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佳 白俊霄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在現有的音樂教育模式下,學生創新能力也應該有進一步的展現,創新能力是今后素質教育發展的目標,從傳統的教學方式融合創新能力的方法,能夠在現有的學習情況下,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興趣程度,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音樂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引言
藝術教育是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以藝術教育中的音樂教育為切入點,從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課程的評價標準兩方面著手,以常規性的音樂教育活動為基礎,結合多形態的專業性音樂教育活動,最大限度地完善整個音樂課程教育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為自身全面及個性化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當前高校音樂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1.1音樂教育重視度不足
高校開展音樂教育的初衷是為學生長遠發展服務的,是普通高校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形式。在音樂教育教學開展中,由于對音樂教育重視度不足,影響這種初衷的實現。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理念具有密切關系,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屬于共生的關系。但因為對音樂教育重視度不足,使素質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領域中實施存在缺失。究其原因,是由于普通高校教育思想理念落后,仍將“就業者”作為人才培育的首位,忽視學生藝術、德育教育形式。
1.2課程設置單一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本身是一堂生機盎然的課程教學形式,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音樂教學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使音樂教學氛圍沉悶,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大都借鑒國外的音樂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上大都是國外教育形式的翻版,并沒有突出本國音樂教育特色。同時,在音樂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情感教育的滲透,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缺乏情感的投入,導致學生音樂作品理解能力差,進而影響到學生音樂創作能力培育。
2高校音樂教育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聯系
2.1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意識的培養不是在傳統音樂教學的模式下,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掌握音樂知識的過程中,也不應該是被動地獲取音樂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創造性的音樂教學內容是一種審美行為[1]。是創新者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審美表現的一種方式,將自身的心理特征、思維方式以及生活閱歷、審美體驗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能力展現。鑒于這樣的創新意識培養來說,教師首先應該在日常進行音樂欣賞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音樂作者的創作時代以及創作背景,對作品從個性化以及政治角度進行進一步分析,可以采用文字以及圖片的方式穿插到日常的課程教學中,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作曲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創作意圖。以這樣的教學內容為延伸點,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以及審美經驗,來感受作品中自己的個人意境以及思想感情,在作品情感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識進行進一步的內容學習。其次,學生還可以對音樂進行表現過程中的二度創作,教師在這樣的階段應該正面鼓勵學生進行藝術美的再次展現,在這樣的內容展現階段,融合自己的全新的意境以及內涵。比如,在進行日常教學內容設置階段,教師可以對作品進行欣賞,在這樣的欣賞基礎上,學生可以對作品中的表演方式、速度、力量以及高潮的處理方式進行內容的學習,并將表演者的情感進行進一步的體驗,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最后,重視學生的自我創作,這樣的創作不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音樂內容的創新,而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有即興發揮的內容展現,進行曲調或者歌詞的編寫,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創新思維的火花展現。
2.2創新音樂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想要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應該將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教學內容的滲透,積極將音樂創新教學的組織形式融合到日常的教學內容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進行音樂教學工作的教學改進。并且在教學階段,也不能單純地進行聲樂以及樂理的知識教學,還應該結合現階段的實踐作品內容,進行進一步的音樂作品融合,讓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分析音樂作品、創作特性等方面的內容。比如,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演示的方式方法對相關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并按照作品以及作者的歷史背景進行進一步的作品分析滲透,讓學生不再是單純地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還能夠掌握音樂知識的背景情況,實現音樂創造的內容展現。
2.3創新音樂教育課程評價標準
教育評價活動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評價標準以應試為主,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略了學生的長期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新的評價標準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強調參與與互動,更加全面化、具象化和多元化。構建新的評價標準應遵循以下原則:1)音樂教育活動應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經驗、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相當了解的基礎上;2)音樂教育活動的目標與內容,在于為學生提供有益的音樂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發展;3)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方式,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4)音樂教育活動的環境條件要兼顧群體需要和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參與實踐,并有進步和成功的體驗;5)教師的教學指導要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作進一步的探索與思考,使音樂技能得到更好地提高和拓展。
結語
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在現有的素質教育模式下,不僅僅只是普通素質的要求,創新能力還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的集中展現,是時代隨著時間不斷延伸的發展要求。鑒于此,在實際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滲透,并充分重視學生該項能力的培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進行教學,不斷提升學習的質量,在現有的基礎上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進行進一步挖掘。
參考文獻:
[1]徐劍.高校音樂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9):181-182.
[2]趙蕓.研究小學音樂教育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8,38(13):133.
[3]劉一帆.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教學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