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臻 孫信成 林凡濤
摘? 要:山東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理念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創新體育工作模式,完善體育評價體系,改革體育課堂教學,打造體育第二課堂,形成社會育人合力,提升職業學校全面育人實效。
關鍵詞:學校體育;工作模式;體育文化;體育評價;體育聯動機制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1-0064-02
近年來,山東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理念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作為學校體育的基本目標,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提高學校體育質量,增強學校體育育人功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全省職業學校全部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課程,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通過制訂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創新體育工作模式,完善體育評價體系,改革體育課堂教學,打造體育第二課堂,形成社會育人合力,提升職業學校全面育人實效。到2020年,所有學校要全部配齊配足體育教師,體育場館設施和器材配備全部達到省規辦學標準。
一、創新體育工作模式,發展學校體育文化
(一)優化學校體育管理新途徑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完善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全員思想認識。各職業學校普遍成立了由校長室、學生管理、團委等部門組成的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學期召開體育工作專項會議,部署、檢查學校體育工作計劃、工作落實情況;同時制定《體育教師崗位職責》《體育課課堂常規》《學校體育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項體育工作管理制度,有效規范了學校體育工作實施。二是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為體育工作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各職業學校每年從學校辦公經費中提取一定數額的經費作為學校體育活動專項經費,同時鼓勵學校通過畢業校友捐贈、愛心企業贊助等形式獲得體育資金促動學校體育發展。三是扎實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的有效延伸,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能力和觀念,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各學校通過舉行運動會、籃球賽、足球賽、排球賽、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啦啦操等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二)營造學校體育氛圍新思路
多數職業學校的領導、教師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從而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增進了感情。學校普遍組建了豐富多彩的學生體育社團,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為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搭建起提高運動技能、拓展興趣愛好、陶冶情操、展示特長的舞臺,營造出了和諧、愉快、積極的學校體育氛圍。
(三)推進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新融合
山東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創新融合,注重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職業學校結合教育實際需求,提高信息基礎設施、教學資源、軟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應用能力,促進師生享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體育課堂利用信息技術,探索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體育教學模式,逐步普及專家引領的網絡教研,提高教師網絡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同時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良好習慣,發展興趣特長,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完善課余體育訓練新機制
山東省從提高課余訓練學生的普及率、提升體育教師專業化水平、調動教師參與訓練輔導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學訓體系四個方面開展了有效探究。學校對愿意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不論運動水平高低、有無運動天賦,均吸收到課余體育訓練中來,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訓練,教會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手段。隨著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發展,建立和完善了課余體育訓練教師培訓和管理相關制度,通過加強崗位培訓和專項培訓,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為了激發體育教師參與訓練輔導的積極性,學校合理安排教師體育教學工作量,將體育教師的訓練課按課時計入到教師教學工作量,對于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成效顯著的教師,在考核和評優中給予政策傾斜或加分,有效激發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
二、完善體育評價體系,發揮制度導向作用
(一)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山東省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分別在評價內容上設立身心健康和藝體素養模塊,從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完成情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參加體育運動的效果、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方面,考查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如青島市2018年出臺了《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明確學生在校期間自主選擇學習兩至三項體育運動技能,熟練掌握其中一項受益終身的體育運動技能,進一步豐富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建立和完善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統領的德育體系、課程體系、實踐體系和評價體系,形成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教育機制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
為了完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與評價體系,力求全面客觀、科學規范地評價學生,充分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很多職業學校在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與評價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如青島旅游學校堅持“互聯網+”的思路,引用“大數據”的理念,突出智能化、人性化的設計,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與評價平臺,實現了學校管理人員、教師、班主任、學生、家長、企業等多重角色管理,讓多元評價、過程評價成為可能。學校將學生的思想品德與公民素養、學業水平與專業技能、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職業素養與實踐能力各項指標,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為每一名學生建立職業素養成長檔案,其中學生的體育素質由體育成績、體質健康測試情況、體育社團參與情況、體育競賽成績四部分構成,體育素質綜合得分不合格的學生不能參與評優選先、獎學金評比、實習就業推薦和留學項目,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促進了學生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三、改革體育課堂教學,落實德育目標滲透
(一)體育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
山東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樹立‘大思政理念,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工作要求,提出各大中小學校要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可以圍繞體育強國夢信念、體育歷史文化、體育理論知識、體育精神、體育傳承紅色基因等地方特色內容著手,從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師育德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和競賽,將“課程思政”理念融于體育教學、體育活動之中,從而有效落實體育育人目標。
(二)體育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在燦爛輝煌的中華傳統文化“譜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山東省廣大職業學校普遍結合了地方特色和學校情況,讓武術、舞龍舞獅、抖空竹、打陀螺、花式跳繩等傳統體育項目進入校園、進入學生的體育課堂,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
(三)體育課與禮儀教育相結合
齊魯大地是禮儀之邦,歷來注重禮儀。山東省職業學校普遍開展學生禮儀教育,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除了正常的教授體育知識外,還引導學生去理解體育知識中所蘊含的禮儀文化。青島旅游學校牽頭制定了《山東省禮儀教育課程標準》,編寫3冊禮儀教育校本教材,拍攝8集禮儀視頻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禮儀課程、推廣禮儀操、組建禮儀隊,組織校級禮儀操競賽,為提升學生的職業禮儀素養打下良好基礎。2018年、2019年連續兩屆榮獲全國職業學校師生禮儀大賽團體總分一等獎,成為學校禮儀教育特色的最好代言。
四、打造體育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生體育社團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終身體育意識,也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和全面成長,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山東省鼓勵各學校積極開展學生體育社團活動,規范社團的管理流程,完善社團管理制度,保證社團活動質量,落實社團輔導教師的課時工作量和考核加分等待遇,將學生的社團活動情況納入學生的體育素質評價體系,從而保證了學生社團活動有實效,學生參與有收獲。
五、建立體育聯動機制,形成社會育人合力
山東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各學校充分借助社會化力量辦學,逐步形成了學校與家庭、高校、社區、體育培訓機構的體育工作聯動機制。
一是家校聯動。很多學校充分發揮家長在育人方面的輔助作用,調研學生家長的優勢資源,選拔優秀家長擔任學生成長輔導員,給學生的藝術、體育等社團提供指導。家長通過參與學生社團輔導、駐校辦公等形式參與學校的辦學和育人,提高了育人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加強了家校育人合力。
二是學校聯動。不少職業學校與區域內的大學開展體育輔導員合作,大學選拔優秀教師和大四實習學生擔任職業學校的體育社團輔導員,定期開展社團輔導活動,職業學校則為高校大四的實習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的工作崗位。通過學校聯動實現了場地資源、人才資源的共享和共建。
三是社區聯動。山東省積極響應國家要求,各大中小學體育場地和設施在周末和節假日面向社區居民免費開放。針對轄區居民體育活動鍛煉缺乏科學指導的問題,職業學校可以與社區開展聯動,解決社區居民健身場地不足、社會體育指導員短缺的問題。學校可以通過社區邀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人入校授課,豐富學生體育活動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四是校企聯動。校外體育培訓機構是學校體育的有益補充形式,在體育特長學生的選拔和培養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職業學校的體育特長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外專業體育培訓機構進行體育訓練,培訓機構和體育協會則向職業學校提供多種賽事信息資源,搭建比賽的平臺,從而為學校的體育工作發展創造機會和條件。鼓勵學校與企業定期開展專項聯誼賽,促使學校專業特點與企業崗位需求有機融合,從而完善體育課堂教學對崗位體能需求的針對性。
今后,山東省將繼續從完善學校體育工作協調機制、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價、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公開發布制度、加大學校體育經費投入等方面為職業學校的體育發展做好保障工作,推動山東省職業學校體育教學邁上新臺階,為完成國家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總體目標,實現體育強國的戰略目標和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