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軼
摘要:當今社會信息技術以磅礴之勢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信息技術的人才需求必將非常旺盛,編程也成為很多職業的必修課甚至是基礎能力,而對于少兒來說編程難度略高且內容相對枯燥,因此本文主要從少兒的學習動機方面來分析研究,如何通過Scratch少兒編程充分調動少兒學習編程課程的積極性。
關鍵詞:少兒編程,學習動機,Scratch
一、引言
國務院于2017年發布《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強調“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題,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編程教學軟件、游戲的開發和推廣”[1]。而在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了“網絡強國”戰略,加強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等,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2]。因此少兒編程行業開始覺醒,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編程的重要性,然后傳統編程的教育方式過于困難以及展示形式過于枯燥,使得大多數少兒望而卻步,甚至對編程失去興趣。所以,本研究從少兒的學習動機入手,如何調動少兒學習編程的積極性。
二、少兒計算思維的培養
1、少兒的思維特點
少兒在學習這一方面目前還是處于起步階段,養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并且對于認知結構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更加容易理解和記憶直觀且形象的東西,還不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通常需要與熟悉的事件、場景連接起來,才能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因此在少兒編程的學習中使用圖形化的軟件,能更容易被他們接受[4]。
2、少兒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主要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學習動機顧名思義就是自發地想要去學習某一方面的內容,對于感興趣的內容學習起來從而更加容易[3],因此需要培養少兒的學習興趣。而外部學習動機更多的是在外界客觀因素的作用下產生的學習動機,比如少兒在學習中碰到困難時,自信心容易受挫,喪失興趣,當新事物出現的時候,他們由于好奇就很容易被這些新事物所吸引從而轉移注意力。因此,在少兒這一階段,外部的學習動機作用效果尤為明顯。
3、計算思維
2006年,周以真教授首次提出了“計算思維”這一概念,認為“計算思維就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2019年,楊娟等提出基于參與的計算思維培養路徑,它更加注重學生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更加注重應用的創建和在創建應用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社會化交往。但目前我國對于計算思維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高校和計算機專業相關領域,對少兒編程領域的關注甚少。[5]
4、Scratch
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小組開發的一種編程語言和在線社區,它和常見的代碼式編程軟件不一樣,它不需要少兒看懂英文,采用搭積木式的腳本設計方式,只需要將軟件中的積木移動到指定區域進行組合,以這樣的方式讓少兒輕松掌握編程。Scratch提供免費服務,少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創建自己的動畫,游戲和故事。
三、少兒編程教育中學習動機激發策略
2019年暑假期間以社會實踐的形式前往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周王廟聯民村為當地的少兒講解少兒編程相關知識,主要利用Scratch編程軟件。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前期通過聯系聯民村的負責人,了解到大部分少年兒童在暑假期間父母是沒有時間陪伴他們的,且大部分時間不知道如何利用,因此通過聯民村的官方微信渠道發布消息,采取主動報名的形式來參與我們的活動,最終有53名少兒參加,其中男生36名,女生17名。此外對他們目前所在的年級進行分類,其中高年級11名,中年級35名,低年級7名,所有的少兒都是小學生,高年級是指五六年級,中年級對應的是三四年級,低年級對應的則是一二年級,同時為了保證上課的質量,所有的電腦均不聯網。
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們對參與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所有學生發放了問卷,詢問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對少兒編程的看法;在課程的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關注每位少兒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一周的課程結束后我們再次通過問卷的方式詢問參與的同學對少兒編程的了解程度。結果如下表所示:
根據調查的結果,我們發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少兒學習編程的積極性:
1、滿足少兒的最基本需求,尊重和關注
此次社會實踐采取完全自愿的形式,而不是家長強迫他們來學習的,因此前來參加的少兒大部分是主動想要了解編程的,而在我們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盡量采用的是一對二或者一對三的形式,更加關注他們課堂中的表現。當然有小部分對編程的興趣不高,而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有明顯的體會,這一批少兒在上課過程中注意力相對薄弱些。另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得知大部分少兒都更喜歡體驗游戲,因此我們在少兒編程教育中的課程涉及方面可以以設計游戲為主,根據他們的興趣來豐富課程內容,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效。
2、采用游戲案例進行教學,激發少兒學習興趣
習總書記指出:“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垃圾分類成為一種新時尚,因此我們以此作為契機,利用Scratch編程軟件做了個小游戲,該游戲的玩法是將舞臺中的垃圾拖動到“可回收”“有害”“干垃圾”“濕垃圾”四個垃圾桶處,垃圾桶對該垃圾進行識別判斷分類是否正確,若正確,垃圾隱藏,垃圾桶顯示“正確”;若不正確,垃圾桶顯示“錯誤”,垃圾返回原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這種動畫的形式讓少兒們不僅了解了這款游戲是如何制作的,更提升他們對于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
3、設置疑問,啟發少兒自主探索
在編程的同時,我們不斷引導少兒回顧垃圾分類知識,提出建議幫助他們完善游戲。隨后,他們在完成游戲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豐富游戲內容,例如通過變量來實現“扔錯垃圾罰款額度”的目的。該游戲的設計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在自我探索中發現知識、解決難題,逐步建立成就感。使用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引導少兒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結束語
本次研究對象涉及到了多個年齡段,覆蓋面廣,了解情況較為全面。但是考慮到時間關系、導師數量和精力有限,沒法招收更多的少兒進行觀察,每個年齡段數據的偶然性會增加。但經過各位導師和少兒一周時間的相處和仔細觀察,并且在最后數據整理時和學生做了溝通和采訪,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較高。因此在少兒編程教育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更加主動關注少兒并且設置疑問,啟發少兒自主探索問題等途徑,來提高少兒學習編程的興趣及積極性。當然少兒編程還與國家政策、發展環境等有密切關聯,許多問題還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艾瑞咨詢.中國少兒編程行業研究報告[R].艾瑞咨詢系列研究報告,2018(10):106-139.
[2]戚偉慧.少兒編程的可行性研究與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4):253-254.
[3]王少華,錢荷娣.社區教育視域下少兒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研究――以基于Scratch的少兒編程公益課程為例[J].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v.16;No.59(02):59-62.
[4]馬倩,李建英,張純然.基于ScratchJR軟件培養少兒的計算思維研究[J].辦公自動化,2019, 24(07):38-41.
[5]楊娟,李利.基于問題解決的計算思維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2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