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從英
(四川省高縣文江鎮中心小學校 四川 宜賓 645150)
關注新教師成長是每個學校師培師訓工作中的重心,是關系到一個學校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為新教師,要以專業成長為根本,課堂教學為平臺,教育教學質量為載體;作為新教師,要有職業的幸福感和責任感、虛心好學的態度、積極思考的習慣、力爭上游的精神,具備了這些,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對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建議。
1.1 課堂導入(5—10分鐘):包括情景導入、游戲導入、練習導入等。(此處重點介紹課前練習)
(1)就近知識區的知識復習:建議不單純復習單詞句型等,而是以題帶出知識點。重點是知識再現,減少學生的遺忘,既為復習減輕壓力,也讓知識能呈螺旋上升。
(2)與本節課相關的句型鞏固,將課中學生所遇到的障礙前置,為本節課的學習減壓。
(3)補差:這是接班教學必做的事情。
(4)由情景導出,引發疑問,引入課題。
1.2 新知的生成(5—10分鐘)
(1)根據課型(新課、鞏固課、復習課等)進行設計。
(2)根據學生情況,拉長或縮短知識生成的過程。
(3)在此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轉化(新知向舊知,舊知推新知)思想、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4)承載語言素養形成的英語知識本身往往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生成后要將新知進行歸納、總結、提煉、規范化甚至通俗化,內化為舊知,貯入大腦,并將前后知識進行融匯貫通。
(5)常用方式:問題(任務)驅動、活動驅動。
1.3 新知的應用(10—20分鐘)
(1)以看圖聯想單詞、情景引出句子、搶答、小試牛刀等形式對新知進行簡單、直接的應用和考查。
(2)典型例題:不能過高,主要是書寫規范,強調格式;也可以適度綜合,知識間的融合;可選于教材,改于教材,總之要精選。
(3)當堂檢測:針對性很重要,哪怕是一個知識點一個題對應來練也未嘗不可。
1.4 課堂小結(1-5分鐘):知識點的歸納、解題技巧的歸納、重點、難點、易錯點、易混點的歸納等。
1.5 課外作業的布置:要主要數量和質量,要精選,要分層,一部分類同當堂檢測,針對知識點進行強化;一部分進行綜合性考查,聯系前后知識;思考題要做到拓展思維、為后續學習的探究與延伸,用于優生的培養。
總之,教學一定是有目的行為,每一個環節的設置都要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沒有價值和意義的環節越少越好,包括開玩笑。
英語教學必須重視學生口語和聽力培養,課堂是主陣地,關注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養成,首先要站在教育目的的高度,結合課程標準,找準教學目標;其次要適度放手,主動退位,整體布局和設計在教師,全局掌控和調節也在教師,“給學生們一個又一個任務”,打造“任務型課堂”。
2.1 語言要規范、要有藝術性。
2.2 肢體語言多樣、表情豐富,彰顯教師最美的形態與精神氣質。
2.3 追問要有技巧:邏輯性、遞進性、層次性。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當啟處啟,當發處發,“啟”在關鍵處,“發”在要害處,問題與答案的離度要恰當,坡度要適中,深度要合理,三個維度整體推進。
2.4 講題要有技巧。有人說,三流老師給答案,二流老師講過程,一流老師引思路。也有人說,三流老師看知識,二流老師重方法,一流老師入境界。傳授知識、培訓技能;引導方法、培養能力;滲透思想、提升素養。
2.5 教學機智的養成源于長期教學經驗的積累。
2.6 要有持續的培優補差的意識和習慣。
2.7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要不斷優化與創新。
3.1 做好職業規劃,要有小目標和大目標,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
3.2 堅持課后反思、總結并及時整改。
3.3 做好教學彌補,針對學情采用不同的輔導方式。
3.4 加強鉆研:
(1)課標與教材。標高不降,初衷不改,改的是教學方式和策略。
(2)教材的整合。至少做到小學一盤棋,初中一盤棋,整體建構,有計劃有策略地持續推進。
(3)教法和學法,構思課堂的設計,堅持上好每一節課。
(4)練題:資料上的題,單元和期末試題等,并做好分析和收集。
(5)命題:小測試、單元檢測、期末模擬檢測等。
3.5 抱著學習的心態去聽課、去請老教師來聽自己的課。合理的借鑒是創新的開始。
3.6 積極爭取賽課的機會,在賽前不斷的磨課中提升自己。
3.7 試著在一定范圍內搞專題講座,以促進自己。
3.8 將教學案例、反思、教學心得、成長經歷等寫成論文,進行交流和發表。
3.9 關注改革、創新教育。做課堂改革的生力軍,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教學彰顯核心素養的教育,教研共進,把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提升建立在綜合素養提升的基礎上。
總之,作為新教師,一定要有上進心、進取心。不能只想不做,也不能只做不想,要在思中去做,做中去悟;要有自信心,面對失敗和挫折,要有知恥而后勇的精神和觸底而反彈的氣魄;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易中天說:人是逼出來的;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對你簡單;懷才就象懷孕,時間久了會讓人看出來。復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送大家一句話:你若不想做,總會找到借口;你若真想做,總會找到方法!
有人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才是生命。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如此,從外而來是壓力,從內而發則需要動力,是成長。一個教師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成長。“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沒有盡頭,終身學習,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