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顯平
摘要:法制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也是非常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的,在依法治國的大的方針和方略的前提下,我們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觀念,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性的提出了提升法制教育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法制教育;重要性;困境;出路
前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有著一定的好奇心理,所以,如果教師沒有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很容易導致學生走上人生的彎路,甚至出現(xiàn)違法犯罪的行為,這也就對校園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更需要傳授法制知識內(nèi)容,讓學生遵法、懂法、守法,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樣才能夠使其健康成長、快速進步。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意義分析
校園是青少年普法教育開展的最佳場所,開展有效的法制教學工作,是目前校園教師需要考慮的關(guān)鍵性內(nèi)容之一。初中階段法律教育工作的開展,一般情況下,就是需要向?qū)W生講解最基礎的法律知識,使其能夠掌握法律知識所具有的基本內(nèi)容,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使其能夠成為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文明的良好公民,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法制教育的最終要求,提高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意識,使其能夠遵紀守法健康成長。
由此可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要明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采用針對性的策略和方法,創(chuàng)建新型、高效的法制課堂。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困境分析
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一些教師認為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只需要按照教材要求讓學生對一些法律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能夠輕松的應對考試,能夠取得好成績就可以,過于片面的理解新課程標準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要求。
其次,教師《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內(nèi)容脫離實際,教師總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單純的從教材實際出發(fā),并沒有結(jié)合目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學生無法將教材內(nèi)容與社會實際問題結(jié)合起來,不能對社會熱點問題,尤其是法治問題進行正確的解析。
第三,法制教育離不開社會實踐,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很多教師認為社會實踐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總是將社會實踐課程改編成各種形式的課堂教學課程,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出路分析
(一)更新教學理念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在原來的《思想品德》課程基礎上開設了法律知識課,從基礎上加強了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法治教育,而且在課程的設計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將“立德樹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以及歷屆全會的指導思想都囊括在內(nèi),豐富了《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使教師和學生認識到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二)改善教學方式
初中校園課堂教學工作中,也需要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加強學生法律的思想和意識,這也是課堂教學工作開展中最重要的任務。教師通過對教材知識的講解,能夠?qū)W生的法律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性作用,所以教師首先要規(guī)范自身的能力和行為,要求教師能夠擁有扎實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yǎng),在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能夠更加具有說服力,回答學生的問題也能夠得心應手,這樣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比如將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合作教學等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由于法制教育知識內(nèi)容所涉及到的相關(guān)法律文獻非常多,也比較枯燥,如果教師單純地采用說教式的方法對知識點進行闡述,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心理狀況,很難對其進行法律教育。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夠針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運用多樣化的法律知識教育方式,讓學生能夠?qū)φn堂充滿興趣,潛移默化地接受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意識。
(三)豐富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不能僅僅依靠教材內(nèi)容,還要結(jié)合目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如目前青少年違法犯罪事件頻發(fā),成為危害社會發(fā)展的一個主要的問題,教師可以從這一問題出發(fā),搜集整理一些案例讓學生在進行討論。
如前一段時間關(guān)于12歲男孩因為不服母親的管教,而殺死自己親生母親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網(wǎng)絡評價眾說紛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的不知法最終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家人。在相關(guān)的報道中,這個男孩甚至說:我應該還能回學校吧,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多么愚蠢的一句話,卻能夠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法律意識的缺失已經(jīng)影響了下一代人的成長。由此,我們可以以此為基礎,借助簡單的課外素材,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課外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借助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重視課外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社會實踐是高效法治教育的保障,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法治公益活動,如“青少年法治與自我保護教育公益活動”、“青少年法治網(wǎng)絡知識大賽”等一些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展示出自己日常積累的法律知識,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綜合學科素養(yǎng)。
四、結(jié)論分析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從其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出發(fā),簡要的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希望能夠改善弊端,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晨.“基礎”課教學中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探究[J/OL].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1):68-70[2019-01-01].https://doi.org/10.16534/j.cnki.cn13-9000/g.2018.1770.
[2]楊青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12):242.
[3]高程璐. 重慶市鄉(xiāng)鎮(zhèn)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