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麗
(貴州省水城縣玉舍鎮玉舍小學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教師既是知識傳授者,也是課堂引導者。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更加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轉變作業評價理念,創新作業批改方式,在作業批改的評語中妙筆生花,將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單一的“唯分數論”的作業評價方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作為推進新課改的具體實施者,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深刻領悟新課改的要求所在,構建一套“以培養興趣為出發點”的作業評價理念,分數不能作為唯一的作業評價標準。具體來說,一是小學數學的從業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改中關于作業和作業評價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牢記數學教學更重要的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從這個角度出發,依據所授內容,精心設計課后作業,并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開展作業批改。二是作業批改過程中要加大學生的參與力度,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作業批改的唯一主體,但是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互評。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匿名互評等形式,豐富作業批改方式,同時為小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互相啟迪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其他同學的作業反思自己的作業,更加注重過程考核,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作業評價進一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業批改雖然減少了師生的直接互動,但仍然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作業內容是教學內容的直接體現和總結升華。小學數學學習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內容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因此作業的評價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單一重復,而是要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多元化的作業批改方式。一是構建多元化的作業評價指標,分數是作業評價的重要組成而非全部,應將學生完成作業時的學習態度、書寫質量、自主延伸、作業評述、錯題探究等各方面都納入作業評價過程,以作業為載體,全面考核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綜合素養。二是豐富作業評價的主體,在傳統的以老師為主的基礎上,引導家長積極參與作業評價。要特別注意的是,家長的主要任務并不僅僅是評判對錯,或者作為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直接見證者,而是要切實履行作業評價主體的責任,嚴格按照以上作業評價指標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賦分,作為老師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小學生的年齡段基本在6-12歲的區間,這一階段的小孩子想象力豐富,對周邊環境充滿著好奇,心中有很多疑惑,這也導致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教學更加貼近生活,教學內容傾向于用簡單的數字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課堂教學要從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他所應該得到的發展,而教師在作業評價過程中也要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和教學內容的新變化,努力適應個體差異,積極探索趣味性的作業評價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作業評價不一定要用文字呈現出來,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化的題目考核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例如“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這部分內容,可以要求學生回家后認真觀察家里的長方形物件,然后選擇其中的2-3個,自己動手測量長度和寬度,再完成周長和面積的計算,作業考核時,要求學生以文字描述或口頭表達進行展示作業,教師和其他同學一起打分。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的興趣會大大提升,有效訓練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觀察探索等綜合能力。
6-12歲的小學生天真活潑,情感豐富,表達方式簡單直接,他們經常會沒有任何隱藏的流露出真情實感。作為稍顯嚴謹的數學教學,老師就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征,主動加強師生情感交流,通過小學生情感層面的認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作業評價過程中,要努力提高作業評語質量并注意學生的差異化性格特征。在傳統認知中,評語大多出現在語文等學科的作業批改中,數學只需簡單的對錯即可。但在新課改背景下,更重要的營造一個數學學習環境,因此,作業評價必須加入高質量的評語,可以通過打油詩、鼓勵話語、藏頭詩等形式對小學生的作業進行情感賦分,并逐步形成老師自己批改數學作業的特色,但是要注意評語不能千篇一律,這樣容易讓正處于情感敏感期的小學生產生失落感,最好是能夠結合每位學生的性格特征或者結合作業內容的特點,給予個性化的評語,讓學生對每次作業都充滿期待,從而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