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較強,應用前景較好的學科,在重視生態系統保護的今天,研究怎樣創新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為城市環境建設培養實用人才,牢牢把握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重點和注意事項是很有必要且意義重大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跟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接著論述了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有效策略,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課程改革
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跟課程設置以及課程教學模式是密切相關的,現階段,我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存在課程內容設置與現實脫節、課堂教學模式傳統單一、實踐教學環節占比較少、校企合作教學不積極等諸多問題,這導致環境藝術專業培養的人才缺乏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從而制約了我國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培養出新時代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就必須不斷優化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探索其改革模式。
一、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跟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跟關聯性
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國內的環境設計專業跟傳統的繪畫專業以及工藝美術存在著很大的關聯性。步入新世紀后,依舊有許多院校固守傳統的繪畫基礎教學和工藝美術訓練,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跟設計操作能力的培養。此外,因為我國環境設計專業開設的課程大多是照搬歐美國家的設計教育課程,這跟我國實際的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狀況有一定的出入,其存在設計基礎課與設計實踐課脫節嚴重的問題。
(二)教學模式傳統單一
不少高校在教學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時,依舊多沿用老套的課堂教學模式,較少使用一些能夠鍛煉人的案例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缺乏主見跟思考,其跟客戶互動溝通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這種教學模式亟需改革。
(三)實踐環節薄弱
環境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礎,所以其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撐。然而部分高校目前因為經費缺乏,致使師資力量跟硬件基礎建設較為薄弱,學校難以有效組織一些實踐教學環節,也沒有能力跟社會上一些知名的環境藝術設計企業達成合作,邀請企業優秀的設計骨干人員來學校教學,學生的實踐機會較為缺乏,實踐效果也較為一般。
(四)校企雙方利益追求不同,穩定性欠佳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跟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了校企合作實習基地。但是雙方追求的利益目標和承擔的責任是差別較大的。學校追求的利益目標是在實習期結束以后,讓學生成功進入企業進行工作,完成就業;但是企業追求的是讓學生盡快給企業創造價值和利潤,但人才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因此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效益,有時候更要墊付較多的成本費用。利益目標的不一致導致企業缺乏合作熱情,企業合作的積極性不高,致使校企合作穩定性欠佳,運作風險較大。
二、環境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跟課程建設的優化策略
(一)課程設置結合市場需求體現專業特色
環境設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要根據市場對于環境設計人才的實際需求來制定,不斷更新優化目前的課程設置體系,以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為目標,將環境設計專業建設成為多學科、多專業 互相融合的實踐教學平臺,在夯實基礎教學平臺基礎上進 —步建設和完善實踐創新教學體系。
(二)課程設置倡導教師結構雙軌制
教師的綜合能力與專業建設的質量密切相關,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確保高校教學質量的基礎。不只是環境設計專業,所有專業教師都必須具備豐富的學識和出色的實踐技能,如此才能平衡理論課程與技能課程教學的比重,保證學生全面發展。雙師型師資隊伍是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樣優秀的人才隊伍。但是現階段,很多高校的教師結構趨于年輕化,實踐能力有待加強。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鼓勵教師積極深造,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為老師創造良好的實習平臺,深化企業和院校的合作,讓企業能進校,讓教師能進企業,鼓勵老師積極參加雙師型教師評審,如此才能到打造出一支出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提高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三)借助網絡數據信息調整專業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就是具備科學系統的課程結構體系,為了提高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其課程體系要多多增加一些實踐課程跟人文課程,實踐課程的增加能夠確保人才符合行業企業的需求特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人文課程是藝術專業學生設計靈感的重要來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跟人文素養,防止學生的設計靈感枯竭,適當減少一些理論課程的教學比例。需要提到的是,這些課程的安排要注重系統性跟交叉性,各項課程應該同步進行,讓學生能夠深化理論,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復合型、立體化、開放式的課程結構。
(四)校企雙方以利益的共同實現為合作動力
當雙方利益追求相同時,合作才能同心協力,行為才會步調一致。對此,校方跟環境藝術設計企業要互幫互助,站在對方的利益角度來考慮問題。校方要誠心邀請企業參與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實習計劃的制定,實習內容的篩選,從企業內部了解崗位的特點和要求,了解學生勝任崗位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水平,從企業內部了解經管專業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知識更新消息,為學生實習提高實踐平臺。與此同時,校方也要積極支持企業的工作,將高質的、優秀的人才優先送入實習企業,完善企業的人才結構。在企業需求技術指導跟理論培訓時,積極派遣優質的師資隊伍給予企業幫助,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雙方應該就企業人才培養成本高、收益見效慢的問題進行良性溝通,引導企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提升企業的視野跟格局。
三、結語
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非常重視技術的學科,環境設計專業的創新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設置教學課程,重視實踐教學,使用豐富的教學模式來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環境設計理念,創意,技術等,進而將學生培養成實用性人才,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硯祖.環境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鄭曙陽,爰影,張柏萌.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華 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任義(1983-),男,苗族,籍貫:重慶,講師,最高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項目基金】本文是2018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廣西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2018JGA320項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