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 要:體育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而備好課,有一份優質的教學設計則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當前,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深入與實施,涌現出了很多體育教學參考資料。作為體育教師,應對這些參考資料有所甄別,尋找適合本校及本校學生甚至執教者本人的資料進行有效使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備課,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達成學習目標,使學生科學合理地掌握動作技能,促進運動水平的提升,提高身體健康素質。
關鍵詞:二次備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1-0035-02
二次備課是指在原有教學參考資料的基礎上,針對教學實際進行的實施教學的具體思考、安排與落實。與原有教學參考資料的區別是,二次備課可在課堂教學中直接使用,而原有教學參考資料可能受地域、學校場地器材、學生學習基礎的限制而不能直接實施或達不到期望的效果。那么,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次備課應該備什么?
一、根據學情調整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確定教學內容的重要參考,二次備課應在原有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符合學生學習的實際。如江蘇省教研室編寫的《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一書中,《小排球與游戲單元》的第二課時學習目標中“能連續做出自拋自墊的動作,掌握手臂觸球的部位和用力程度”。如在第一課時未安排有關“自拋自墊”的相應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而安排了有關排球運動的預備姿勢和腳步動作,則可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如在本校的排球運動基礎等方面對這條目標進行修改。可改為“能做出自拋自墊的動作,體會手臂觸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如第一課時安排了相關目標和內容,則根據學生的基礎可改為“能連續做出向上墊球的動作,熟練掌握前臂觸球及用力方向”。根據學情調整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針對學生實際做好課堂教學準備。
二、根據學習目標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具體內容,是學生學什么的具體指向,是落實學習目標的重要環節。如上例中的學習目標“能做出自拋自墊的動作,體會手臂觸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應確定的教學內容為“自拋自墊”。在原教學參考資料中,如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不符,或者根據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不適合學生進行學習,也可進行適當調整。如某教學參考資料中學習目標“掌握足球腳內側踢球的方法,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及下肢力量”,其制定的教學內容卻是“腳內側傳球”。腳內側踢球和腳內側傳球是有區別的。腳內側踢球更多地體現個人的基本技術,而腳內側傳球則在此基礎上還要強調傳球的落點以及與他人的合作。因此,根據學習目標,在二次備課中可將教學內容調整為“腳內側踢球”,使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一致。
三、根據教學實際確定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學內容中必須讓學生掌握的基本動作技能,教學難點則是學生在學習該基本動作技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由于年齡特征和動作發展以及認識等方面不足而造成的完成動作有難度,需要突破的方面。如“腳內側踢球”一課的教學重點可確定為“用腳內側腳弓處踢球”,教學難點可以確定為“控制好踢球的方向”。如原教學參考資料上也一樣,則可以不用修改。學生必須掌握的腳內側踢球的方向和技能,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問題,而“控制好踢球的方向”則是根據學生的經驗與基礎、年齡與協調性等方面綜合考慮,針對有可能不能準確地控制好踢球的方向而提出的需要突破的難點。厘清教學重點與難點對有效進行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教學過程
在體育與健康二次備課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教學過程。有的教學參考資料提供了主要教學策略,有的也會提供較為具體的教學過程。但是這些教學策略和較為具體的教學過程有一部分是未經過教學實踐檢驗的,還有的只是提供一個普遍化的教學思路,并不能針對執教者本校本年級的具體情況而實施。有可能難度較大,受場地器材、學生基礎限制而實施不了,也有可能學生不“跳”也能夠得著,缺乏趣味性和挑戰性而過于簡單和平淡。如,針對有的教學參考用書只提供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學策略,我們在二次備課時可以加入準備活動,并設計與主教材相應的專項準備活動或游戲,以更好地銜接主教材。再如,針對有的教學參考用書提供準備活動、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樣較為完整的教學過程,我們可以在二次備課時根據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等方面重新設計或調整有針對性的活動內容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過程進行二次備課思考和安排。
二次備課是更好地實施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是課堂教學順利、安全實施的重要保障。二次備課在全面落實課程標準、發展學生運動技能、提高學生運動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及核心素養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進行二次備課時,要正確理解二次備課的含義。二次備課是指在原有教學參考資料的基礎上對真正實施課堂教學前的再思考、再準備,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本資料。二次備課并非指對原有教學參考資料的第一次或者唯一一次的修改,而是指對原始教學參考資料反復推敲與斟酌后形成的在實施課堂教學前的終極方案。二次備課基礎上形成的教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非不可以修改,它仍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習進程和學生對動作技能掌握的情況,在不影響課的總體思路的基礎上稍微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