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但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和全球化的發展,非物質文化受到挑戰,非物質文化想要得到保護的同時被人們繼承和發展,就需要借助文化創意的產業,本文將以廣元女兒節的發展現狀為例,論述廣元女兒節與文創如何兩條腿走路。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廣元女兒節
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人類文化的瑰寶和人類文明的活化石,其中包含一定的文化、經濟、歷史和審美價值,同時也是民族的象征,是一個民族的標志和認同[1]。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不同地域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元女兒節就是其中一份。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和文創的概念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時間的沉淀,被人們視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人們生活的地域不同,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文化內容,和不同的表現形式,是一個地方的人們的民俗生活和思想文化的代表。
(二)文創的概念
文化創意產業,影響著社會的發展,也是在歷史的發展下產生的以文化創新為核心的新興產業,重點強調人文文化,可以通過團隊或個人的優秀思想和技術進行產業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包含范圍十分廣泛[2],傳播方式不僅有動態的影視傳播還有靜態的視覺工藝等,讓人們從多重感官了解到所要傳播的內容。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元女兒節的發展狀況
(一)廣元女兒節的發展背景
廣元市在古代又稱作利州,屬于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是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誕生地。唐朝的利州為紀念武皇的故事,當地民眾自發在利州江潭邊的烏龍山上修建了 “皇澤寺”,江潭也被稱為“金輪感孕所”,在每年武皇生日當天婦女們盛裝打扮,泛舟江潭用舞蹈和歌聲,祈求烏龍再現、再感龍孕、生出更有名氣的杰出女性。廣元當地有“正月二十三,婦女游河灣”的習俗一直沿襲于今。1988年廣元市人民政府決定將這具有廣元特色的節日定名為“女兒節”,節期定在公歷9月1日。[3]
(二)廣元女兒節的發展狀況
2017年7月12日,四川省公布武則天為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榜首。在當時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下,武則天一路走來飽受爭議,不過在武則天實際主政期間政績斐然,每年的廣元女兒節就是為了紀念這樣一位杰出女性。2011年廣元女兒節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受到廣泛關注,在女兒節期間的活動多樣,有彩船水上游行、賽鳳舟比賽,更有傳統的婦女游河灣的美好場景,廣元市政府還結合現代文化發展增加了音樂、美食、相親活動和知名女企業家懇談會等活動。2019年女兒節期間還將同步舉辦商業大會。2019女兒節期間開展女子體育競賽等。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元女兒節與文創兩條腿走路的基本做法
(一)結合文創產業進行展示性保護。
廣元女兒節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社會風俗、禮儀、節慶一類,所以人的參與度很重要,尤其是女性,廣元政府應該把握這一點,發揮政府的組織作用,借助文創產業,進行創新管理。例如:(1)廣元女兒節可以借助廣播影視傳媒文創產業,在廣元電視臺開辦欄目,介紹廣元,并對每一次的廣元女兒節現場進行直播,讓更多人感受到廣元女兒節的節日氛圍。(2)用廣告和用線上線下的海報宣傳廣元女兒節,擴大廣元女兒節的參與人群和社會影響力,讓受眾潛移默化中產生對廣元女兒節的參與感和期待感,營造良好的非遺保護環境。(3)結合歷史背景重現婦女游河灣的場景,并結合當代的藝術表演方式,豐富廣元女兒節的表演藝術。
(二)結合文創產業進行生產性保護。
生產性保護是借助市場手段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元市政府可以借助廣元女兒節,與旅游業結合,旅游業也是以人為主,因此這種方式讓廣元女兒節有了鮮活的載體,并能促進廣元的發展。廣元得天獨厚的女皇文化,三國文化等,可以推出多條文化旅游線路,將廣元的特色工藝品、旅游景點明信片、美食和土特產重點推出,為旅游業增添樂趣。這些方式為旅游事業增加了文化內涵,也得到了有效的傳播,使得廣元女兒節能夠得到保護和并不斷傳承。
(三)利用博物館進行直觀性展示
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依托于人來傳播,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博物館可以借助當代的文化創意手段,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可以將古代婦女在廣元女兒節當天游河灣的的場景用泥塑進行場景再現,用影視聲音使之潤色讓人們從多重感官進行感受,加深對廣元女兒節的了解。
總結
廣元女兒節與文創相結合,不僅對廣元的文化宣傳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并且能夠帶動廣元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文化旅游業的發展,也能對廣元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促進作用,但政府不能濫用廣元女兒節,應找到符合廣元女兒節傳統的發展規律,才能讓廣元女兒節真正生長在適合它的土壤里、才能更好地發展和傳承。
參考文獻:
[1] 李圣.民族傳統體育概論教程[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2] 何靖瑩.泉州創意產業分析與改進對策研究—以“領袖天地”為例[D].華僑大學,2015
[3] 李秀君.廣元文化旅游初探[J]廣元職業高級中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