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永斌
摘要:2017年版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強調增強學生的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著眼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和長遠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開展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議題式教學策略,包括議題的合理設置和課程過程的合理制定,本文將高中思想政治課開展議題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
議題式教學是一種相對開放的教學模式,它是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吸收和理解為基礎,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及時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是師生共同學習知識理論體系的一種方式,將學生、教師和話題聯系起來,使課堂成為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思考和交流,是一種使學生在課堂上吸收新知識、產生新理解、表達新觀點的課程模式。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實踐中,教師應全面掌握其應用方法。
一、議題式教學策略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盡管新課程改進步驟強調引入議題式教學模式,但部分教師仍以教學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活動和生活實踐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他們的主動性和主觀性很難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無法統一。學生的現實生活是一個由問題組成的小社會,如果我們能將包含學科內容的問題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則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想轉化為現實生活參與的意愿和能力,更好地使學生在體驗社會實踐和獨立辨析思維中了解真理。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策略
議題式教學的開放性和平等性決定了教學場景的安排既要體現師生的平等,又要兼顧課程互動交流的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中,老師的對議題式教學的重視程度尤其重要。
(一)議題的合理化
眾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科學性、理論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強。教師在制定議題時必須考慮兩個基本因素。一是議題式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課程內容,理論聯系實踐,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因此,應當要確保課程內容與議題不能太遠,并確保用以由淺入深、有條理、有層次和全面的方式處理議題。二是根據教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及學科與生活邏輯相結合的原則,盡量將實際生活案例納入教學內容,從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來設置議題,讓學生有話可說,高深的議題不利于課堂實施,不利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而且學生還可能由于議題設置不合理帶來的困惑和畏難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
(二)制定合理的課程流程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議題式教學更需要重視課堂上的交流與討論,每個階段的交流的主要目的也不盡相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議題式教學應按照以下過程進行。
第一,問題溝通過程。在議題式交流過程中,教師需要學生集中精力捕捉信息,要提前分析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問題,把握議題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點對實際問題中的思想政治內容進行分類,從而從根本上保證議題教學的整體連貫性,對議題的描述要充分準確,保證學生能夠收到議題的主要信息。
第二,問題思考的過程。在議題思考的開始,學生首先要理解議題,確定自己的觀點方向。然而,在分析議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進行個人思考,而且需要在小范圍內交換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觀察學生的討論動態,及時提示和指出,從而達到意見共享、思維共通的作用,幫助學生提高思考議題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議題討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分享自己的觀點,還應該對他人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見解。老師應引導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質疑和反駁,以達到討論最大化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課議題教學的有效性。
第四,議題的總結與思考過程。總結過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思想政治課內容與思想政治知識之間關系最大化的最終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總結思想政治課的討論思路,合理評價學生的觀點,并根據學生的討論,指出思想政治課的核心內容和教學要點,引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知識,加深對思想政治課的認識,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和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議題式教學開展應注意的問題
議題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現代教學模式,需要遵循許多主客觀規律。同時,要全面評價各種影響因素,注重教學的本質。為了保證議題式教學能夠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防止出現空的或離題的討論,教師在議題式教學中需要防止出現以下問題。
首先,議題教學需要理論知識為基礎。在缺乏理論指導的情況下,議題教學往往不能激發學生對政治課內容的深刻理解。只有學生對課程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再結合學生的理解需求,這種教學模式才能更深入地把握主題的重點,更有效地接觸課程內容。
第二,沒有做足充分準備時,切勿開展此種方式的教學。議題式教學由于發散性較強,教師如果沒有做足充分的課堂準備,就無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層的有效分析,甚至有可能被學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帶入教學的迷途中,進而耽誤了正常的教學,造成了教學效率的下降。
第三,沒有好的議題內容,不要這樣教。在議題式教學中,議題是教學的核心。如果議題本身不足以反映教學的需要,即使議題教學課程再成功,也不能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過于平淡或過于極端的話題內容不利于學生的思維,過于扁平化的話題內容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欲望,而過于極端化的議題則有可能把學生的思維推向極端,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實際情況下,議題式教學能夠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其有助于我們較好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育人任務,但在議題式教學方法上我們仍有許多探索空間。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符合時代特點和學生發展的需要,符合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師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陳清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議題式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2):34-35.
[2]黃愛卿.淺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