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勝
【摘要】? 核心素養強調體現教育的育人價值,而不是單一的學科教育。核心素養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結合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教育,能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呈現新氣象、新局面,為學生未來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奠定扎實基礎。文章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發展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25-01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一)填鴨式教學模式盛行
目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仍有少數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運用“填鴨式”閱讀教學模式,將閱讀課當作講解課,詳細分析課文內容,歸納各知識點,使學生只會進行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會消失殆盡,很容易在學習情感方面滋生負面情緒和消極心理,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培養保障機制不健全
一是現行的高考制度和核心素養培養所需的環境不相適應,束縛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二是現階段的閱讀教學并沒有建立相應的科學評價體系,使得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無法基于學生學習實情設計和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三)對核心素養培養認識不夠全面
雖然從國家層面,非常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將其融入到教師的教學體系之中,但從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實際來看,部分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認識還不夠全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有些教師片面地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看作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往往不考慮教學實際,給學生預留過多的時間與空間,希望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然而,這種過于開放的教學環境,不僅難以達成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還會使學生無法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從而與核心素養培養的方向相背離。還有些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到情感因素和社會因素的重要性,僅從文化視角進行教學。雖然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情感態度、價值觀念、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并沒有得到有效培養,自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健全核心素養培養保障機制
首先,需要改革高考制度。傳統的高考制度只能從知識應用的角度評價學生,忽視對學生協作能力、思想價值觀念等的評價,這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極為不利。為此,加強對傳統高考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目前,我國有些省份已經開始對高考制度進行改革,推出了全面考查學生能力的高考制度,但大部分省份仍局限于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筆者認為,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查,可利用大數據就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建立學生行為記錄系統,對學生高中各階段的行為進行有效統計,對那些品行端正的學生,可適當降低高考錄取分數線。其次,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核心素養評價體系。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并基于評價結果及時調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二)采用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策略
(1)活用任務教學法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填鴨式”教學模式,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法,將深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之中。教師可活用任務教學法,為學生提供發散思維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之中。具體而言,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將預設好的問題告訴學生,以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并完成對預設問題的解答。在學生自主分析與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好主導作用,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心。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需要及時進行檢查,并進行合理的評價,多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例如,在教學《囚綠記》一文時,教師可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布置以下學習任務:一是要了解創作背景,二是要對“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的內涵進行分析,三是要對文中的“囚綠”究竟指什么進行分析,并做出回答。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閱讀課文,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與探究,思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散,思維能力會得到不斷提高,并能夠感知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熱情。
(2)注重文化教育與德育、美育的完美結合
新時期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在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美感。
(3)為學生提供分組合作的機會
現代社會需要更多具有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創新型人才,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而分組合作就是一種有效的培養途徑。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預設的問題進行合作討論,這既能升華學生情感,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能達成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的目的,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4)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相應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的知識構建及思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始終處于積極的自主思考狀態。例如,在教學《離騷》一文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呈現屈原生活的社會背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屈原的人格與品質,更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潘竟孝.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淺探[J].學周刊,2020(02):25.
[2]李軍成.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剖析[J].學周刊,2020(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