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菁楠
1.業務處理智能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財會業務更加智能化,體現在兩個方面:(1)自動操作,財務機器人的應用,可對簡單的、不斷重復的財務工作進行自動處理,匯總數據并自動生成報表。(2)智能識別,利用發票掃描識別技術,可快速采集發票信息,完成查驗、登記等工作。
2.管理流程新型化。電子發票、企業電商采購平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出現和應用,促使財務管理流程更加高效、實用、便捷。以電子發票為例,不僅管理成本低、驗證速度快,而且能節約資源,發票管理流程更加優化。
3.服務對象產品化。銀行財會服務對象的重心,從分支機構轉變為產品,以產品為核心開展財會管理工作,發揮出預算、核算、考核等職能;同時要求銀行對事業部進行財會管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1.管理理念陳舊。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獲得利潤的最大化,面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這一目標是短見的。在此影響下,銀行機構缺少戰略發展意識,忽視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體系不健全,成本分析具有滯后性。而且,陳舊的管理理念下,資源配置混亂、績效考核不到位,限制了銀行的健康發展。
2.負債結構不合理。中央銀行多次降息,導致商業銀行的負債增高,再加上信貸業務疲軟,導致銀行的利差減小,出現負債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分析可知,其根源是銀行的盈利模式和經營環境不協調,存在較多的財務風險隱患。受到這些風險的影響,銀行可能出現債務危機,甚至造成破產。
3.管理系統未更新。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已經走進各個行業。由于成本和慣性作用,商業銀行對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不重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認為該系統只能進行經營記錄、收支核算,沒有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例如節約時間和成本,簡化工作流程。二是系統更新不及時,容易出現差錯,甚至影響管理層的決策。
4.人員專業素養差。商業銀行內的財會管理人員,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體系,又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然而實際情況中,銀行內管理人員在配備上,存在關系戶、內部人員壟斷等現象,導致人員能力不達標、素質不合格。一些財務人員即使是正規途徑招聘而來,由于管理意識缺乏、管理理念陳舊,難以跟上銀行的發展步伐,就會出現執行力低、行動緩慢的問題,成為銀行發展中的一顆定時炸彈。
(1)創新財會管理理念。對商業銀行的管理者而言,首先要創新管理理念,各個管理層級均要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樹立前瞻性眼光。第一,實行全面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既要實現利潤目標,又要設置長遠戰略目標,通過統籌資源,促進銀行健康發展。第二,建立風險控制體系,明確各個風險點,將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相結合,確保財務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實際管理工作中,增強防范意識,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不斷健全管理體系。(2)調整資產負債結構。財務風險指標,是商業銀行關注的一個重點,要求管理人員密切監測負債端資金的變化情況,發揮出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避免出現資不抵債的現象。商業銀行的收益,就是借款和貸款之間的利差,如果負債端發生變化,對銀行的影響和打擊非常嚴重。對此,銀行必須定期分析資產負債結構,如果結構不合理,就要進行調整和重塑,結合長期戰略發展目標,滿足正常的運營需求。(3)更新財務管理系統。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商業銀行在財會管理上,摒棄傳統的人工手動模式,而是建立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數據的精準性,同時節約時間和成本。具體來說,一是要認識到該系統的重要性,在銀行內加大宣傳力度,結合業務內容研發系統軟件和硬件,滿足財會管理需求。二是金融市場不斷變化,銀行財會管理工作比較復雜,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也要不斷更新,支撐銀行高速發展,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4)落實人員培訓教育。商業銀行的財會管理工作,離不開財務管理人員,提高專業水平和操作能力,應該落實培訓教育活動。其一,銀行要從源頭把關,人才引進要客觀公正,避免關系戶現象,真正吸納優秀人才。其二,定期開展專家講座、能力培訓、技能比武等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配合嚴格的績效考核標準,提高培訓成果。其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樹立高度責任心和終身學習理念,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財會管理工作,向著業務處理智能化、管理流程新型化、服務對象產品化的方向發展,商業銀行必須變革財務管理模式。文中分析可知,目前銀行財會管理工作面臨一些困境,只有創新財會管理理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更新財務管理系統,落實人員培訓教育,才能提高財會管理水平,促進銀行健康運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