常的小學教育目標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們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要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數學思維。教學生們如果像趕鴨子上架那樣上趕著讓學生們去做習題,學生收獲的往往會很少,數學這門學科,尤其是小學數學,是打開孩子們腦洞的關鍵學科,所以數學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思維禁錮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