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旻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公眾的政治意識逐漸增強,社會民眾在政治方面的參與逐漸增多,特別是公眾通過互聯網加大了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換句話說,互聯網在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互聯網搜集群眾的意見,通過這些意見調整行政決策,大幅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進而提高社會滿意度;讓政府行政管理信息更加透明,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政策清清楚楚地置于公眾面前,讓公眾更加了解政府的各項行為和政策。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政府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同時也為政府行政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國政府加強與“互聯網+”的對接已經勢在必行。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行政管理;挑戰;發展機遇
引言
互聯網+”作為新形態已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中的諸多領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生產物與傳統制造、服務行業的創新整合,是加強經濟增長的助推劑,已成為發展新機遇。隨著中國教育邁入4.0時代,行政規模日益增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加,這為傳統的保障管理模塊帶來挑戰,保障管理模式創新已刻不容緩。隨著事業不斷擴大,行政的管理已逐步完成社會化改革,同時對保障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要求越來越高,服務的范圍也日益擴大,原始的保障模式已不能滿足現有的需求,不能較好的適應行政發展規模。為快速適應“互聯網+”形態下的管理新模式,應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建設信息化平臺來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和工作效率,促進行政事業穩步發展。
1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面臨的挑戰
1.1政府信息公開不透明
在互聯網環境下,很多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信息公開程度不足,給我國政府的形象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其中,造成政府信息不透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行政管理人員的主觀意識較強、信息不對稱等。政府是行政管理信息的控制者,對信息進行壟斷是導致政府信息不公開的重要因素。另外,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展示公眾關注的信息,而不是展示給公眾不需要的信息,這會造成公眾“關注疲勞”。
1.2行政信息化管理缺乏系統、規范體制機制
在“互聯網+”時代,行政管理很多內容已經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實現,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方便服務師生,節省行政師生的時間和精力,能精準和快捷地收集處理師生需求內容和申請辦理事項。行政發展到21世紀各項制度可以說相當完善了。但是這些制度基本是在業時代建立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停留在工業時代的思維、模式,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的需要,甚至影響行政管理效率,造成行政信息化建設無法跟上互聯網的發展步伐。舊的管理體制機制,存在不能滿足互聯網信息化辦公的需求,也暴露出不夠科學、不夠規范、不夠完善的“癥狀”,存在同一個單位,不同部門相互之間相對獨立、沒有關聯的現象,更不用講信息共享,更不能實現“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助力行政智慧建設。
1.3行政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互聯網+”背景下,行政人員的能力與素質也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年輕的教師信息化辦公的意愿及學習能力較強,而年紀稍微偏大的行政人員對此卻比較反感,日常工作中還是憑借自己以往的經驗或操作程序辦公,將各平臺束之高閣。長期以往便形成了“無紙化”與“有紙化”辦公相結合的辦公模式,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實際上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例如報賬審批,跑腿的是年輕教師,審核的確是領導。一方面響應學校無紙化辦公的號召,另一方面領導審核嚴苛,除了線上流程以外,還需提供線下證明資料,言外之意年輕教師不僅要走線上流程,還得走一遍線下流程,原本只需要走“有紙化”辦公便能結束的流程,現在卻還多加了“無紙化”的操作程序。
2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發展策略
2.1完善信息公開制度
大數據時代,政府在開展行政管理工作時,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首先,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將行政管理信息與公眾共享。當前信息的存儲技術和計算方法都在不斷完善,為信息共享提供了條件。利用網絡,可以有效縮短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公眾如果有意見可以通過網絡提交給政府,而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過程中要積極采納公眾的意見。其次,參考公眾意見,積極調整行政管理工作。如果公眾提出了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質疑,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要通過互聯網積極向公眾澄清,盡可能避免政府與公眾之間出現誤會。
2.2抓好信息化隊伍建設工作
行政信息化隊伍的建設關鍵在有沒有人才,有沒有用好人才。培養人才可采取“對內鼓勵支持、對外筑巢引鳳”的方式。對內鼓勵支持,行政內部通過選派教師交流學習,鼓勵支持老師進修相關專業,扶持老師開展課題研究。因為“互聯網+”時代,需要行政管理人員具備信息管理能力。在對行政人員進行業務能力培訓時,也要開展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相關知識的培訓,以便行政管理人員能夠掌握信息化管理能力,能夠滿足行政學生、教師的需求,適應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對外筑巢引鳳,行政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企業中優秀的高級人才,或招聘信息化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到行政為教學工作提供服務,來充實行政自身的信息化隊伍。在使用人才時要做到任人唯賢,把人才用在對的地方,用在關鍵的地方。
2.3職責分明,加強服務意識
辦公室工作要超前謀劃,盡早制定工作計劃,做好領導參謀。各部門需要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工作人員要提高思想認識,嚴明工作紀律,增強工作自覺性和主動性,高標準、高質量地做好各項管理服務工作。對于工作中出現的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完成的工作,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和理解,做到職責分明。在完成事務性工作的同時,每月或每周安排一定時間,鼓勵教職員工以新時代服務精神為指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提高服務意識重在提供服務,重在落實措施,要自覺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在一次次的實際工作中提高辦事的能力。重點加強策劃、組織、協調能力以及應急能力,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
2.4科學制定法律規范
互聯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使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向“互聯網+”方向靠攏時面臨一定的挑戰。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政府要合理應用相關法律法規,對不良行為進行嚴格懲戒,如果情節嚴重,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應根據我國《刑法》對其進行嚴格處罰。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導我國的網絡輿論,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結束語
行政管理工作包含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四大基本職能,不是一人或一部門決定的,而是多人和多個部門交流合作、協同創新完成的,為的運行發揮重要作用。每一位行政工作者,都應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以“互聯網+”為背景,依托信息化平臺建設,優化創新,實現行政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為的教育改革及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黃文質.“互聯網+”思維方式下的管理研究[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0(04):91-93.
[2]劉武.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面臨的挑戰、機遇和發展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3):65+80.
[3]吳敏,潘金.行政事業單位財會需順應“互聯網+”新趨勢[J].浙江經濟,2018(23):64.
[4]李迪.互聯網平臺下管理系統的設計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8,34(11):25-27+30.
[5]康寧津.淺析互聯網環境下行政管理的挑戰、機遇和發展策略[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1):160.
(廣播電視規劃院? 北京? 1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