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馥恂
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提問的積極性低。二是學生問題的質量不高。三是提問秩序有時候較亂。如何提升農村小學高年級小學生語文課堂提問能力和水平,筆者認為要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一、提升學生課堂自主提問的意識和意愿
養成良好的課堂提問氛圍,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學生要有自主提問的意愿。為此,首先要增強學生自主提問的意識和意愿。一是通過課文預習引導學生思考質疑。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記錄好自己的思考、想法和問題,并在教學課堂正式開始前,預留一定時間讓學生把把自己的疑惑提出來或者記錄在預習單上,再引導其通過問題來切入課堂講解。這種做法要求老師有一定的課堂授課應變能力,將學生拋出的問題切入到自己的講課當中。
二是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提問行為。對于在課堂中勇于提問、敢于提問的學生,一定要給予肯定,即使該學生提出的問題簡單、粗淺,教師也要對這種行為要表示鼓勵和贊許,久而久之學生提問的意識和意愿就會提升,從“嘗試問一問”向“我要主動問”轉變。
三是充分利用各種技巧激勵學生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競賽、積分獎勵、分組討論等技巧,來激勵學生自主提問的熱情。筆者對于在課堂上自主提問的學生,制定了一套獎勵機制,比如給積極提問的學生獎勵小青蛙的圖片,課后再收回并登記學生獲得小青蛙的數量,期中和期末根據學生獲得小青蛙數量給予“提問頂呱呱小能手”的班級特色獎狀及禮品兌換;對于課堂提問能力較強的學生,還讓其將思維角度進行分享并給予獎勵。
二、讓學生掌握語文課堂自主提問的技巧和方法
學生有了自主提問意識和意愿,變得敢問、肯問后,教師還應著力引導學生懂問、會問,這樣學生自主提問的熱情才能得以延續,能力水平才能有所提升。作為語文教師,要教授學生一些針對語文課堂的提問方法。一是指導學生從哪些內容進行質疑。可以對整篇課文進行質疑,也可以從題目進行質疑。二是指導學生嘗試從多角度、多層面開展質疑。比如引導學生多一些反向思考。三是有意識加強學生在開展質疑和提問的訓練。前期可以通過填空、連線、類比聯想等方式參與完成老師預設的問題和“答案”,然后帶動學生歸納提問的思路,再形成一定的提問思維體系,在教授方法的同時,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對老師教授的質疑和提問技巧進行訓練和運用,努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用心尋求突破。通過經常性運用和訓練,讓這些質疑和提問的技巧、方法變成學生在閱讀課文的一種自然反射。
三、教師要提升提問環節的把控能力及自身綜合知識素養
一方面,語文教師要努力提升提問環節的把控能力。讓學生自由發揮,不可避免個別調皮學生會出來“搗亂”。作為語文教師,既要想辦法讓搗蛋的學生停止下來,又不能傷害到其他學生包括搗蛋學生本身自主提問的積極性。簡單說,語文教師要盡量減少用權威來壓制學生,而應想辦法讓學生自己在擾亂課堂提問秩序中感受到壓力。語文教師在教授低年級學生時,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提問意愿和意識,慢慢教授一些質疑和提問的技巧、方法,以持續激發和提升學生敢問、懂問、會問的能力和水平,為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語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對提升學生語文課堂學生自主提問水平和能力也很關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知識素養。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很可能與課文重點無關。如果老師只簡單說一句“這個問題與課文無關。”不僅打擊了學生的提問積極性,也不利于對學生拓展思維的培養。所以,語文教師不能只滿足自身學科知識的教授,一些簡單的物理、歷史、化學等科學基礎知識要點也要努力掌握,做到在課堂上通過一些簡單的課外知識,引導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興趣,并不斷開拓他們的視野和思維。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