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圓圓
(南京市浦口區橋林小學,江蘇南京,211806)
小學勞動與技術是一門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課程,通過該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培養勞動習慣,樹立勞動品質。尤其是在進入新時代后,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都發生了變化,小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影響重大。為此,教師有必要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勞動與技術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育改革、信息化技術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已經逐漸得到了應用和發展。與此同時,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勞動與技術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并不夠深入。
到目前為止,很多小學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推動作用,并且在課堂中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設施,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應用不充分的問題。很多情況下,教師依然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勞動與技術的教學。[1]在教師看來,校園網絡和多媒體設備雖然已經逐漸配備完善,但是仍然不具備走進課堂的條件,再加上小學生天性活潑,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的影響下,他們并不一定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很容易在信息技術影響下走彎路。
教育觀念落后也會制約信息技術在勞動與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長期以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理論教學為重,無法真正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勞動與技術的教學中。[2]教師觀念得不到改變,教師沒有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不僅無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還無法提升勞動與技術教學的效果,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從當前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學可以看出,課程教學嚴重脫離實際。因為學校對這一門課程不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因教材質量不高、過于空泛、嚴重脫離社會實際而導致教學效果一般。很多教師往往隨意地講解知識,學生盲目地跟隨教師思路。脫離客觀實際的勞動與技術課程,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更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提升。
教師作為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自身素質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開展和信息技術的應用。[3]從我國當前小學階段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師來看,教師的綜合實力十分有限,整體素質并不高,因為大家對這一課程都不重視,所以教學過程過于隨意。教師教學素質較低不僅表現在專業能力有限上,還表現在信息素養有限上。因為教師對信息技術不夠了解,所以無法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最終導致信息技術無法真正融入勞動與技術的教學中。
為了推動信息技術在小學勞動與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積極組織引導教學、開展情景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進而推動信息技術在勞動與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極為看重,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引導教學,幫助學生培養創造能力。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課前預設,引導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發散創造性思維,積極進行創造。比如,在開展勞動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先通過網絡發布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聊天室內積極交流,充分發表言論,然后再通過討論內容組織手工課。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生動、有趣、逼真的課堂情景,讓學生在真情實感中進行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一種實驗室的氛圍,通過信息技術的特點,呈現出相關的實驗器械、實驗氛圍,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感官體驗,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教師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下開展勞動與技術學習,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4]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學,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從當前小學的勞動與技術教學活動中可以發現,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主要以教材為參考內容,然而教材的內容十分有限,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不好。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擁有特別豐富的網絡資源,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課外內容。信息技術還有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形式將抽象的內容變成具體的內容,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勞動與技術教學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信息技術廣泛推廣之后,教學空間得到了有效拓展,從受時空限制的課堂教學轉變為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教學。利用網絡環境進行的教學,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性交到學生手中。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的課程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密切的交流,還為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提供一個相對輕松的平臺。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充分進行自主化的學習,有利于發展個性,還有利于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創造能力。
勞動與技術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動手能力,還能不斷提升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但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效果并不好,而且信息技術沒有真正應用到教學中,所以信息技術的效果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為此,學校應當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新時代的重要性,并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