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悅
摘要:隨著素質化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國對初中美術教學要求進一步提高,而傳統式教學模式已難以完全適應實際教學需求。個性化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新興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本文分析個性化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探究個性化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幫助初中更好開展美術教學提供參考依據,培養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初中;美術教學
引言:
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對學生的審美要求較高,而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是初中美術課程開設的重要目標。個性化教學融合了新型教學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圍繞學生展開美術教學,有效完善學生之間個性化差異,從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與欣賞能力,對學生形成正確審美價值觀有些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之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去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深入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1個性化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1明確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是進行美術教學的前提條件,明確教育目標不僅能提升美術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個性化教學是指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元化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將個性化教學應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一方面,老師能有效明確教育目標,深刻認識到個性化發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進而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學生個性化差異,再根據學習能力不同合理制定美術課程教學內容與個性化發展目標,幫助學生提升藝術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另一方面,讓老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學會從學生角度看待問題,重視學生日常課上行為與個性化需求,明白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深入挖掘自身主導作用,優化美術課堂氛圍與環境,實現民主化教學。
1.2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傳統式美術教學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學習的美術知識大多數一樣,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單調,學生之間差異性較為明顯,本身潛在個性化能力難以被挖掘出來,與素質化教育理念不符。而將個性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美術課堂中,能改變課堂教學氛圍,調節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自由、民主課堂環境中輕松學習美術,進而提高學生注意力與學習興趣。同時,能讓老師進一步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關注學生心理需求,完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1.3挖掘學生個性化潛能
我國教育部在新課標上明確指出,學校應深入貫徹素質化教育理念,切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個性化發展為教育目標,培養綜合性發展人才,由此可見,我國對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關注與重視。個性化教學包含了新時代發展理念,是初中美術教學模式的重要發展方向,更是幫助我國實現戰略性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老師能夠根據學生實際需求有針對性設計美術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皆能快速適應美術教學;在民主化課堂氛圍中,有助于學生放松心態,增強腦部活躍度,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同時學生在自主創作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創造力,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而有助于挖掘學生個性化潛能。
2個性化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制定教學計劃
在應用個性化教學之時,老師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不同科學、合理設計教學計劃,采用分層式教學模式,逐步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如根據教學內容難易程度不同,將教學計劃分別制定為低、中、高三個等級,其中低級教學計劃為培養學生對藝術的分析與初步鑒賞能力;中級教學計劃為進一步提升學生鑒賞能力以及評價能力;高級教學計劃為引導學生學會鑒賞、評價藝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在教學之前,為使個性化教學有序、系統進行下去,老師根據制定的三種教學計劃,再結合學生個體學習情況,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確保每位學生皆能實現個性化發展。
2.2創新教學方法
在應用個性化教學模式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為保證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有效開展,老師應創新教學方法、首先,老師要了解美術課堂教學情況,掌握學生美術學習情況,同時采用分組比賽方式讓學生自主討論,并設置相應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主動性,對表現較好的小組給予一定評價與獎勵,激勵學生大膽想象、探索、分析、鑒賞藝術作品;其次,老師要重視情景創設,善于挖掘自然美術材料,如蛋殼、樹葉、花朵等自然材料,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藝術魅力,學會發現藝術美,同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自然材料進行創作,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創造;最后,色彩是美術作品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應讓學生學會自主挑選顏料,培養學生個性化審美能力。
2.3增進師生交流
在美術課堂中,師生互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良好的互動與溝通能進一步促進個性化教學目標的實現。老師在設計美術課程教學內容之時,應深入貫徹生活化教育理念,構建多元化教學方式,豐富學習內容,同時以情景互動模式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如角色扮演,這不僅能有效增進師生交流,老師還能近距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握學生思維方式與分析能力,進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確保學生能夠個性化發展。另外,在課上時,老師要注意師生交流方式,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與學生一起參與到美術活動中,與學生一起探討藝術作品,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認知性,進而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
2.4構建科學評價體系
科學評價與考核是初中美術課堂中一項重要環節,是老師綜合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傳統式美術教學中,部分老師通常是根據學生考試成績評估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平時表現缺乏關注,導致評價結果缺乏科學性。基于此,在新文化、新思想正確引領下,老師應構建科學評價體系,重點考核、觀察學生平時表現,對表現良好、學習進步大的學生給予一定鼓勵,同時著重關注學生創作時的態度與表現,綜合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另外,重點考核學生創作結果,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一定鼓勵與期待,同時指出其中不足之處,引導學生正確改進,使學生對美術課程充滿自信,進而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古麗米熱·圖拉克.淺談初中美術個性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9(06):126-127.
[2]宋世華.淺談初中美術如何實施個性化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181.
[3]陳艷.關于初中美術個性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