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陽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興賢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8)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教育,而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一個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的本領。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大有裨益,學生有了獨立思考就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的學習,推動學生自身對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并且,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造就與素質教育的理念十分符合,也和新課標當中將學生發展作為中心的理念相應。因此針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造就,已經是目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事項。
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并提出解決方式的能力。人類社會就是在我們不斷的質疑過去現在和找尋答案的過程中進行創新、進步的。所以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是很必要。
2.1 目前教學方式被傳統教育模式深深影響。雖然新課標當中有明確地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強調,嚴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起重視,要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目的,通過積極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發揮主動性進行思考和對學習的研究。但在教學過程的實踐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針對學生的現狀進行改變而是被傳統的教學方式所深深影響,依然還是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講他的,學生只可以在臺下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之間極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使得學生對問題沒有深入思考和分析,會讓學生依靠老師沒有自我學習的主動性,還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被教學方式所約束,很難進行創新和實質性的進展,會使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后不好順應社會發展對其的要求。填鴨式教學方式帶來的課堂是無味、死板的,又因為數學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填鴨式教學方式無法調動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也不能造就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使其主動進行學習[1]。
2.2 教學方式一成不變。小學生會對新事物充滿好奇,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學習中也一樣。而且小孩子對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差,較容易被周圍影響,對學習的熱情持續不長。如果老師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激發,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他們主動進行思考,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但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小學生的特性,缺乏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因此他們的教學無法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導致學生沒有積極參與課堂,錯失了良好的培養獨立思考本領的機會。
3.1 引進有效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教師要想切合實際地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便需要適當地引進有效問題。也就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期間,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全面認知數學問題,并且對其進行獨立分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尋找其他學生給予幫助,然而本質上要組織學生自我努力獲取數學認知。教師可以設置趣味性的數學問題,適應學生好奇心的需求,若學生在問題思考期間找不到思路,可以和教師溝通,逐步探索有效的解決問題方式。由此在循序漸進的引導中,學生得到解決問題的良好體驗,堅定學生學習信念,巧妙地加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比如《觀察物體》的教授,教師可以引進生活中的問題,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樹立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首先組織學生觀察講桌上的粉筆盒,試問學生:這是什么物體?你們看到的是盒子的哪一個面?我站在粉筆盒的前面,看到的是盒子的哪一面?引發學生思考。之后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引出教學主題,給學生滲透獨立思考的學習意識,最后和學生共同分享自己的答案,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帶領學生走進數學知識的世界,感知奧秘。
3.2 提煉知識點豐富教學形式。使小學生對數學產生熱情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教學中的內容選取作為關鍵,提煉學生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性強的知識點通過有趣的形式呈現,比如:在學習“時分秒”的知識時,教師帶領學生制作鐘表,在轉動表盤的游戲中認識分針與秒針的相互關系,獨立思考它們的轉動規律和時間與生活發生怎樣的意義等。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地表現出來,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升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3.3 多給予積極的肯定,讓學生保持樂觀的情緒狀態。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認真思考、積極學習、表現良好的小學生給予發自內心的鼓勵和稱贊時,將會引起自己和其他學生的認同感,可以增加自信心提升優越感,還可以積極的起到帶領和帶動的影響性作用[3]。而感到自己被忽視、壓抑和懲罰的狀態時,小學生就會形成逆反和逃避的心理狀態。有效地管理好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管理,對教學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老師和家長需要對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時期狀態,實效的運用正面的表揚、贊許的形成來鼓勵學生保持積極向上、陽光樂觀的情緒狀態。明確地指正出學生的進步和提升,要讓學生自己感同身受,發現自己的存在感。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時要有感情的、要真實并且具體的表揚,不能籠統敷衍地說“你真棒”、或“你做得很好”“你真聰明”等等這些語句,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真情實意的表揚和鼓勵,因老師對小學生的肯定態度和歡愉的評價,對學生的心理情緒狀態會造成極大程度的波動和影響。學生才能更加明確的認識到自身的進步與不足之處,才能增強信心,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地在教學中滲透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小學作為學生啟蒙的關鍵時期,影響到學生今后的成長方向。所以教師要給予此項教學任務高度關注,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通過有效的方式,包括有效問題的引進、小學合作學習模式以及布設學習情境,全面給學生滲透獨立思考的意識,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彰顯數學教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