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曄 吳東 石艷 閔 笛 彭增焰
[摘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對大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要求,結合嶺南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將職業資格認證與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探討資格認證帶來的優勢,根據計算機網絡職業資格認證的考試內容,提出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改革方案,使職業資格認證能夠促進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學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職業資格認證;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0) 02-0123-03
一、前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在企業和商業巾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企業對計算機網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其巾對專業網絡技術人員、網絡管理員、網絡架構師等相關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然而廣大高校培養的網絡技術專業的部分畢業生則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就業問題,究其原因是高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未能緊跟社會實際需求,學生所學知識不能跟上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實際需要,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缺乏競爭力。而具有高素質,動手實踐能力強,具有理論知識并能夠從事工程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是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當前,各大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學歷教育周期長、教學內容更新緩慢、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單一、應用實踐偏少,學生的就業壓力相對較大。只有深入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進行深度的專業結構調整才能適應市場需求[1]。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如果能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那么在求職時將獲得更多企業的青睞,在工作巾將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嶺南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校”)以本科教育為主,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人文素養和創新創業意識,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實踐創新能力,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但是目前我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存在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校內外實訓基地不足、專業技能滯后、就業對口率低等問題。為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網絡類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內容
目前,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體系包括通用技術認證和專項技術認證。其巾專項技術認證包括網絡服務器、網絡安全、網絡存儲等認證,而通用技術認證是計算機網絡建設的職業認證,也是目前國內需求量最大、考證人數最多的認證[2]。
(一)網絡服務器職業認證體系
此類職業認證體系的課程開設主要是實現計算機網絡服務器的架設,從而實現計算機網絡管理。其認證內容包括:配置服務器操作系統環境,建立WEB、FTP、DNS、DHCP、郵件等服務器系統,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目的;設置網絡權限實現用戶帳號的安全和管理,配置和管理磁盤、優化其服務性能,實現磁盤數據的災難保護;安裝和配置終端服務等。
(二)計算機網絡建設職業認證體系
這類職業認證體系以計算機網絡基礎建設為主,構建企業的計算機網絡。其認證內容主要包括:網絡綜合布線、TCP IP網絡建設、網絡設備互連、交換技術、路由技術、網絡組網規劃、設計、網絡設備配置、計算機網絡故障排除等。
(三)網絡安全系統職業認證體系
目前,網絡安全技術職業認證主要內容有:路由器、交換機、網絡設備及相關電器設備的安全,以及對網絡環境巾的防火墻、VPNS及IDS/IPS解決方案進行選擇、部署、支持及故障排除,熟練掌握安全協議和安全組件知識。
(四)網絡存儲系統職業認證體系
網絡存儲系統的職業認證是以構建存儲區域網絡為目的,能熟練掌握網絡存儲的基礎、網絡存儲技術,以及網絡存儲市場及產品分析、網絡存儲解決方案和網絡存儲的管理等相關知識,深入掌握網絡存儲技術,系統學習光纖網絡交換機、構架SAN網絡環境和配置光纖網 絡交換機,尤其是光纖通道存儲區域網Fiher ChannelStorage Area Networking( SAN)環境的技術,為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儲基礎架構。
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種類繁多,但是這些認證考試內容的共同特點是:和社會需求結合緊密,知識更新快,應用性強。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及市場需求,選擇操作性比較強的職業認證體系,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網絡知識,通過實踐操作練習,熟練掌握基本配置命令,為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三、結合職業認證進行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的優勢
(一)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從事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相關教師必須要有相關的培訓和認證考試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這樣才能夠給學生更好的教育。學校應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業務培訓學習和學歷提高深造。在學校提倡的“雙師雙能”的政策下,可以通過安排相關教師進行認證考試;派遣相關課程教師到企業學習、培訓或者外聘相關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專家參與課程教學和專業建設;加強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參與一些項目的實踐和研發過程等方式,以此來提高教師的技術能力和教學能力。同時,可以加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理念,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促進課程教學改革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結合計算機網絡發展形勢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如結合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內容,編寫適應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相關課程教材。在教材的設置方面,注重理論結合實際,以案例、實驗操作為主;課程設置方面也應開設較多的實踐課程,讓學生多動手操作,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的配置;可以建立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學習網站,把課程的課件等相關資料,以及認證考試歷年真題等內容共享給學生[3]。
(三)促進實驗室建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學好網絡知識專業技能,必須借助于長期的動手實驗實踐,而配置和測試操作實驗則離不開好的設備和工具。同時,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用人企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根據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的相關內容,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網絡實驗室模擬,并提供真實的網絡應用環境,配置仿真模擬實訓軟件和硬件環境,從最基礎的網絡電纜制作、網絡組建、網絡配置、網絡調試,再到更為復雜的多功能網絡的綜合設計規劃和配置使用,供教師、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使師生能真實、全面、直觀地掌握各種網絡設備的使用,以確保學生在結合實踐操作的同時,牢固掌握網絡配置命令,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適當增加學生白行設計和操作的實驗內容,培養學生獨立創新的能力。在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培養的同時,培養出具有綜合應用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增加就業率
深入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和發展,把網絡課程體系和認證培訓體系納入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巾,旨在培養具有較高就業競爭力的社會急需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在實踐教學巾引入職業認證教育,強調理論培養與技能培養并重,這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行之有效的方法。隨著人才市場對高級實用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畢業生職業能力的有力證明,學生持有的職業資格證書也能有效增加其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
四、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將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與職業認證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實際應用相一致,使畢業生能符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增加學生的競爭力。要在專業課程建設和課程改革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制定相關的課程改革方案。
(一)把認證考試內容和計算機網絡課程相融合,調整課程體系結構
根據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分析現有培養方案與計算機網絡認證考試體系間的相關性,注重漸進式能力培養,把計算機網絡認證考試內容和計算機專業課程深度融合,構建適合我院實際情況的課程體系結構。從第三個學期開始,我院對計算機網絡方向分別開設了計算機網絡、網絡綜合布線與測試、網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企業網絡組建管理與維護、網絡工程等主干課和選修課程,針對不同的認證考試內容,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在教學過程巾,挑選有針對性的計算機網絡教材,特別是在實驗課程方面,我們使用的是根據實訓內容編著的實驗教程[4]。
(二)合作型討論學習推動學生網絡學習和研究能力
在計算機網絡學習過程巾,可以組成網絡應用案例研討小組。在實驗配置和測試巾,對實驗的解決方法和結果有疑問的,可以通過組內研討的方式解決。組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加以適當地引導,根據課程進度安排,可以對網絡協議和設備原理、設備配置和調試、網絡工程綜合布線等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研討既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際網絡運行巾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義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
比如,結合軟考網工和職業資格認證的部分真題,研討小組以真實的網絡工程項目為案例,準備了交換、路由、無線、安全、綜合案例等五部分研討主題案例,以提高學生網絡分析、排錯調試和設計等網絡工程實踐能力。
(三)采用多種考核方式,構建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
嘗試引入網絡認證的模擬考試,加強學生的實驗考核[5]。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大多采用筆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試,但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每次考試的重點都放在理論知識上,缺乏對應用能力的考查。引入網絡認證考試的試題,往往區別于傳統的課后習題。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在對理論知識進行考核的同時,加強了對實驗內容和實踐操作內容的考核,使考核內容具備更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更加貼近實際,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慮到研究型教學與合作性學習的變化,考核時也需參考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能力表現,結合學生對課程核心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運用來進行。考核主要是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概念、基本理論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第一,理論課程進行課程學習考核;第二,實驗課和一部分選修課采用綜合實踐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第三,課程設計主要對創新能力進行考核,結合“某園區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的具體項目,讓學生將已有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相融合,以提高白身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這種綜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大幅增加了實踐課時的比重,能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實踐動手能力。
(四)引入學科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
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競賽,如藍橋杯、挑戰杯、網絡攻防大賽等比賽。在我院的“IT文化節”中,我們要求學生完成園區網絡的規劃與實現、服務器管理、網絡應用集成開發和方案,這充分展示了學生計算機網絡T程應用的綜合能力。網絡競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精神,同時開拓了學生的專業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參加學科競賽和建立學科競賽平臺在滿足高校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需求的同時,也為廣大網絡學習愛好者提供了終身學習的有效支持,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促進了教育公平。借助程序設計競賽的影響,以及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基于教育云與教育大數據的強大支撐,這種競賽式教學能夠開創一種全新的、協作的、競爭的、開放的教學模式。
(五)構建良好的實驗硬件和軟件環境,為學生實驗提供有力的保障
要學習好網絡技術,只有借助于長期的動手實踐配置,而配置必須要有好的設備和工具。我院現建有計算機網絡應用實驗室、協議分析實驗室、網絡綜合布線實驗室,實驗設備和環境條件能充分滿足相關網絡課程的實驗需求,這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學生實際動手操作進行網絡協議分析、如ARP、IP、IMCP、TCP、UDP等協議數據報格式,配置路由器支持RIP/oS-PF、BGP和VPN等各種網絡協議。此外,學生還可利用Packet tracer模擬器來模擬建立網絡拓撲,配置網絡設備,觀察數據包在網絡中的處理過程,監控網絡實時運行情況[6]。學生可以更方便地學習網絡知識,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網絡的熱情,加深了學生對抽象的計算機網絡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操作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五、結束語
本文在分析引入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對計算機網絡課程帶來的優勢的基礎上,結合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考試的內容,提出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案。根據我校具體情況從調整專業設置、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建立合作型討論學習小組、構建多元化課程考核體系、引入學科競賽、提供實驗保障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引入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的課程改革措施,目的是使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適應知識更新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使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提高學生計算機網絡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l]閻光才.畢業生就業與高等教育類型結構調整[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4(4):89-100.
[2]徐暢,梁錦銳.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職業認證教育初步探索[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 (SI):268-270.
[3]何勇,杜永強.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菏澤學院學報,2013(5):96-99.
[4]肖軍弼,張紅霞,閆陽.思科網院課程體系與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融合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34):256-257.
[5]張梁斌,高昆,梁世斌.以網絡職業認證為指引促進計算機網絡工程課程建設[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1(5):110-113.
[6]榮振邦.基于Packet Tracer的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案例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1(3):67-70.
[責任編輯:陳明]
[收稿時間] 2019-03-20
[基金項目]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立項建設項目(粵教高函[2017]214號);嶺南師范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立項建設項目(嶺師教務[2017]114號)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曉曄(1979-),女,河南洛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應用與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