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虎
【摘要】? 同其他階段的管理相比,高中階段的管理具有更大的難度系數,班主任在平時的管理中除了對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進行思考外,更應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變化,將心理學知識科學應用到班級管理中。所以,本文簡要介紹了高中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并詳細探討了心理學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高中 班主任管理 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193-01
學生學習的一個基本環境組織就是班級,而班級是學校教導工作的基本管理單位。只有在每個班級中具體落實教學計劃與教學管理,方可切實提高全校教學質量與管理水平。所以,每個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就是加強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負責人,身上肩負著多項任務,包括整個班級學習水平、紀律管理、學生發展等。對每位班主任來說,如何將學生的心理發展結合起來,展開有效的班級管理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一、高中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一)復雜的社會環境和網絡環境
不斷發展的經濟與日益發達的網絡,讓學生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相應的也面臨著更多的誘惑。高中階段的學生大多尚未成年,缺乏較強的自控能力與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崇拜英雄人物,認為社會上“混混”非常有義氣,于是染上了不良習氣,包括抽煙喝酒等,同時迷上網絡游戲,認為行動上的暴力就是所謂的英勇,很多走上歧途。在現代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一些學生的心理發生了改變,表現在責任心缺乏,無法正視自己,進而產生諸多心理問題。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
現階段,大部分學生均為家中的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溺愛,為他們創設了安逸舒適的環境,進而導致其產生許多缺點,包括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懶惰等,同時也缺乏較強的思想觀念,做事急于求成。另外,部分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較差,就一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于是常逼迫他們學生,將其心理感受忽視,只知責怪,讓學生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增加了其叛逆性。還有一些父母對孩子放任不管,對他們的生活學習很少關心。因此,在外物的誘惑面前,這些學生極易做出一些不當選擇,此時若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指正,就會產生諸多問題,影響班主任正常工作的開展。
(三)學生特殊時期的性格特征
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就是16-18歲,而這個階段的學生玩心較重,在學習理論知識方面未有較大興趣,缺乏鉆研精神與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學習效率不高。在網絡時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無法讓其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他們對網絡游戲、追星、吃喝玩樂的興趣更大,對學習卻不用心。對每一位教師與學生家長來說,迫在眉睫的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身心平衡發展,形成健康人格。
二、心理學應用于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優勢
心理學被廣泛的應用于不同的領域,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學科進行心理學的管理,它的優勢有很多:
1.首先,對于一些班級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更好的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去開展活動,可以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樣既完成了我們管理工作又能夠促進學生和諧關系的發展。
2.其次是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主要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團結友愛,積極向上.我們用心理學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參與者,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所需,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3.最后是我們應用心理學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讓學生積極的進行學習,對班級的相關管理方案,也可以進行主動的建言獻策,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管理更加民主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心理學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正確運用合理情緒療法,減少情緒障礙
很多高中生都處在青春叛逆期,未對自己有較高的評價,經常會受一件小事的影響而全面否定自己。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很有必要采取合理情緒療法。曾有這樣一個案例:高一學生小蘭本來很有希望升入重點高中,卻因為考試失利進入了普通中學。在這巨大的心理落差中,她開始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認為“生活再也不會向我敞開一扇大門了”“為什么上天單單對我不公平”。此時,班主任需引導該學生將內心評價改變,停止用消極的詞語對自己進行評價,讓其明白人無完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做對了事情就要表揚自己,樹立自信心,合理定位自己。
2.學會運用“分糖原則”
一些教師與家長腦海中仍然還有傳統認知的存在,即認為“嚴師出高徒”,他們認為學生年齡小,自律意識不強,只有嚴厲管教、批評,方可讓其遵守紀律、努力學習,而這種想法已背離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新時期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學會贊美學生。不論是優秀學生還是落后學生均不希望一直被批評,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贊美和激勵所起到的作用遠比批評要大,這已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認可。但怎樣對這一手段予以合理使用,真誠地贊美和獎勵學生,在心理學上有一定原則。學生在學校里接觸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因此作為班主任應善于觀察,看到學生身上的優點,即使是非常小的閃光點,也要給予贊美或適當的獎勵,利用心理學上的“分糖原則”讓學生嘗到“甜頭”,但又不會覺得膩。
班級管理中可以應用的心理學手段有很多,需要職業高中班主任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利用,借助心理學手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文為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9年度《利 信息技術優化中學數學教學情境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2019]PLG702)的階段性成果。
[ 參? 考? 文? 獻 ]
[1]張沖.中等職業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統的發展特點和關系的個案研究——以一所面向農村的職業高中為例[J].中國特殊教育,2017(12):83-90.
[2]王佑奇.淺談教育心理學對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啟示[J].新課程(下),2017(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