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通過簡單分析事業單位應收賬款風險,深入探討了事業單位應收賬款風險控制路徑選擇,共提出兩方面策略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 應收賬款? 風險防范
社會經濟發展與自身業績提升日漸受到事業單位重視,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很多事業單位仍存在較高的應收賬款風險,如會計信息失真、壞賬比例上升、客戶整體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占用現金流量、營運資本管理難度提升、資產虛增、信用風險提升等問題,這類問題的解決必須得到重視。
一、建設應收賬款風險控制環境
(一)風險防范意識增強
事業單位必須在自身文化中融入風險防范意識,以此保證應收賬款風險能夠真正引起全體員工的重視,這樣應收賬款風險控制才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從根本上化解相關風險。在具體實踐中,事業單位管理層必須首先高度重視應收賬款風險,開展針對性宣傳、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并真正以身作則發揮示范作用,應收賬款風險控制氛圍的營造可由此實現。
(二)組織結構和權責分配完善
需結合事業單位的整體目標。具體來說,事業單位需重點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并結合自身實際需要考慮是否建設針對性的信用管理獨立部門,以此協同財務和銷售部門管理信用風險,具體管理內容包括制定信用政策、調查客戶信用、評估客戶風險、計提與核銷壞賬損失等,應全權負責這類工作。財務部門應做好款項結算、成本和收入確認、發票開具等工作,事業單位的各部門也需要加強對應收賬款風險的重視。
(三)員工技能和個人素質提升
事業單位應建立尊重知識和人才的文化氛圍,并同時加強對員工職業發展的重視,配合后備人才隊伍建設、關鍵崗位定期輪崗、法律及合同等知識的針對性培養,即可為事業單位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奠定堅實基礎。
二、建設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制度
(一)客戶風險評估程序制度建設
事業單位應針對性建設信用動態檔案,管理與單位存在業務往來的老客戶,該檔案需實時更新,并派專人負責客戶付款情況的持續監控和跟蹤,實時調整客戶的信用等級并更新檔案內容。信用動態檔案屬于事業單位確定客戶享受現金折扣比例、賒銷限額等服務的基準,如客戶的財務狀況或外部環境出現較大變動,事業單位必須重新評估客戶信用風險;銷售流程制度的建設探索需圍繞銷售流程的規范展開,保證不相容職務在銷售環節能夠實現分離,以此盡可能避免因舞弊或失誤導致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問題出現。銷售流程制度的建設需重點關注銷售合同審批簽訂與客戶信用風險評估工作的分離、銷售業務辦理與客戶信用管理工作分離、銷售合同審批與簽訂的專人負責、銷售發票管理與銷售業務經辦工作的分離、壞賬準備計提與審批權責的明確、合同管理的規范化、明確財務和法律界專業人士的引入情況(如重點合同)。
(二)應收賬款催收制度建設
應收賬款催收制度的建設可有效打消事業單位存在的重銷售輕收款風氣,該制度應將應收賬款的回收與單位的福利和工資相聯系,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應收賬款催收工作責任心。在具體的制度建設過程中,需建立嚴格的單據管理制度、明確應收賬款的催收方式、分類有序管理應收賬款催收工作。單據管理制度的建設需關注單據的保管完善程度,銷售專用發票、產品出庫單、銷售合同、產品訂單等單據均需要得到重視。應收賬款的催收方式包括法律手段催收、專業收款機構催收、負責人員直接催收三種,事業單位需基于實際情況針對性選擇不同方式。分類有序管理應收賬款催收工作需關注客戶關系管理,加深對客戶企業內部情況與外部環境的了解,大額賒銷客戶的經營現金流、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流動比例等財務信息需得到重點關注,以此及時調整客戶的信用等級。
三、結束語
為更好滿足事業單位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靈活的壞賬轉移方式選用、應收賬款監管機制的加強、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樣需要得到重點關注。
參考文獻:
[1]楊芳.事業單位應收賬款風險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財會學習,2019(05):121+123.
[2]陳曉芳.事業單位應收賬款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13):165-166.
作者簡介:姓名,趙靜,性別-女,出生年:1987-,籍貫:山東省滕州,民族:漢,職稱:中級會計師,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