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枝
摘 要:健全的資金流動可以保證企業的生存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在企業業務運營過程中,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良好評價和加強內部管理控制十分重要。企業必須改變現有觀念,運用科學的內部管理和控制方法,正確評估企業財務風險,以實現企業長久的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含義和原因,探究了企業財務風險評估系統,并提出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來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
關鍵詞:財務風險評價;內部管理控制;財務風險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要加強有效的資本運作和企業內部管理。如果沒有正確評估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活動將受阻,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企業要專注于財務風險的評估和控制,樹立危機意識,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評估體系。對此,筆者就財務風險評價與內部管理控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一、企業財務風險內涵及產生原因
企業財務風險,也簡稱為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公司無法及時償還債務的不確定性。健全的資本鏈是公司發展的前提,融資、貸款和信貸銷售是公司日常運營中的必然環節。企業的財務風險并不可怕,只要查明財務風險的來源并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機制就可以避免財務危機。公司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總的來說,公司財務風險的原因可以從內部和外部進行總結。內部原因主要體現在公司決策錯誤(例如公司投資決策錯誤和不適當的融資活動),公司運營錯誤以及公司管理錯誤等其他情況。外部原因主要體現為:有關國家政策和法律制度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主要在稅收和匯率方面,就公司財務管理而言,公司財務管理還會受到通貨膨脹等宏觀經濟條件的影響。由于環境的影響以及不同行業的不同經營特點,不同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不同。
二、財務風險的評價
企業財務風險評估是一個結構化項目,涵蓋業務運營的各個方面,公司財務風險評估體系也應以多種方式建立。企業主要從四個指標評估財務風險:償付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其中,開發能力的評估通常不用于企業財務風險的評估和管理。可溶解性指標主要包括長期和短期償付能力指標,這兩個償付能力指標都直接反映了企業在其運營過程中抵抗風險的能力。企業的償付能力越強,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長期支付能力是主體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主要包括長期債務、長期貸款等。短期償付能力是主體的流動資產償還其流動負債的能力,它是公司當前財務能力的重要指標,尤其是其流動資產的流動性,反映了企業償還日常債務的能力。公司短期償付能力的其他指標是流動比率,檢查比率和現金流量負債。運營能力指數主要根據公司的人力資源運營能力和公司生產材料的運營能力,根據外部市場環境而定。人員操作能力是衡量和衡量公司的勞動效率并比較勞動效率水平的指標。經營生產資料的能力實質上是經營公司總資產的能力,以及其他主要由資產周轉率和資產運營等因素決定的因素。資產周轉率能夠直接判斷企業運營能力的強弱,是衡量企業正常運營的最重要的評估指標。獲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成本和費用利潤率以及自由現金擔保倍數。所有財務風險評估指標都是不可分開的,從運營能力到對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估,再到獲利能力,整個評估系統都是相互聯系和互補的。
三、企業加強財務風險評價與內部管理控制的途徑
企業財務風險評估與控制是實用、全面、開放的,這些特征決定了無法在一夜之間實現良好的公司財務風險評估和加強內部管理控制。公司財務管理人員應正確理解這些特點,并加強內部管理控制,以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運用信息技術,加強財務風險監控
完善各種相關管理制度是加強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內部管理的前提。企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監控。企業財務風險評估和監控財務風險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優化監控方法并提高財務風險檢測水平。金融風險和金融風險預防傳統的監控方法通常依賴于經驗豐富的財務管理人員的估算,這些估算是高度主觀的,并不遵循科學的監控體系。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將信息技術引入其財務風險評價活動中。財務經理需要合理地分析企業正常運營所需的預算,并整理每周、每月和每季度的費用,整理表格數據,然后比較總預算以發現實際與計劃之間的差異,分析這些差異引起的部門、子項目、原因和單位,并及時采取適當措施以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信息技術化的財務風險評價依賴于數據監視,這種方法有效地規避了操作主觀性,反映了數據的細微問題,并可以利用計算機系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科學的監控方法可以糾正公司的問題,避免操作流程中的企業經濟損失。
例如,企業在對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時,可以極大的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記錄和備份。企業可以創建具有企業特色的財務風險數據平臺,將所有的財務數據收錄在平臺內。財務管理人員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周、月、季度的企業財務開支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整理規劃,與財務預算進行比較及時調整企業的財務支出。同時,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預警線設置。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在計算機系統設置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線,在財務風險工作人員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輸入后,計算機系統會自動對財務情況進行風險分析。如果企業的財務風險達到計算機設置的預警線,計算機系統就會進行報警,企業就應及時對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利用計算機系統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實時監控,保證企業財務在安全范圍內波動。企業可以利用計算機財務圖形自動生成模式對企業的財務情況有更加直觀的了解,計算機系統使企業的財務數據更加直觀。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加強企業的財務監控,使企業的財務風險評價更加高效便捷。
(二)、提高參與者、實施者的財務風險觀念和管控水平
首先,企業的所有員工必須樹立對財務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意識。傳統的財務風險管理僅由組織的財務部門運營,在企業中財務人員專門從事財務管理工作,財務人員直接估計財務風險。但是買方、生產者和賣方,對公司的財務風險的概念非常微弱,嚴重破壞了企業的經濟效率水平。企業的有效運作必須依靠各個組成部分的緊密合作,只有當每個人的行為和目標相同時,企業才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因此,有必要通過改進風險預防的概念和管理控制的水平來減少無效活動,以便每一個人員都可以參與財務風險控制活動。企業的經濟優勢全面反映了企業各個方面的狀況,企業內部所有環節的成本概念和成本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率。其次,有必要提高企業財務風險評估和管理的參與者和實施者的工作能力。在選聘企業工作人員時,提出并篩選諸如學歷、工作經驗等特定要求,這是做好評估和管理財務風險的第一項任務。在日常運營和管理中,也有必要建立薪酬獎罰制度,以鼓勵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積極參與企業的財務管理。
例如,在對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選聘時,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對選聘人員進行嚴格選聘。考核制度針對企業的不同情況進行制定,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具有專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在管理過程中,企業也要加強管理人員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學習。企業依據每年二到三次的原則安排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企業可以選派管理能力較強的人員外出進行培訓學習,在培訓學習后將更好的管理方法教授給其他管理人員。通過專業化的培訓,提高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加強財務管理技術的交流。企業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的方式,建立企業的學習平臺,讓企業人員在學習平臺進行注冊登錄,定期對財務風險評價專業知識進行學習。企業在平臺建立人員評估機制,對人員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評估,根據平臺人員的學習情況對企業人員進行合理調整以達到管理人員的最大化利用。可以在企業建立薪酬獎罰制度,通過對企業財務風險評價人員的獎勵和處罰,提高人員對財務風險管理的責任意識。注重對參與者、實施者的財務風險觀念的提高,企業建立監督評估小組,針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資金流動等實施監控,提升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
四、總結
企業之間的競爭高度依賴于企業財務狀況的競爭,擁有良好的財務風險評價與內部管理,企業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好的地位。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企業必須為企業財務風險做好準備,預防財務風險,改善財務風險傳統的管理方法。希望本文建議的上述措施能夠真正幫助我國企業在市場上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英華.論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4):74-75.
[2]張嘉華.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J].財會學習,2019(09):49-50.
[3]羅吉平.企業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財會學習,2018(18):59-60.
(商南縣醫改辦? 陜西? 商洛? 7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