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培養科普人才為重點進行闡述,以科普人才培養當中存在的問題為主要依據,從推動科普人才培養建設學科專業、加強科普實踐教育建設科普人才專業團隊、加大科普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資金投入、促進科普專業穩定發展幾個方面分析科普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對策,其目的在于構建科學合理的科普人才培養體系,為推動社會經濟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時期;科普人才;人才培養
基于當前形勢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需要不斷發展自身科學技術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社會競爭力?;诖耍覈饾u提高了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而其中科普人才的培養,也逐漸受到重視,并且科普人才在社會經濟發展環節當中更加重要。在培養科普人才時,積極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解決措施,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奠定基礎。
一、科普人才培養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專業問題
大學是培養專業性人才的一個地方,會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精英。而大學之所以能夠成為高精英人才培養基地,主要就是因為大學能夠將各個學科專業化,專注的培養一個人才。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建立專業化人才培養體系,為推動我國社會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在普通大學當中,并沒有設置培養科普人才專業,主要是因為大學在設置專業時,需要經過教育部審批同意,然后由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根據高校所制定的法律內容進行審查,得出科普專業并不符合部分學校的設定。而部分設置科普專業的院校,對學校未來發展具有明確的定位,如:復旦大學,高校設置了同科普專業相關的專業,如:科技傳播與科技決策專業,但是此專業每年并不面對高考生進行招收,而是招收在校生的第二年學生,作為學生的第二專業[1]。而師范類院校的科學專業畢業后的主要去向也是各類中小學校,造成科普類場館的專業人才匱乏。
(二)師資隊伍問題
在培養專業性人才時,需要具有專業教師團隊,并且具有專業的教學設備。教師團隊當中,每一位教師所設定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理念,都可以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創新優化,從而保障教學內容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基本需求,為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站在科普角度來講,當前高校所建立的專業教師團隊,大部分教師并不具備專業的知識水平,自身技能并沒有達到相關規定要求?,F如今,大部分高校都沒有設置科普專業,從而導致教師專業技能水平較低。高校在培養專業性人才時,就需要構建專業教師團隊,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
(三)培養基地問題
任何一個行業在培養專業人才時,都需要建立專業的人才培養基地?,F如今,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逐漸提高了對科普人才的重視,逐漸加大了培養力度。但是從高校的培養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校并沒有重視科普專業。由此,建設培養基地時,就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情況,根據高校自身發展特點,對基地當中的教學設備進行更新優化,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充分了解科普專業對于社會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為推動社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
二、新時期科普人才培養的有效對策
(一)推動科普人才培養建設學科專業
在培養科普人才時,需注意建設學科專業,構建科普人才培養體系。部分高校在建設科普專業環節當中,需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探索研究一套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教學體系。部分院校在學科專業方面,具有豐富的發展經驗,但是這些經驗僅僅是歷史經驗,并不是很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在當前社會發展階段,科普專業試點學校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樹立威嚴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認真對待此門專業,認真學習此門課程。在此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適當動員大學積極設立科普專業,學校也需要同時動員學生,積極了解此門專業的發展前景,提高對此門專業的興趣,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專業的科普型人才,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奠定基礎[3]。
(二)加強科普實踐教育建設科普人才專業團隊
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加專業的科普專業型人才,相關高校就需要積極建設專業的教師團隊,如:教師學歷、職稱等,都需要嚴格符合相關規定標準。一支較強專業師資隊伍,能夠促使科普專業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為推動社會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具有此門專業的高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座談會,使得各個教師之間能夠適當學術交流,交流彼此的經驗,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水平[4]。與此同時,各個高校需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從而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創新優化教師教學模式,另外,高校還需要積極爭取同其他專業院校進行交流,為教師爭取到繼續深造的機會,從而促使科普專業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進而培養出更加專業的技能型人才。
(三)加大科普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資金投入
為了能夠培養出專業型人才,不僅僅需要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更是在實際培養環節當中,提高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針對此,高校需建設相關培訓基地。在各個方面條件允許下,高??梢詾榭破諏I的學生設置本碩連讀的條件。在此基礎上,能夠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就需要積極支持高校開展設立科普專業,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特點,制定完整的培養計劃,構建科學合理的培養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引進先進教學設備,促使科普人才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5]。
(四)促進科普專業穩定發展
高校構建科學合理的科普人才培養體系,需同時制定完整的教學體系,從而培養出專業的科普人才。但是,高校所制定的教學體系,更是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優化,同時跟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斷完善。為了能夠保障教師更加具有公正性以及公平性,教師就需要在上第一節課之前,需要提前了解自己的上課要求,督促學生更加積極的參加到學習當中。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對教師以及學生的上課質量進行準確評估,教師也可以通過此種體系評價學生的表現,從而為后續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有利條件。在此過程中,保障教學監督體系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進一步提高科普專業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科普型人才[6]。
三、結束語
各個高校在發展的環節當中,都逐漸提高了對科普專業的重視,將此專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專業,從而促使科普人才質量得到有效提高?;诖朔N前提背景下,為了能夠培養更多的科普人才,學校都逐漸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不斷總結自身經驗,引導學生正事自身的專業,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投入到科普工作當中。針對此,就需要突破科普人才培養當中存在的問題,構建科學合理的科普人才培養體系,促使我國社會能夠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昌,王鳳林,龍昭月.科普工作新需求下作者隊伍建設的對策[J].出版科學,2020,28(01):48-52.
[2]步海洋.論高??破杖瞬抨犖榈慕ㄔO與培養[J].人力資源,2019(22):130-131.
[3]袁夢飛,周建中.我國高層次科普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建議[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9,34(12):1431-1439.
[4]林楊理.科技館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中外企業家,2019(23):133+94.
[5]王廣海.科普創新人才培養及科普教育課程化研究[J].時代農機,2017,44(10):160-161.
[6]郭敏.加強科普人才培養 建設科普專業團隊[J].科協論壇,2016(08):40-42.
作者簡介:
汪華蘭(1986年7月)女,漢族,重慶市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科普教育與科普傳播。
(重慶科技館 ?400024)